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这个政权开创性地践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及纲领,在政权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使之成为当时各根据地的榜样。它积累的宝贵经验,多方面地作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建设,至今仍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个政权是当时全国政权组织的楷模,对以后的政权建设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章通过对当时“三三制”政权特点、性质、政权组成原则以及党和政权的领导关系等问题的论述,揭示了党如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和这种民主政权对于党团结和领导各阶级、各阶层的抗日力量,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党实行这种民主执政方式所留下来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国民党围绕“抗战建国”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但它要建的“国”则是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自己建立“新式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而且在抗日解放区实施贯彻了自己的主张。这一理论,顺应了世界人民民主潮流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殊的国情,在其指导下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具有新中国雏型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以特别的视角、精辟的论断及切身践行为“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认为“三三制”是“真正的民主制度”。他致力于抗日政权民主化的早期实践,在“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坚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并从多层面积极推介宣传“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执政效能广为传扬。周恩来“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团结抗日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主共和国是指采取共和制的民主国家。恩格斯说:“如果说有什么是勿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民主共和国在中国的确立是经过了近代无数先进中国人前赴后继地努力奋斗而得来的,其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和实践起了主要作用。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考察毛泽东民主共和国思想的渊源、准备、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思想曾发生过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需要以中国过往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遗产作为构建自己理论的基础和平台,而既有同情社会主义的倾向,又有系统的民主共和国构想的孙中山民权主义,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这种反映在国家政权归属、政权构成形式的若干重要方面的影响,不是仅以政治策略就能解释和说明的。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独立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道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政经历亍建立地方区域性政权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由工农民主共和国碉人民共和国的转变,并为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了准备。这一时期建政的阶段性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共产党自身的逐渐成熟、广大人民的意愿、共产国际的指导诸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建立一个“民治、民有、民享”“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孙中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自1905半提出这一思想后,他的民权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1912年前,他的民权主义处于理论探索阶段。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他的民权主义思想实践阶段,但随着政权的交出、革命的失败,他的民权主义并未实现。目睹民国初年的残酷社会现实,孙中山认识到只有人民经济独立、素质提高、政治上有权可言,民权主义才能成为现实。晚年,受苏俄十月革命影响,对西方民权主义的虚伪性进行了深刻批判,认识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权主义才能在中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9.
“三三制”民主政权在中国政治制度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以后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政党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了奠基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道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具有长期局部执政的历史。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政权.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为革命胜利后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建设"民主的模范区"为指导,推动各根据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政权建设,在局部地区率先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始终抱持抗战与民主不可分的政治理念,积极推进全国的政治民主化,并逐渐成为全国政治民主化的领导者和决定性力量.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创立了崭新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把政权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就整体意义而言,1840年以来中国向现代社会的真正转型,乃是由辛亥革命而正式发端的。政治上,它构建了现代国家的雏型,初步确立了民主、法制等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经济上,它以政权力量对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予以有力的推动,并提出了国家建设的第一个发展蓝图,大大加速了中国现代国家整体架构的成型;化上,它既大力求实、求新,而又强调“融和”,坚执其“和而又同”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3.
一、人治法制法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道路,建立一个独立、民主、文明、繁荣昌盛的国家,乃近代中国的百年之梦。一百多年前开始,中国人民就呼喊推翻专制,实行民主和法治,但真正的民主和法治却始终未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封建独裁专制统治,打败了西方列强的瓜分侵略,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采取什么方式治理国家才能跳出“为政在  相似文献   

14.
“革命程序论”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由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建成民主共和国家是孙中山关于宪政建设路径的美好设想。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遗教为指导,开启了宪政建设的实践进程,取得了民主建设的一定成绩,然而孙中山“革命程序论”思想的固有缺陷与国民党政权的独裁统治,最终使中华民国的宪政建设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5.
国民革命的失败,中华民国的政权掌握在了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真正的中华共和国掀起了苏维埃运动,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面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和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又走上了反蒋抗日的道路,建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虽然他们都没有把自己的政权推行于全国,但他们的尝试,为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共和国方案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本文试图通过对苏维埃运动与中华共和国兴起及没能取代中华民国原因的分析,说明中国不可能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国家或单一的工农国家,而应该是多个革命阶级和多民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宋教仁作为一名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毕生都致力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的思想经历了由反满,初露其民主革命思想的端倪,到揭露清政府立宪骗局、发韧民主革命思想,进而到提出完整的建立富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这样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民主共和的思想是他思想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早在武昌起义之前,宋教仁就预言中国今后的命运是:“趋于民权的立宪政体”。 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满清政府的丧钟,宋教仁奔走呼号,把全副精力都投  相似文献   

17.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中国人民奋起抗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团结、抗战、救中国”的主体,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苏区工农民主政权法制建设的优良传统,纠正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了创建人民民主法制的革命实践当中,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法制建设的内容极其丰富。从民主宪政活动到刑事立法,从土地立法到民商、经济立法,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开始于中国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在逐步探究和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解放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崭新的工农政权。革命根据地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苏区时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两个时期因革命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9.
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为争取国家的独立富强、民族的平等解放,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中华共和国”的口号,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至今整百年;其中有1912年的“中华民国”,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3年的“中华共和国”;1949年,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真正的“中华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写文章、演讲,大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来称谓将要建立的新国家。1949年6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上,涉及到新中国的名称问题时,有人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张奚若先生提出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期间,董必武就主张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