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指导党建工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高等学校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思想揭示了党的性质、任务、宗旨,全面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论强调,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不断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政治思想和作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针,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高校党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开辟了新的境界,明确了新的思路。高校党建工作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同时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给高校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落实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去,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深刻领会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质是实践的前提。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步伐以为经济建设服务,建设,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沿窗口,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三风”建设则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反映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重要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其创造性的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当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必须在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当前高等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头等大事 ,是高校各级党组织面临的紧迫任务。高校如何学习、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紧密联系高校工作实际 ,切实把“三个代表”要求贯彻、体现和落实到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去 ,落实到加强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这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建立"三个代表"责任区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当代大学生观察世界、认识社会、加快成长成才步伐 ,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武器。学生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既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殷切期望 ,也是历史赋予党员大学生的庄严使命和重要责任。为此 ,我们在学生宿舍和班级建立了学生党员实践“三个代表”责任区。在指导思想上 ,从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转变为“围绕学生成才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学生成才”的良性循环 ;在工作思路上 ,强调以点带面 ,分层递进 ,全面覆盖 ,找准认识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在工作内容与考核…  相似文献   

9.
做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要从教材建设入手,突出一个“新”字,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之,更信之;还要加强“三进”工作力度,使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本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品格:一、“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的典范;二、思维创新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4.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5.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6.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