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结合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为美术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教学,加强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宽广的地方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结合并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本土课程教学,为此,可从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索:一、地方乡土文化及其在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的现状泰兴市地处江苏中部,近三年才开始实施苏美版中学美术教材,较之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观,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资源为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增添了学习范畴,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教师需要将学生熟悉的地方资源引进到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文章从地方美术资源发掘的实际方面作进一步探究,选取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以期让学生、教师和学校对本地的美术资源和文化形成全新的认识,并主动参与到地方美术资源的传承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材地域的适用局限性越显突出,教师们不难发现,有的一些课题内容并不适合本地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这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问题,而开发、利用、融入本土文化却是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即增添了教材的地方性、乡土性,又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究中拓宽了审美领域,使学生在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增强审美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审美与创造的能力。为此。美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并通过美术的学习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并表达和创造文化。下面,笔者结合实践探究中的感悟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顾洋 《文教资料》2011,(33):108-110
随着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热爱,传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实际要求.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从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开发利用苏州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美术教学课程地开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技巧训练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欣赏,更是为了让学生在绘画的连续及欣赏过程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相关方式,完美地将本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不仅可有效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更可有效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美术素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得到良好地传承和发展。二、将本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6.
程明 《考试周刊》2011,(76):229-229
长期以来,我们对地方文化中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关注不够,导致通过课堂把地方美术资源传播给下一代的文化传承途径严重缺失。连云港在历史上不同时期分别设置东海郡和海州府,数千年数易名称。我市丰厚的先民美术文化遗迹和深厚的版画资源在全国是无人可比的,《中国美术简史》就有四处讲述连云港的先民美术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把这些宝贵的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它,传承它。  相似文献   

7.
叶杨荣 《教师》2021,(9):87-88
在常态的美术教学中,为了突破教材的地域性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地方文化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运用美术语言及形式美的原理对地方文化进行图像识读,在审美思辨中掌握美的规律与方法,并结合多样的本土媒材进行本土文化的创意表现,让学生在读图、思辨、表达中掌握美术知识,习得方法规律,在体验本土文化的乐趣美术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当前甘肃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就学校美术教育在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地域文化逐渐流失的角度,阐述了美术学科教学应该如何利用本土民间美术,即从传统节日、民间美术、宗教美术、历史文化、地理风光等方面发掘中小学本土美术课程资源,并做好本土美术资源库的开发。通过加强本土美术教学,引导中小学生热爱地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相似文献   

9.
正"美术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应该仅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照下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并通过美术的学习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文化。"根据这一基本理念与导向,笔者充分发掘闽北山区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如:对武夷山的"古汉城遗址"、邵武的"和平  相似文献   

10.
郑闽峰 《考试周刊》2014,(8):174-175
<正>带着对地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探究,以照片与文字记录成了我平时课余生活的爱好。我喜欢将这些本土的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在电脑里,有时候会想,可以把身边的古迹、风俗文化转化成校本课程,让它在学校得以传承和推广,让它走近校园的同时,也让学生树立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从教以来,学校一直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对于课题的选择与编排,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的一个体现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来源于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等,无疑承载着发展与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任. 永春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悠久的传统工艺.其中"纸织画"以其画面纸痕纵横、井然有序、经纬显现、设色淡雅、精巧细腻、形象鲜明、清新大方之技艺,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因此,笔者从永春民间纸织画入手,把制作纸织画的工艺加以简化,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学习和创作,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能力,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发展,还有助于师生传承灿烂的本土文化,共享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学科地方文化资源的选用标准方面,其内容要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要注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还要注意能与时代变化、社会发展有相应的联系。这样的地方文化资源,不论其呈现的形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内容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可以视为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就南通而言,可以通过基础美术教育,促进乡土美术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应用,保护各民族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维护本土文化的固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承斌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1):57-58,61
乡土美术是地域性族群最珍贵的遗产.然而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大量的乡土美术消失了,殊为可惜.地方院校美术教育应注重发掘乡土美术资源,构建自然和谐的审美场所,让学生感受、体悟、品味乡土美术的厚重与纯朴,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艺脉传承意识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92):171-172
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视与传承也是学校教育应该体现的重要方面。民间美术文化艺术也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有效应用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将相应的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索,寻找能够有效地利用、保护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方法,将综合保护融入到课程当中,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民间美术文化等优秀的文化资源的传承意识,在加强学生的审美品位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美术的多元表达,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要想将民间美术资源有效地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引导,利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于美术课程体系当中,还需要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理解与认同。但是现阶段的将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小学美术课程当中的举措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因而本文将从民间美术资源的功能的角度来阐述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民间美术资源的使用水平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调查与探究、融入与引导、利用与拓展的方式进行本土文化的传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既可弥补美术教材地方乡土性的缺憾,又能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审美感知、体验与创造,使本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探究、发掘、感悟闽北本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把其与美术教材内容互补,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与激励,是优化美术常态教学,提高教学品质与效益的有效方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富有地方情趣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体验创新、传承文化,品味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而且也让常态的美术教学在闽北本土文化的发掘与融入中更具活力与实效!  相似文献   

17.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局限于编写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能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学内容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丰富了美术课堂.地方资源融入教学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在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观,又提高了美术素养.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了艺术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了以美育促智育,以智育促发展的目的.真正的做到了把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又是对地方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正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受到学校办学条件、学生自身差异、地域特点限制等方面的影响,教学实效不尽人意。将本土文化融合到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因地制宜,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创新美术教学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美术教学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依托本土文化,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在保证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编排重在体现普及性和基础性,包含着更多的共性成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在这艺术宝库一隅中的奉化本土美术资源同样璀璨耀目,让这些光芒照耀进我们的美术课堂,为美术教学增光添彩,能更好地增强小学美术教学效果。连片研修小组平台、多校联盟有序勾画的方式,通过实践探索传承非遗"捏花草"和利用自然资源及乡土特产如芋艿、竹子进行雕绘组合进行美术拓展教学,加强辐射的力度,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是小学美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文化作为地方文化资源,它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成长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发和实施凸显特色的本土蚕桑文化资源,不仅要注重内容的收集和选择,而且要注重美术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