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灰雀》是一篇老课文,讲述了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中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  相似文献   

2.
符拉基米尔·符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俄国著名诗人。代表作长诗《列宁》从正面描写列宁的光辉一生,描写群众对列宁的深厚感情。他的喜剧讽刺了小市民及揭露了官僚主义,并在戏剧艺术上有创新。由于长期受到宗派主义的打击,加上爱情遭遇的挫折,1930年4月14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潜心涵泳,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诵读体味,感受男孩的善良诚实和列宁对儿童的尊重、关爱。  相似文献   

4.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就犹豫了,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头。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点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着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  相似文献   

5.
《灰雀》(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册第五课)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表现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以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关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让学生受到要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文章描写优美细致,语  相似文献   

6.
青春,悄无声息地来了。她是带着女孩飘逸的秀发、苗条的身影来的;她是伴着男孩粗壮的嗓音、蓬勃的朝气来的。青春,一如春雨,滋润了男孩女孩的身体,也孕育了男孩女孩“剪不断、理还乱”的心事。  相似文献   

7.
青春悄无声息地来了,它是带着女孩的飘逸秀发、苗条身影而来的,它是伴着男孩的粗犷嗓音、蓬勃朝气而来的。青春,一如春雨,滋润了男孩女孩  相似文献   

8.
灰雀     
灰雀□福建省福州师范一附小陈曦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列宁影响教育男孩把那只灰雀放回公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一种诚实的表现。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读懂句子的方法,能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党于一九二一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经过一年实践,经济战线的情况有了好转。但是,国际上各帝国主义国家勾结起来,企图进行新的武装干涉。反革命政党的残余——立宪民主党人、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联合起来,展开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活动。在党内,新经济政策遭到了以托洛茨基为首的机会主义分子的反对和干扰,他们疯狂地反对列宁,妄图篡党夺权。在这严重关头,一九二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由于多年来极其繁重、极端紧张的工作而病倒了。列宁虽然因病休养,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先后三次接见斯大林,操劳着国家大事,指导着无产阶级革命。本文所记叙的就是列宁在病中坚持工作的生动情景。  相似文献   

10.
备课预案一、教学理念《灰雀》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懂,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纵览课文内容,采用了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写列宁看灰雀,找灰雀,再见灰雀,这是一条明线。文章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发现灰雀不见了,怀疑是男孩抓走了,诱导他承认并改正错误,暗线是文章用意和中心所在。  相似文献   

11.
哈利·波特这个人人皆知的人物,是J·K·罗琳笔下的神奇男孩,他带领着千万读者走进了一个充满魔法和魔幻色彩的世界。现在有谁没听过哈利·波特的大名?为什么这位额头带着伤疤的男孩如此受欢迎?难道他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施了魔法不成?  相似文献   

12.
谁是最棒的学生呢?我说,是小鹦鹉。小鹦鹉?就是那个学人说话的小鹦鹉吗?没错。我讲个故事吧。有个男孩在草地上跑呀,跳呀,忽然撞在一个老爷爷的身上。男孩赶忙把老爷爷扶住,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呀!谁在学男孩说话?是小鹦鹉———老爷爷手里举着个鹦鹉笼呢。可男孩马上发现了,原来这老爷爷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爷爷呢。嘻,自己的爷爷有什么好对不起的。他这么一想,高兴极了,摇摇头说:“不对不起!”可小鹦鹉还是学:“对不起,对不起!”好个小鹦鹉哩!那男孩老师教错了,可小鹦鹉学生还是学对了———把不对的去掉就对了嘛。爷爷说…  相似文献   

13.
蓝莓兔子 《家长》2012,(4):36-36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对男孩的教育出了问题,一些教育专家甚至喊出了"拯救男孩"的口号。男孩真的需要拯救吗?人们对于该问题或许会有激烈的争论,但假如我们换一种比较平和的说法——"帮助男孩",争论就不会那么激烈了,人们或许会提出一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妈妈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男人》一书便是从如何帮助男孩这个层面上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该书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著名教育专家里克·约翰逊。该书介绍了青春期男孩的内在特征,父亲和母亲对男孩的影响,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等内容。仔细阅读该书,不管是女性读者还是男性读者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这句话在文中很重要,起着过渡的作用。从上文对话中可看出列宁的爱鸟之情引起小男孩由犹豫、逐步悔悟,到告诉列宁“灰雀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到坚定回答“一定会飞回来”,准备将灰雀放回自然怀抱的这种心理转变过程。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小男孩满带负疚之感,是“一定会飞回来”对自己将灰雀捉回置于家中惭愧心情的继续和加深。“灰雀又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文中没正面写小孩放鸟归园,而用的是讨论方法:小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一定会飞回来”  相似文献   

15.
列宁的《共青团的任务》中蕴含着丰富的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列宁号召青年要选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注重学习共产主义知识、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共产主义品德的自觉养成。同时,列宁还告诫青年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时,更要善于从平凡而普通的劳动做起。重温列宁的《共青团的任务》能够给予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2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诚实的孩子》一课,知道了男孩列宁是诚实的好孩子。这节课我们学习《灰雀》,看看这篇课文讲了关于列宁什么样的故事,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师播放影碟,生用心观看。]师:[出示画有三只美丽的灰雀的挂图]通过观看影碟和挂图,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我看到有两只灰雀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特别好看!生:通过刚才看碟片,我知道了灰雀像其它可爱的小鸟一样,可以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张《惹人喜爱。师:[出示小黑板]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小黑板上的练习要求:读句子,说说用…  相似文献   

18.
经过市、省层层选拔,我终于代表我省参加了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执教《灰雀》获了奖。参加本次活动,可谓受益匪浅,成功的关键在于在指导老师们的帮助下深钻教材、扎实训练。一、熟悉教材,找准训练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仍是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据此,我认真钻研教材,首先把课文背诵下来,逐字、逐词、逐句推敲、品味,发现此篇课文讲的是列宁教育一个捉灰雀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事。课文不长,但语言含蓄,内涵深刻。列宁与男孩之间的对话,每一句所含的意义都很隐蔽又深奥,对于三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9.
青春,悄无声息地来了。她是带着女孩飘逸的秀发、苗条的身影来的;她是伴着男孩粗壮的嗓音、蓬勃的朝气来的。青春,一如春雨,滋润了男孩女孩的身体,也孕育了男孩女孩“剪不断、理还乱”的心事。我曾试着找回从前无拘无束的时光,但任凭怎么努力,也不能如愿。不知何时起,我开始喜欢一个人孤独地蹲在无人的角落里,看着那些无忧无虑在一起打闹的小女孩们,惊奇地发现自己竟丧失了这份孙悟空般的野性。曾经试着想融入她们的行列,一起疯,一起闹,把一天积累下来的所有疲倦烦恼都丢掉,但自己就像一滴油,无法融入她们如水的心中。小时候…  相似文献   

20.
列宁后期思想研究的新成果──读《列宁后期思想探要》顾海良在走向21世纪之际,反思本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曲折过程,是极为重要而有意义的课题。俞良早教授的新著《列宁后期思想探要》,对十月革命胜利后7年间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