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目前高考作文和中学作文的状况,我们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已失去大地。毋庸讳言,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对中学作文教学格局、状况的形成是综合的、关键的、致命的;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同样是综合的、关键的、致命的。因此不能不详察、细察、深察。2004年作为教育大省的浙江高考作文是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请看作为样卷的两篇一类作文的节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一百多年前的康德如是说。也许我们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眼光,及一种…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传统的方法共同点是把十分复杂的作文训练简单化,企图通过一定模式让学生写出好作品。实践证明,这是不符合作文教学的认知规律。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的命题意图以及作文评分标准的执行结果,我们应该清醒认识,高考作文这一指挥棒明示我们,中学作文教学应沿着正确健康的路子走下去,那就是要深入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学习,积淀文化;科学思维,抒写心志。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题作文开始大规模登陆高考。这种命题形式凭借其“三自(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角度)”方针的灵活多变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作文的优越性即使在2004年以来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从而打破国家命题一统天下的格局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而是更加完善与成熟。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大量涌现的话题作文.让我们目睹了话题作文趋向成熟的盛宴。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品尝高考话题作文所彰显出来的思辨、人文、审美等关键词的同时.也欣慰地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内在潜伏的生命化取向。诚然,这种取向只是“潜伏”。却已然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高考作文出现了利用几何图形命题的材料作文,为中学作文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训练素材,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论著非常少见。本文拟结合中学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利用几何图形进行作文训练的一般运思方法。  相似文献   

5.
无论怎么说,在现实情况下高考仍是中学教学的一根无形指挥棒。高考作文试题几乎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风向标。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都较好地关注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及规律。但是也有少数省份的作文试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文题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功能.二是导向功能。一道好的作文题,要能够对考生的写作水平作出客观的、公正的考查和评价.还要能够对今后的中学作文教学起到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作用。要实现这两个功能.高考作文命题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谈谈高考作文命题的四个原则.或许能对高考命题和高考作文题评价以及中学作文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潘明 《中学生阅读》2004,(11):40-41
明确训练意识,重视作文思维的发展。高考作文是考生思维外化和物化的产物。、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独特,是一篇好文章的本质特征;2004年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也明确地把它列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重要的评分标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不少考生只注重追求文章形式上的创新,而往往忽视文章的思想性,导致作文思路零碎混乱,语言含糊不清,这是考场作文失分的根本原因。针对此种状况,高考作文复习必须在锤炼思想、提升考生的作文思维能力上狠下工夫。卓别林有一句话颇耐人寻味:“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学生作文的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训练的,也是可逐层发展的。现代学生视野开阔,涉猎丰富,感受敏锐,思维活跃,这是思维发展的良好潜质,如果我们在作文复习时克服盲目性、自由化,而重视作文思维的训练,讲求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就可逐步提升学生作文思维能力,让考生在考场上任意驰骋,挥洒自如,从而在高考中大获其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许多语文教师便不顾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直奔高考主题——话题作文,而2005年的湖北高考作文可渭给了这些急功近利者狠狠的一击。2005年的高考作文看似材料作文,实则还是话题作文,这个话题就是“出和入”.只是没有明确提出而已,其他的基本形态都和话题作文相同。但2005年的高考作文整体情况堪忧,当然也不乏佳作。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审题不深刻、文体把握不准、语言表述不佳、材料不丰富,这也给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9.
历年来,高考语文一直沿袭话题作文,中学作文教学注重如何应考,陷入了一种无序状况,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目标越来越远。应重新构建中学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提高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150分的分值里,作文占了60分,可见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权重。相应地,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语文教师在精耕细作,但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均分都没能达到作文总分的70%,这便说明中学作文现状不容乐观。细而察之,不难发现这一教学环节委实还存在诸多缺憾。现将中学作文教学的瓶颈和破障路径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听、说、读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体现。最近几年来,中、高考的作文改革力度加大,进程加快,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为此,研究中、高考作文动向的文章层出不穷,甚至研究出了考场作文“三字诀”、“五字诀”、“八字诀”或“三步骤”、“五步骤”等等.为学生应对考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考生高考成败的关键。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的研究,能够为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撑,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历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最后,从作文命题趋势中提炼出对作文教学的启示,以期为广大一线中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水准。而高考作文,则对中学作文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因此,研究高考作文尤其是其命题走向,对于中学作文教学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近年高考作文看中学作文教学的模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作文答卷应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检测和反馈,近年的答卷反映出中学作文教学的失误:作文模式化。这种失误源于"一切为了高考"的错误观念,源于对评卷老师心理、评卷实际条件的猜测。作文模式化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会妨害学生们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反作文模式化是一项可行的、急迫的、需要广大人士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全国高考作文 ,连续三年 (1 999-2 0 0 1年 )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作文品种———话题作文。对于这个新概念的内涵及基本规律 ,我们有必要作些探讨。一、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从形式上看 ,话题作文应属广义的材料作文中的一类。它们共同的显著特点是命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批评越来越多,中学生作文的模式化、八股化,不断遭到有识之士的口诛笔伐。甚至于每年高考结束后,高考作文题目和文章都会成为报刊和互联网上流传的笑柄。中学作文教学,无疑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历年来,高考语文一直沿袭话题作文,中学作文教学注重如何应考,陷入了一种无序状况,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教育目标越来越远。应重新构建中学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提高中学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界曾经有人提倡概念化作文,就是把作文设定为若干种模式,认为用这些模式可以套作各种材料、各种话题。并且声称,只要按照模式写,高考时就可以得高分。受此影响.高考作文模式化倾向相当突出,如同I#子凯先生的漫画《教育》所讽刺的那样:一个泥瓦匠坐在一条长凳的一端,另一端放着一个做泥人的模子,长凳的左边是一团泥,右边是做好的一模一样的泥人。这种千人一面的高考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当然谈不上有个性。读这样的文章,我强烈感觉到,中学作文教学再也不能受概念化作文理念的束缚了,应当迅速转到人性化作文的理念上去.  相似文献   

19.
由于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权重和地位.其选拔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十分鲜明,对中学作文教学有重大的影响。探讨如何改革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卷.充分利用高考作文强力的导向作用.来推进中学作文教学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是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关键的作文,被很多老师和学生视作“畏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的大好时节,怎样才能全面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