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文章以系统化构建高职制造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阐述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并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校中厂"型、"厂中校"型、研发型三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振丰  梁伟 《高教论坛》2013,(5):129-131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并结合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实训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土建类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并分析了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对其他高职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陶泽荣 《职教通讯》2017,(12):49-51
目前,高职院校仿真实训场所无法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且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不足。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管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讨了学校和企业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高职经管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合作、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专业群建设、实训内容和教学模式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设经管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并根据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实训特点,结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采用自建和自主创业模式开展生产性实训建设取得的良好实践经验,分析了高职经管类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其他高职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高职经管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合作、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专业群建设、实训内容和教学模式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管理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设经管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创新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相对于文科类专业而言,申报具有极大的困难。职业院校文科类专业"创新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首先要进行项目类型定位,其次要设计确定教学产品,第三要确定教学产品的生产过程。该项目建设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地明确上述环节和方面,高职文科类专业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实训基地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桂林师专生化制药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高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组合的新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位于郊区城乡结合部的高职院校与同处该区域的企业共建商贸服务类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从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路径等方面,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提出企中校模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有其严格的生产准入制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规范要求。上海市医药学校在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以"多元投入、互利共赢"为思路建设创新型"医药产教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一个在真实药品生产环境下,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训、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与科研工作、非专业教师制药岗位认知体验的多功能平台,探索出"共建共享,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新机制,建立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育、共享的"五共"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新模式,为职业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别是医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为职业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良好的平台.结合淮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结构特点及学校检验专业特点,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寻求企业支持,共同建立医学检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对外服务企业化、人力资源共享化、课程开发项目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技能内容综合化、训练程序"三习化"等运行机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玛青  陆胤 《教育教学论坛》2020,(10):211-212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产学研结合视角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为交叉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组织保障。黄酒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酿造酒之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黄酒产业的生产与发展依赖于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和开拓创新。文章介绍了黄酒学院以市场为导向,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内容和情况。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以帮助搭建学生理论基础教育与应用能力锻炼的桥梁,培养学生对黄酒产业的文化认同感,满足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校企合作机制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的分析,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中厂”,探索“车间课堂化”的“厂中校”模式,积极构建将“企业引进课堂,课堂设在企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拉近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是基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必须要大力加强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文章以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为例,立足于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背景,提出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中职学校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旨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运行及发展,提高学生升学与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吸引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因素。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以办学优势为基础,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选择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方面,通过“一个平台、两个重点、三个适应、四个转变”,形成学校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利益共同体,让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物业管理专业突出的实践性特点,使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为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物业管理专业开展与行业深度合作中,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甄选和有效利用,在行业、企业中聘用行家里手担任兼职教授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而实现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其运作模式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素质技能型导游人才深受广大旅游企业青睐,高职院校要培养能与行业顺利对接的应用型导游人才,不仅要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更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除了让学生参与校外顶岗实习,更需要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学、做"一体化提供真实载体,构建工学结合的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能大赛引导高职院校关注行业发展,推动着高职院校的课程资源建设;对课程体系调整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引导作用;对加快培养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快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步伐;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建设的风向标,是考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验金石。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校企"双元"育人的新模式,提出了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树立跨类别电子商务专业群集群化发展理念,从推进"双元"育人教学模式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平台构建、学业考核体系建立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完善校企"双元"育人路径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应推倒学校的"围墙"让企业真正地走进来,在校内建立特色、紧缺型专业。发展特色订单式教育,院校也要走出去建立"名副其实"的实训基地。多手段、多元化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河北省教育职能部门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引导高职院校发展,在高职院校的评估中应更多地注重专业整合和专业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