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作为主要体现课程变化载体的教科书的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教育家比喻“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科书是课程的肉体”,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个体.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下的教科书改革牵连到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实施.虽然新课程的含义范围扩大了,课程不仅仅体现在教科书的内容里,但教科书的变化必须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
<正>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的几个层面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也是教科书的建设者,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在履行教科书建设者和课程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不管课程理念还是教科书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浙教版《科学》是集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一体的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学生心目中“学习无用论”,“高分低能”,“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本刊从2007年第5期开始,将陆续刊载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学问答.我们约请部分教材编写人员就教材(苏教版)编写的内容与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新旧教材的异同,特殊内容的处理等有关问题进行解答,以期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正视新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本刊欢迎中学一线教师、教研人员以及课程专家参与新课程研讨,共同关注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并就某个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促进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地的全面实施,客观有效地对教科书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物理教科书的评价研究中,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通过课程难度定量模型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文本材料进行难度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地区课程难度的差别,不论对指导教师教学,还是进行理论研究都具有现实意义.但若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实施的难度,还需要参考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在苏教版“平面向量”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已在我省全面推广使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苏教版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下面就苏教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谈谈它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  相似文献   

7.
孙民 《湖北教育》2006,(3):39-40
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说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先进理念,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地换一套教科书,而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改革,而且这次改革是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目标,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具有科学性、遵循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科学地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服务,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汪慧琴 《物理教师》2007,28(7):35-37
江苏省作为高中新课程的实验区,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已经是第二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彭涛主编的《物理1高中实验报告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实验报告册”)与该教科书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小学品德教材作了大幅度的改进,可以说新课程教科书是课程资源的中心.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现,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媒介。在新课程前进的过程中,教科书的变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品德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作为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改革中,为了更好地把握教科书的本真,帮助教师理解和驾驭教科书,必须掌握教科书的编制特点,特别是了解其编写理念、内容领域、呈现方式、习题编制等。通过对其编制特点进行宏观分析和微观透视,可以指引教师更好地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依赖教科书是全世界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取向对教师以及学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在短时间内教师很难实现根本转变。创造性使用教科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在现实情境中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应然取向。调适教科书是一种合理又可行的取向:教科书具有存在的价值,使用教科书具有合理性;教师使用教科书对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意义;调适教科书是多数中小学教师应该努力追求又可以做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一轮的教改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数学史知识在新课程中更焕发出它的魅力,那么如何使数学史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科书是新课程目标以及教学改革的物质载体.《标准》颁布后,新教科书中加入了算法的内容.为更好地为高中数学教育提供素材,通过以人教A版教科书和人教B版教科书的必修3中“算法初步”内容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教科书的章节结构、内容的组织和例题、习题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程理念提倡教师“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科书已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步学习新知识时不能自觉地、主动地应用。为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验实施以来,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实践,在初中综合文科教学中不断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现行教材编排中有些内容没有很好地体现课程标准要求,不少教师还是“教教科书”而不是“用教科书教”,等等。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贯彻新课程的课改理念,实施“依标施教”呢?根据几年来新课程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初中生物教师怎样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备课中,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备课时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可以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使课堂效果更好。以学生为本,考虑学生知识基础;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材特点;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设计教学;根据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给历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历史备课是教师把自己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解.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关键。本文从研读新课标、钻研教科书、撰写活教案和勤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对备好新课程高中历史课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秋季起,我省将正式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为了使我省即将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更好地了解音乐新教材,实施新教材,下面就新课程改革前与新课程下的音乐教科书进行对比,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