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重点对影响套路运动员运动寿命的训练学和非训练学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合理延长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河北省业余体校武术套路教练员的专项知识学习和行为规范管理情况、教练员培养目标的设定等进行了调查,指出河北省在武术套路项目后备力量培养上整体优势不明显:欠缺对难度动作进行训练的能力与科学的方法;教练员重视对运动员运动能力基础培养,忽视科学文化素养养成教育,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提高武术套路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浅析音乐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音乐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增加观赏性、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良性影响,最新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竞赛规则对个别项目也增加了配乐的要求。因此,如何为运动员选择、配置好一首适宜的音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血乳酸指标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员的机能水平的高低对完成套路的质量和能否取得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太极拳除外)的机能代谢方式、血乳酸与竞技能力的关系以及血乳酸指标对武术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意义进行了综述,更好地为武术竞技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数据统计法、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根据武术套路的运动特点,以及对武术运动员测试的某些生理数据,得出武术运动员的体形特点及此项目对运动员体形的影响,为武术项目的选材、训练、教学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运动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明确了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定点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法、三维DLT测量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高水平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难度旋风脚720°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索优秀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律,对我省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评价与诊断,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合理制定训练方法、完善武术训练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实施准确、有效、系统化的训练,提高竞技比赛能力,关键在于对其制约因素的掌握程度。构建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智能指标体系,确定体系内各项指标对运动智能的贡献程度,可为此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以广东省武术队运动队16名男性运动员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8名),经过12周实验后对反映武术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实验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平衡稳定能力及肌肉的协调能力,降低了难度动作衔接的失误率,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依据对四川省武术套路代表队科技攻关与服务的基本情况,总结与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制胜的核心因素.指出: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核心竞争能力存在某些共性特征,表现为:(1)动作难度的完成质量;(2)套路演练中的节奏处理;(3)连接难度完成中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术套路运动的竞赛制胜策略.  相似文献   

10.
浅谈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在整个套路演练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通过对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节奏的分析,旨在使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握、运用节奏,提高自身的演练水平,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对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武术套路锦标赛运动员采用CSAI-2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躯体状态焦虑在地区、成绩上的主效应差异显著,地区×成绩的交互作用差异也显著。不同运动成绩的运动员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口服肌酸蛋白粉等补剂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补充肌酸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的研究普遍受到关注。众多文献表明 ,补充肌酸能提高短距离、动力性、高强度以及间歇性运动的运动能力 ,并认为补充肌酸增加体重的原因是因为肌酸可刺激肌肉蛋白质合成[1,2 ,3] 。针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材高大 ,但肌肉力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为提高少年男蓝运动员运动能力 ,尤其是无氧能力 ,在冬训期间 ,补充肌酸并同时服用蛋白粉、 5 90 1和 5 90 3中药组方 ,观察这些营养补剂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1 实验对象与方法1 1 实验对象1 9名少年男篮运动员 ,分为两组 :实验组 (N =9) ,肌酸用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慢性腰肌劳损是武术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本研究将20名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疗法与低频脉冲电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受试者的腰部疼痛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障碍基本消失,核心区肌力获得显著增强(P<0.05)。结论:1)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缓解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的腰部疼痛,增加腰部关节活动度,但在改善疼痛和活动度方面两种方法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2)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增强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核心区肌肉力量,但低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后前屈和右侧屈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部分高校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所学专业集中于语言、法律计算机等条款式知识体系的学科;多数学生认为场地器材、训练方法手段有待改进;学校对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培养标准较普通学生偏低.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广东省体工大队、山东省体工大队、广州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及上海体育学院7个单位的武术散打队110名男性队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主要有武术散打运动的项目特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变化以及同一级别运动员实力悬殊较大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大运动量训练期散打运动员血清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散打运动员血清睾酮(totaltestosterone,T)、皮质醇(cortisol,C)、肌酸激酶(ereatinel kinase,CK)和血尿素(blood urea,BUN)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睾酮水平先下降后恢复到训练前水平;皮质醇水平先升高而后下降;T/C比值在训练初期变化幅度较大,但到训练后期其变化幅度减小;血尿素含量在训练过程中呈现走低趋势。研究得出上述指标的采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情绪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九运会以后,全国各运动队对武术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重点是武术运动员心理训练与自我调整过程以及运动员的思维特点与训练水平的提高.从比赛过程看,运动员的情绪变化是有鲜明特点的,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赛场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为此,提出武术套路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发挥出最好的技术水平,从而取得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不同呼吸频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干预效果,以测定一个能够对HRV和情绪状态均产生积极作用的呼吸频率范围,从而为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状态调节提供实证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水平举重运动员大强度力量练习后,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差异的观察,表明大强度运动后,高水平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均明显升高,但高水平运动员的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明显低于一般运动员,且差别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运动员应对量表》及《赛前情绪量表-T》对131名参加第六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的青少年武术运动员进行测查,探讨其应对方式、赛前情绪特点及不同类型应对方式与赛前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对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集中处理情绪的应对、回避应对、超越应对均有较为普遍的运用,但运用率分别处于中、低等水平;赛前自信较高,个体失败焦虑和社会期待焦虑处于中等水平,躯体焦虑较低;4种应对方式分别能有效预测自信、社会期待焦虑或个体失败焦虑,但均不能有效预测躯体焦虑;4种应对方式对赛前情绪的预测力依次为: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最大,超越应对其次,集中处理情绪的应对第三,回避应对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