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材料: 两只玻璃杯、蜡烛、吸墨纸、火柴。 实验步骤: 1.在空玻璃杯中点燃一支蜡烛。 2.在杯口覆盖一张蘸了水的吸墨纸。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时空》2010,(10):48-48
巧粘玻璃杯 实验材料: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几张湿纸、干纸片,火柴。 实验方法:找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和几张浸湿的纸。在一个玻璃杯中投入一张燃烧着的纸片,趁火势旺时,用湿纸盖在杯口上,再迅速把另一只杯子的杯口与这只杯口对准,稍稍用力压紧。  相似文献   

3.
《大气压力》一课中用一只玻璃杯装满水,将一块纸板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的实验,纸板太厚,实验会失败;纸板太薄,杯口有水,杯中无水,纸板也会被“粘”着不会掉下来。总之,让学生把这个实验的事实同“大气压力”联系起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中设置了一个“家庭小实验”——保鲜膜保鲜能力的测试。其具体要求是:向3只相同的玻璃杯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水。第一只玻璃杯用塑料保鲜膜包住杯口,第二只玻璃杯用报纸包住杯口,第三只玻璃杯敞口。一个星期后,观察3只玻璃杯中水的多少,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中设置了一个"家庭小实验"--保鲜膜保鲜能力的测试.其具体要求是:向3只相同的玻璃杯中注入相同体积的水.第一只玻璃杯用塑料保鲜膜包住杯口,第二只玻璃杯用报纸包住杯口,第三只玻璃杯敞口.-个星期后,观察3只玻璃杯中水的多少,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6.
许多年来,初中物理中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老师们都演示了复杯实验:取一个盛满水的杯子,用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开手以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但是实验时发现,用大半杯水、甚至水再少一些也能做成功:在一只杯口很平滑的玻璃杯中放上半杯水,  相似文献   

7.
实验材料:两只玻璃杯、蜡烛、吸墨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空玻璃杯中点燃一支蜡烛。2.在杯口覆盖一张蘸了水的吸墨纸。3.把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倒扣在这个玻璃杯上。几秒钟之后,你会发现玻璃杯中的蜡烛熄灭了。当你想要拿起上面的玻璃杯时,两个玻璃杯也连在一起了。实验揭秘:由于吸墨纸是透气的,所以蜡烛一直燃烧到两个玻璃杯中的氧气消耗完。一部分燃烧并膨胀的气体外溢出去了。火焰熄灭以后,玻璃杯中的气体迅速冷却并萎缩。于是,在两个玻璃杯中产生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教学中观察实验的设置目的,主要是创造学习环境,使我们在认识活动中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有些实验所需器材少,操作简便。每个同学在课外都可以做一做,亲自体验,在实验完成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实验一:大气压强———覆杯实验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或稍厚的纸片盖在杯口上,盖住后观察一下卡片下不能有气泡,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回想课堂中的问题: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当把手移开后,你就会惊讶不已--哇,没有掉下来!进一步思考,卡片下方有什么吗?显然,就只有空气(大气)了…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大气的压力时,一教师技“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 1.实验。教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和几张浸湿的纸,在一个玻璃杯里投入一张燃烧着的纸片,趁火势旺时,用湿纸盖在杯口上,迅速地把另一只玻璃杯的杯口与盖纸的杯口对准,并用力压紧。一会儿,让学生缓缓提起未烧纸的杯子,这时,学生发现,两个杯子牢牢地“粘”在一起,下面的杯子不会掉下去。  相似文献   

10.
虫虫家窗户上的玻璃碎了,虫虫爸爸又去买来一块玻璃,准备镶上。老爸,不要急着镶,等我用它做一个实验后,再把玻璃镶上。我这几天很想做这个实验,就缺块玻璃。什么实验?我来当观众好了。我要让玻璃杯自己走动。看我的!把这块玻璃放在水里浸一下,然后用书把它的一端垫起来,高度在5至6厘米之间,形成一个小斜坡。成功啦,哈哈。前几天老师在班上做实验的时候,我对此现象还表示怀疑呢。真让我吃惊!再将一个玻璃杯的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斜坡顶上。等我点燃蜡烛后,用蜡烛火焰烘烤杯子的底部。老爸,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报告,我发现玻璃杯会向下走动。…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自然第五册《大气压力》一课说:“拿一只玻璃杯装满水,将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纸板会掉下来吗?”  相似文献   

12.
郭倩 《下一代》2014,(11):45-46
实验材料:水盆一个,玻璃杯两个。实验步骤:1,把一只玻璃杯A放在水盆里,灌满水。然后把玻璃杯口朝下向上提。注意杯口不要露出水面。这时杯子里仍然满装着水。这是因为水面上有每平方厘米1公斤压力的缘故。这一压力把杯子里的水压上去,实际上它可以支撑1个10米高的水柱。2.再把第二只玻璃杯B,杯口朝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因为B杯中空气的压力比外面空气的压力还大。  相似文献   

13.
做好实验,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知大气压力是上好这一课的关键,教学中,我们有两点做法是成功的: 1.课文里的第一个实验是这样说的:“拿一只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松开手,纸板会掉下来吗?”  相似文献   

14.
覆杯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非常生动的实验:取一只玻璃杯注满水,用一张薄塑料片覆盖杯口,然后倒置,将看到塑料片不会掉下,水也不会流出.该实验的解释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其对塑料片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该托力托住了塑料片和水柱.然而做该实验时笔者发现,其实在杯中注入半杯水实验也能成功.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很少会注意,但由此引起的一例研究性学习令笔者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5.
1 杯子相连大气压力的作用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空玻璃杯,在一个玻璃杯中点燃一小截蜡烛,杯口上盖一张潮湿的纸,然后把另一个杯子覆盖在上面.几秒钟后,火熄灭了,这时奇迹出现了:两个玻璃杯紧紧合在一起了,只要拿起上面的一个杯子,下面的一个也会被提起来.  相似文献   

16.
覆杯实验是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用以验证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取一个玻璃杯,往杯中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纸片将玻璃杯缓慢倒置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水将不会落下来。对于该实验现象的成因,书中简单地解释为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最近一些老师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妙妙 《科学启蒙》2014,(11):15-15
正动手小实验实验道具一张厚纸板、剪刀、铅笔、圆规、水盆、彩色笔、一个透明玻璃杯实验步骤步骤1先用圆规在厚纸板上画一个与杯口大小一致的圆,上面贴上自己喜欢的纸玩偶。步骤2沿圆规线将多余部分纸张剪掉,并让玩偶漂浮在装满水的盆子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大气压覆杯实验是将玻璃茶杯注满水,用一块薄纸板 (如香烟包装盒 )盖严杯口,一只手掌压住纸板,另一只手把杯倒置,撤去压纸板的手掌,让杯口向下、向上、向侧、向任意方向,纸板都不会掉下来,杯中水也不会流出。最近笔者对覆杯实验有两个新发现。 a.半杯水也能做成功。 向玻璃茶杯中注入半杯水,做大气压覆杯实验,照样能成功。并且让杯口向下,任意上下晃荡杯中水,任意旋转杯中水,纸板都不会掉下来,杯中水也不会流出来。 这是因为,一只手掌压住薄纸板时,纸杯向杯内凹陷,纸板与杯口又不密封,所以杯里有一部分空气跑出来,…  相似文献   

19.
1 关于覆杯实验的讨论 覆杯实验是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用以验证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取一个玻璃杯,往杯中灌满水,再取一张比杯口略大些的不渗水的硬纸片(或塑料片)盖于杯口,用手按住硬纸片将玻璃杯缓慢倒置后,放开按住硬纸片的手,水将不会落下来.对于该实验现象的成因,书中简单地解释为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最近一些老师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材料玻璃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板一块,几本书,盛水的水盆。步骤1.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图1)。2.玻璃板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约5厘米高(图2)。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图3)。4.用点燃的蜡烛去烤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图4)。为什么不用蜡烛烤,杯子就不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