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算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猛 《大众科技》2011,(3):29-30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技术是将阵列信号处理与语音信号处理相结合,利用语音信号的空间相位信息对语音信号进行增强的一种技术。文章介绍了各种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基本算法,概述了各算法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各算法的特点及其所适用的声学环境特性。  相似文献   

2.
樊伟  曾庆宁 《大众科技》2008,(12):38-40
文章介绍了一种常见的固定波束形成技术——Ds波束形成器,针对语音信号特点,结合多通道自适应滤波技术,利用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自适应算法,构造一个麦克风阵列宽带语音信号自适应降噪模型。通过采集真实环境下含噪语音,经过软件仿真验证了算法。试验表明,新模型的算法实现只在时域中进行,计算复杂度小,自适应部分收敛速度快,消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叙述了应用麦克风阵列进行语音增强的原理方法及基于自适应性的消噪算法。由于麦克风阵列在实际语音处理时具有良好的拾取语音能力及噪声鲁棒性,使用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强干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语音信号端点检测中,传统的检测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识别率会下降,而对于改进的麦克风阵列自适应线性滤波语音端点检测方式,在麦克风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目标检测信号信噪比也较低,识别率并不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阵列自适应非线性滤波语音端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Legendre非线性滤波器对麦克风阵列接收到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降噪,然后进行平滑处理,最后设置双门限阈值测出语音端点。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检测方法优于自适应线性滤波语音端点检测方法,此方法使得端点检测的输入语音信噪比大约提高了4d B,相应地,语音信号端点检测准确率提高了大约66%。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盲分离算法还无法满足对语音信号盲分离的精度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语音信号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在最小增益的语音盲分离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其缺陷,引入了广义高斯分布模型,对最小增益的语音盲分离算法的迭代运算进行了优化处理,通过计算每次迭代后恢复出来的每个源的峰度值来增加原算法的分离精度。通过仿真试验进行验证,得到的结果是:改进的算法不仅仅没有失去本真效果,经过分离语音信号,对原始语音信号的波形基本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MIMO和OFDM技术进行了介绍,对MIMO—OFDM系统中非盲信道估计的最小平方(LS)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进行了研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对其某些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声源定位系统是处理语音中的一个研究课题,被广泛地应用于语音增强等系统中。基于互相关算法的声源定位系统是一种无源定位,通过接收麦克风阵列的信号对被测物体进行探测处理从而估计被测物体的位置或方位等信息,具有强抗干扰,不易被察觉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麦克风阵列在室内声场分析、声场再现、语音通信中的广泛应用,球面谐波分解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针对球面阵列的球面谐波分解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波束形成新技术,它还可以扩展到线阵和环形阵等其它阵形中。从球面傅里叶变换着手,在球面谐波域内对不同条件下波束形成算法的原理、性能及其在阵列信号处理中可能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给出了基于增强NARMA结构的宽带信号激励下的功率放大器行为模型,并使用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进行模型参数的提取和更新,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跟踪特性和数值鲁棒性,因此能够明显的提高模型的精确性并适合用于硬件实现。通过使用ADS仿真软件去收集一个100W功率放大器输入和输出的时域包络数据来进行模型的生成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真实的捕捉到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和记忆效应,与传统的记忆多项式模型(MP)相比较,增强NARMA模型的NNSE降低了约6dB,并同时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的主要是采用RLS算法来进行双麦克风噪声对消技术的原理。一路麦克风采集带有噪声的语音信息,一路麦克风采集噪声。将两路数据传输到服务器,通过RLS算法来进行信号的对消,还原出原始语音信号。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语音合成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利用网络上易获取的语音代替高成本的纯净语料库,成为了当下降低语音合成成本的关键问题。然而这些网络语音极有可能包含由未知麦克风变化所带来的噪声或者波动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针对网络语音麦克风因素多变性所引起的噪声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了三种麦克风自适应方法对于降低麦克风噪声因素对合成语音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含噪声语音库进行麦克风自适应处理后,其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信号子空间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的原因,讨论了信号子空间方法在语音增强中的应用及信号子空间分解的常用方法.同时,将将单个麦克风信号子空间语音增强方法推广到多个麦克风的情况,并结合了波束形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号子空间的麦克风阵语音增强算法消噪后语音的波形失真很小,信噪比提高多.  相似文献   

13.
在车载系统、电话会议与多媒体会议等语音处理系统中,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常常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严重影响了通话质量。为了能有效地抑制相干与非相干噪声的干扰,该文将多级维纳滤波器与传统的广义旁瓣抵消器(GSC)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后置多级维纳滤波器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而言,本文介绍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邱作春 《大众科技》2008,(12):35-37
文章建立了一个噪声环境下说话人识别系统。先在信号空间通过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来抑制噪声,然后在特征空间进行特征补偿,接着进行说话人识别。同时录制了一个18人的麦克风阵语音库以及麦克风阵噪声库用来测试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说话人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在语音识别中鲁棒性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文章提出了一种关于0~9数字语音识别算法,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RLS)来消除噪声,系统使用过零率和能量参数作为端点检测方法,用美尔倒普系数(MFCC)矢量作为声道估计的滤波器,同时,采用动态时间弯折算法来识别语音。结果显示,未加RLS消噪系统前系统的识别率为72%,在处理过程中加入RLS消噪后识别率提高到98.7%。  相似文献   

16.
最小生成树是数据结构中图的一种重要应用,对于具有n个顶点的带权连通图可以建立许多不同的生成树,也就是在所有生成树中总的代价最小的生成树。Kruskal算法和Prim算法是求最小生成树的常用算法。主要研究了Kruskal算法的实现过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描述了线性规划对偶性和最小费用流问题,提出了最小费用流的对偶算法。简单的证明了此算法的正确性,并说明通过此算法可以获得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最优解。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利用对偶算法求解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语音信号降噪和提取算法存在降噪效果不佳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MD算法和Hilbert算法混合的语音信号降噪和提取方法,首先针对EMD算法在语音信号降噪可能破坏噪声特性的问题,利用全局阈值选择去噪的方法对其进行改进,然后引入Hil-bert算法将其与EMD算法融合,对语音信号进行降噪和提取。利用仿真实验可以发现:将EMD算法和Hilbert算法进行混合优化,和传统的小波变换语音信号降噪算法,不容易出现差错并且具有更好的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OPT的MPS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峰 《科技与管理》2002,4(2):33-35
借助OPT的DBR法,对单一瓶颈环节条件下的主生产计划(MPS)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研究OPT的MPS问题的基本思路,建立了在单一瓶颈条件下,最小传输批量的基本算法及编制MPS的有关算法。  相似文献   

20.
谢华雯 《大众科技》2005,(7):133-134
文章针对最小走时射线路径算法存在的问题,引入谱梯度算法(SG)并结合薄层模型求解地震射线追踪问题,仿真结果显示:新的射线追踪方法较好地克服了最小走时射线路径算法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射线追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