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出了用Smolin态作纠缠通道实现未知单比特量子态的受控隐形传态方案.利用比特的Smolin态作量子纠缠通道,这个方案可以用来实现单比特量子态有个控制者的受控隐形传态.并且这个方案可以直接推广到D维空间量子态的多体受控隐形传态.  相似文献   

2.
柳永亮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6):25-26,103
提出了一种多比特未知量子态的隐形传送方案.方案中,用EPR对纠缠态的直积态来传输一个未知信息粒子的量子态,通过N次联合测量与么正操作,实现N比特未知量子态的传输,与单粒子量子态传输相比,多比特量子态可以传送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量子理论,讨论了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过程时原子纠缠态的时间演化过程,研究了多个参数对保真度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原子纠缠态与光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原子始终处于部分纠缠状态,原子的量子态保真度随时间的演化呈现出振荡性及类似于拉比振荡的坍塌与复原现象,其振荡频率主要受辐射强度或光子数、原子—光场的耦合强度、原子从高能态到低能态跃迁的复数几率幅以及光场湮没一个光子的复几率幅等因素的调制,而其他因素对原子保真度没有太大的影响,可见,要想改变原子态纠缠度可以通过适当控制上述三个参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量子纠缠态是一种重要而有用的物理"资源",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量子通信中,信息的处理离不开量子态及其演化。量子纠缠态是各种量子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于检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实现量子通信的重要信道,所以纠缠态的制备和操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探讨了腔量子电动力学(腔QED)的理论方案,在给出量子纠缠态的定义和度量的基础上、理论上实现了在共振相互作用腔QED中两原子纠缠态和多原子纠缠态的制备,并简要介绍量子纠缠态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腔量子电动力学(QED)技术,利用放置在微腔中的超导量子干涉仪作为量子信息的载体,实现了单粒子量子态和两粒子纠缠态的远程制备,并推广到N粒子纠缠态的远程制备.研究表明只需要执行单粒子测量并能以概率1成功地实现量子态的远程制备.方案的实验可行性袁明:腔场态最终处在真空态,系统的消相干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原子 -腔模拉曼相互作用 ,提出了制备纠缠原子态的方案 .用这种方法 ,能够制备原子Bell态和多原子GHZ态 .此外 ,还能够制备纠缠相干态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这种技术 ,我们能够完成量子态的隐形传送 .比如Bell类型的、纠缠原子态的和纠缠相干态的隐形传送 .最后 ,我们讨论了实验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量子纠缠及量子态隐形传送的基本原理出发,简单介绍在一个量子信道中单粒子量子态的隐形传送,进而详细讨论在两个独立量子信道中一对量子纠缠态的隐形传送,寻找其中的规律,为以后热纠缠信道中隐形传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纠缠交换实现两个粒子三态纠缠态的量子隐形传输的方案,在此方案中发送者Alice只要进行两次广义Bell态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通过经典通道告诉Bob,Bob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即可通过相应的幺正变换来重建Alice要传输的量子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粒子与真空态腔场相互作用,结合腔量子电动力学技术,通过控制原子在腔中的飞行速度来调节原子与腔场的作用时间,考虑非真空态情况下量子态与腔场作用演化情况,研究了多粒子多光子腔场中原子态的GHZ型纠缠态制备与隐性传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玉良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5):18-20,25
首先对由Akhtarshenas推广的、适用于描写多体纠缠的共生纠缠向量及其子向量进行了简述;通过计算T-C模型中的由二原子和腔场组成的三体系统纠缠态的共生纠缠向量,考察系统内纠缠的形成与变迁.结果显示:当系统初始状态为直积态时,系统的共生纠缠向量(C)及其分向量(C^{ij})随时间呈现周期性变化且左右对称;随着腔场中光子数的增加,全部共生纠缠向量对腔场中的两原子初态越来越不敏感;Akhtarshenas方案可清晰描绘多体系统中整体的、内部之间的纠缠的结构与变迁.  相似文献   

11.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建立多原子纠缠态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基于原子─腔场相互作用.适当制备的原子与初始处于真空态的腔场相互作用后,腔场处于数态和真空态的叠加态;随后把制备在基态的原子注入腔中共经历一个共振单光子转移,原子处于纠缠GHZ态而腔场仍处于真空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认为,外语学习信息加工过程会分为初始、后续和高级三个阶段,各个阶段信息的输入、加工与储存在途径和方式上都不尽相同,并明确指出:(1)外语学习信息加工存在有"初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的功能特征;(2)习得母语后处于"冬眠"状态的UG系统,会在外语学习从后续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过程中,受神经网络相关系统的作用而重新启动,生成外语语言-思维结构系统,这一结构系统会与外语知识-认知结构系统一起,共同参与信息加工处理,构成外语学习信息加工特殊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弄清呼吸各相位与听觉和视觉P300波幅、潜伏期之间的关系,可采用oddball范式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呼吸相位与P300波幅和潜伏期关系密切,不同的呼吸相位所分配的注意资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IPv6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实现过程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在各个阶段中有不同的过渡技术可以采用.根据Ipv6各阶段的特点,对其过渡技术的使用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并对其应用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连续变量的纠缠相干态即单模激发纠缠相干态(SMEECSs),其形式为,︱ψ±(α,m)〉=N±(α,m)α-+m(︱α,α〉+︱-α,-α〉),m=(1,2,3,…),并研究SMEECSs的数学性质以及通过激光-原子的相互作用和量子测量来制备SMEECSs这个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两对原子的纠缠态出发 ,通过对单原子的局域测量 ,实现了纠缠的纯化 该方案不同于一般的通过联合的Bell基测量而实现纠缠纯化的过程 在此方案里 ,纯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即四原子的纠缠态纯化为两原子纠缠态以及部分两原子纠缠态纯化为最大纠缠态  相似文献   

17.
创新及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创新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推动力。创新政府研究必须明确创新的一般特征及其本质和规律;创新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且不同层面的创新在特定时空有不同的重点和内容。同时,创新及其创新体系的构建还是一个涉及政府、企业、教育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共同运作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 LOCC 测量和 LOCC 可靠区分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极大纠缠态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复合系统中相互正交的极大纠缠态 LOCC 可靠区分的条件以及中相互正交的极大纠缠态 LOCC 可靠区分与其酉算子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在中,总存在个相互正交的极大纠缠态是 LOCC 可靠区分的。  相似文献   

19.
This investigation was designed to socially validate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of collaboration as described in the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and quantitatively identify salient features of collabora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employed an adelphi methodology asking practitioners to define and describe the collaborative process. Open-ended surveys were sent to teachers,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and related service providers at the building, district, and state levels in 3 states representing distinct national regions. A content analysis team identified 35 thematic units that were used to create a second instrument for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study, a factor analysis. Surveys were sent to teachers, special educators, administrators, and related service providers at the building, district, and state levels in 7 states. A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4 factors as salient components of collaboration.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socially validated most concepts of collaboration articulated in the literature. Overall, practitioners have a pragmatic view of the process of collaboration coupl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collaborative ethic. Each identified factor is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This article concludes with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两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了四粒子GHZ态隐形传送的方案.首先提出该量子信道处在最大纠缠态时的传送,其次对两粒子纠缠为非最大纠缠态时的传送情形进行研究.通过相关的测量与操作,并且引入相应的辅助粒子,可以成功地实现隐形传送.相比于以往的传送方案,本方案不仅节约了量子信道的纠缠资源,而且操作也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