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讨论了幂等矩阵的性质,进而给出了其g-逆、Moore—Penrose逆、群逆等广义逆的性质及求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反广义逆的性质,本文推证了求矩阵的自反广义逆和Moore—Penrose逆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工免疫算法(AIA)是借鉴人体免疫机制提出的一种智能算法,它具有快速随机的全局搜索能力,但不能有效利用系统的正反馈信息,往往会做大量的冗余迭代,降低了求解效率;而蚁群算法具有分布式并行全局搜索能力,但由于初期信息素匮乏,求解速度低。基于这两种智能算法的优劣势,提出的AIAC算法充分利用了AIA的快速性和全局收敛性产生初始解,再利用蚁群算法提高求解效率,在Matlab上取得了较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功问题,给出了结合电力市场实行的无功优化目标函数。在分析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将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融合,利用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操作产生蚁群算法新的搜索路径,以此提高混合智能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并将混合智能算法应用于实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智能算法具有快速的收敛速度和优良的全局优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NP-完全的无等待流水作业调度问题,改变传统求解调度序列目标函数的模式,分析并证明启发式算法基本算子的目标增量性质,通过目标函数变化量判断新解的优劣,大大降低算法所需计算时间.提出将变化邻域搜索(VNS)作为一种局部搜索机制混合入遗传算法的智能算法IGA求解所考虑的问题,根据问题特点构造ISG算法产生初始种群中的一个个体,设计基于期望值的个体选择机制和进化过程交叉算子ILCS.采用110个经典Benchmark实例,将所提出的IGA算法与传统遗传算法以及求解该问题目前最好的2种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IGA算法在略有耗时的情况下,性能上明显优于其他3种算法、  相似文献   

6.
在机器人设计中,路径规划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故对其算法研究尤为重要。利用传统路径规划算法与智能路径规划算法求解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对智能算法、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进行了MATLAB仿真,验证了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求解路径规划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1998年,王玉,季大琴对于Banach空间中的线性算子引进了Tseng度量广义逆。章补充说明,当空间为Hilbert空间时,Tseng度量广义逆的定义与Tseng广义逆的原始定义相同,当空间为n维欧几里德空间,T为矩阵算子,T的Moore-Penrose度量广义逆定义的(i),(ii),(iv)四个式子退化为Penrose方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Hilbert空间中一类广义逆混合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利用广义f-投影算子的性质,构造了新的迭代公式,研究了这类迭代公式的收敛性,给出了所得的收敛结果是广义逆混合变分不等式的解.  相似文献   

9.
正交化Lanczos算法是求解复杂结构振动、振频、振型的有效方法,它将高阶振动问题转化为低阶振动问题来求解,且不会损失特征值和特征根。针对半正定矩阵的广义特征值及重特征值求解问题,利用正交化Lanczos算法给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方便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计算加列矩阵的Moorc—Penrose广义逆的Greville定理推广到同时加若干个列的矩阵,最后给出一个数值计算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研究了粗糙需求的生产储存模型.其次,用粗糙模拟、神经元网络、模拟退火算法组成了新的混合智能算法.最后用此算法优化了生产储存问题的粗糙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具有仿人智能多模态控制算法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将模糊逻辑方法运用到PID参数自整定算法中,将改进型Z-N方法与模糊整定方法相结合,在线整定PID参数,用于由模糊控制、Bang-Bang控制、自整定PID控制三种控制模式相结合的多模态智能控制中,各控制算法间的相互切换采用专家系统进行监控、调度大量的数字仿真、模-数混合仿真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动、静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命名实体的网页推荐算法,从查询日志入手,分析用户的查询行为,给用户提供智能推荐,从而给出较好的推荐网页.提出了基于混合马尔科夫模型用于目录网页的导航链接和基于LDA特征选择的网页推荐算法用于主题网页推荐,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混合马尔科夫模型的推荐算法,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基于LDA特征提取的网页推荐算法优于传统的推荐算法,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堂教学从固化单一的教师传授,向强调小组协作参与的教学转变,如何面向以协作学习为基本特征的课堂实施形成性评价已成为教学评价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智能技术支持下,形式化建模可以将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过程解构,形成数理模型;智能计算可以通过算法评估学生学习状态,并根据教学原则生成教学辅助信息。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有效融合,形成人机协同的课堂评价机制。面向课堂教学评价的形式化建模与智能计算通用架构,自下而上包含教与学行为的感知和存储、教与学行为评估模型的构建、教与学状态的智能计算和教学辅助信息的生成四个部分。前两部分着重对教育情境和问题的表征,是形式化建模的关键步骤;后两部分着重具体技术路线的实现,是智能计算的具体过程和功能体现。整个系统以教与学行为的感知和存储为基础,通过构建评估模型,确定模型的输出;然后引入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计算,达成对教与学状态的评估;最后根据相应教学原则,自动生成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该通用架构以及人机协同教学、评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需要研究者携手教师进行"共同设计",协同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和改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缺点和不足,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构建了一种混合智能诊断系统。首先利用小波包分析技术对设备故障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接着对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应用粗糙集对获得的故障特征向量进行约简,删除冗余信息;然后利用免疫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去训练BP神经网络的权值,建立免疫遗传-BP神经网络模型;最后把经粗糙集约简后的故障特征向量输入该模型,完成故障识别和智能诊断。通过旋转机械的转子系统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小波包-混合智能的故障诊断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探讨半环上矩阵各类加权广义逆间的关系,得到半环上矩阵加权Moore-Penrose逆A+Mo,oN存在的充要条件,给出A+Mo,oN若存在是唯一的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决策表的二进制可辨矩阵^[11]进行先期化简的算法^[10]可大大减少知识约简的操作对象,大大加快知识约简的速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知识约简的新方法.但目前的二进制矩阵的化简规则不是有效完备的,在有些情况下求出的不是的简(不有效),在有些情况下有的约简不能由化简后的矩阵求出(不完备).本将严格地研究二进制矩阵化简的有效完备性,并给出求最简有效完备矩阵的算法,从而使这种很有前途的算法有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A{1,3}、A{1,4}这两类广义逆矩阵进一步讨论,得到了它们的若干代数性质,同时给出了它们在最小二乘法解和极小问题解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In a hybrid system, the subsystems with discrete dynamic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a hybrid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of cluster construction, the discrete control law is hard to obtain because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there exist many affecting factors. In this paper, hierarchically intelligent control, expert control and fuzzy control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discrete subsystems of engineering machinery of cluster hybrid system, so as to rebuild the hybrid system and make the discrete control law easily and effectively obtained. The structures,reasoning mechanism and arithmetic of intelligent control are replanted to discrete dynamic, continuous process and the interface of the hybrid system. The structures of three types of intelligent hybrid system are presented and the human experiences summarized from engineering machinery of cluster are take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