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创新乏力的情况下,确立一种新的教育研究范式取向,将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创新的突破口。鉴于我国教育研究者对研究范式重视不够,对科学实证研究范式过于迷信和信仰等问题,又由于当代社会主流思维方式转换、教育过程的本性和我国传统教育探究理趣使然,必然要确立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以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作为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新取向,必须重视本土化问题,为此,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本研究范式与其他研究范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发展轨迹的依据本文以《教育与经济》杂志1985年一2009年刊登的1600多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对论文划分三类:以定性研究范式为主、以定量研究范式为主、定性研究范式与定量研究范式相结合。研究目的是寻找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轨迹,预测未来教育经济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被下列问题所困扰:教育理论如何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研究者和实践者是怎样的一种合作关系?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形态如何?研究者为什么要进入教育现场?这种研究的方法论依据是什么?对上述诸种问题进行形而上的追问是无法找到合理答案的。当研究者转换了研究视角,改变了研究范式,以行走的方式开展教育研究时,答案  相似文献   

4.
我国数学教育研究一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繁荣”背后也有许多不足.因此数学教育研究需要规范.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则是数学教育研究规范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数学教育研究通常可以认为有两种范式:一种是心理学范式,另一种是教育学范式.这两种范式对数学教育研究的作用和前提条件是什么,各自会给数学教育研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有必要对它们认识清楚.  相似文献   

5.
当前教育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 :自然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它们在研究对象、真理及知识观上均有着不同的理解 ,在哲学上则是基于“注视”与“倾听”的不同取向。同时 ,在这两种教育研究范式中 ,研究者有着不同的成长内涵 ,自然科学范式关注研究者的理性、严谨客观态度的形成 ,而人文范式则促进研究者的精神性参与及对被研究者的理解与宽容态度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对范式的运用如火如荼,范式指导着各种学术研究。对范式的滥用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使范式在研究中不自觉地迷失。因此,使迷失的教育研究范式回归,是每位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需要有一种知识论基础作为内在结构支撑.不同研究范式规定了不同的致思理路,形成了对同一教育现象的多元研究视角.教育现象学提问方式从教育事实出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灵活地"看"教育和"问"教育的方式.教育现象学的问题意识引导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意义追问,教育现象学问题域则规定了研究范围和研究范式.教育现象学透过对问题的表述、分析与理解,实现教育意义的重构.以实践取向为基础的教育现象学,通过对教育现象"是其所是"的追问,形成一条深入"教育实事本身"的致思路径.  相似文献   

8.
范式探索: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方向通过15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实践一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范式。本文对该范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者的学术立场和学术主张进行了评介,包括范式产生的背景、研究者的行动尝试、范式的雏形(概念概括、共同承诺的信念、价值、范例)、范式的方法论意涵、该研究方向的地位以及今后继续探索的思路。通过本文,作者希望倡导一种批判反思的、基于实践问题的并为实践服务的教育研究取向,以提高我国教育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是在批判传统研究范式的同时产生新的研究范式,包括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范式和多元研究范式。探讨这些研究范式的不断批判和超越,目的是改变比较教育研究者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倡批判的、综合的研究范式思维,使比较教育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化,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研究范式,教育叙事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不少研究者开始尝试用叙事研究的范式来探讨一些教育问题。由于这种研究范式本身还不是很成熟,研究者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大,一些研究中出现了“理论诉求”压制“生命体验”的现象,这是值得去认真反思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社会学对研究范式的界定,从研究范式产生的背景、研究目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研究者价值观等方面分析比较教育研究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解释主义研究范式、批判理论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研究范式、混合研究范式和思辨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反思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入手,指出我国教育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与在应用客观化、科学化范式上的有限性这两个突出问题,为此,行动研究的引入成为教育科研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行动研究的内涵,文章认为行动研究在研究主体、研究过程和研究目的上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研究,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研究成为教师与研究者之间合作、对话和理解的过程,研究目的在于提高行动的质量。为此,它给现代教育教学研究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是重要研究范式之一。美国学者詹姆斯·H.麦克米伦与萨利·舒马赫(《教育研究——基于实证的探究》,2013)认为,在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在经历了通过个人经验及观察他人经验研究教育问题、按照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范式之后,出现了强调社会现实的建构具有多样性,强调研究者的专业判断和观察,更加重视价值和背景,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把理论的“彻底性”作为理论产生战斗力的前提。“彻底的”教育理论对研究者的价值选择、方法论与实践取向提出了要求。价值性要求研究者采取人民性的研究立场与公共性的价值取向:方法论要求研究者摈弃“科学主义”,坚持人文主义式的研究范式;实践性要求从国外教育理论的包围圈中突围,建构属于中国的教育问题群,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的教育有比较大的疑问的时候,我们应叩问两个问题:一是儿童,一是儿童的天性。所以,当代教育学应该重新以儿童和儿童的天性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范式。中国近代以来的儿童教育学,最成功的研究范式是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研究范式。当代教育研究者与父母也应该像陈鹤琴先生那样,把自己的学生与孩子当作与自己一起研究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本世纪初十年最为醒目的研究范式,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教育叙事研究的情节问题,叙事结构问题,研究者的主体经验问题,教育叙事的研究品性与信度、效度等问题域,还需要进一步地明确与澄清。与此同时,“空间”、“复调”的叙事艺术、开放性的叙事实践与作为理论形态的教育叙事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成为教育叙事研究方法论拓展与反思的重要表征。然而,从更高的方法论追求来看,教育叙事研究不能仅徘徊或止步于叙事方法的创新层面。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方法与技术的领域,它更是一个人文与伦理的世界。教育叙事研究需要超越技术性、艺术性的层面,进而成为一种具有教育学科责任和生命伦理关怀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教育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即问题意识。解释学语境下的问题意识是对问题的领会并使之成形的投射活动,问题就是揭示事物的意义,提问就是给问题预设某种开放性和某些边界限定,这就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前理解框架"对问题进行理解和解释。问题的首要性体现在对研究范式的依赖。真问题是教育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或实践中凸显出来的本土的现实的教育问题。教育研究面临的困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问题"及其研究范式,超越传统的研究边界,在对话中构建理想的"间"性,实现范式转向。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并非是个别教育研究者的主观臆想和一时的心血来潮,相反,它具有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社会背景。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的日渐失能,  相似文献   

19.
选题是教育质性研究的难点,难于不知从何而起。研究者可以从教育现象入手,依靠研究者本身作为方法,遵循现象·话题·问题的序列交叉回旋,构建立体的漏斗状选题思路,逐步统一研究者的教育信念,拟定研究范式,筛选理论基础,最终聚焦研究问题,确定选题。研究者可以通过撰写教育自传、开展集体审议、运用扎根理论以及实质理论观照等策略,提炼、设计教育质性研究的选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研究范式的内在结构入手,对美国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现存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代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基本上仍能较好地遵循三种研究范式所期望的内在规定。然而,在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内部与研究范式之间也有一些变异的存在,研究者有时会对所运用的研究范式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而这种背离可能预示着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一种新的转向。另外,本文也针对当前领域内的流行性研究范式与支配性研究范式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