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在对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的访谈中,杨院士以科学家理性的思维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如何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益处等问题进行了思考,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先生多年来倡导和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其中的人文教育,重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取措施提高综合素质,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此,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杨院士。  相似文献   

3.
依托宁波地方文化 创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利用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在许多方面还是空白,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巨大潜力可挖.可以通过用地方文化人文理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地方文化精华,构筑人文教育平台;深入推进"文化工程",增强文化育人功效等途径开展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科学人文相融:育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君(军)住湘江旁,我住汉水尾,日夜思君(军)今见君(军),同饮神州水.此水永不休,此念永不已,但愿两地是一心,同高飞,新世纪."杨叔子院士以他贯有的幽默睿智开始了他在国防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活动周的精彩讲学,并以此祝愿两所学校同时在新世纪展翅高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杨院士认为高等学校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我国高等学校主旋律的特色是培养中国的大学生.他同时阐述了人文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地位,并从个人的追求目标、思维品质、人与外界的关系三方面论述了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必要性,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相离则弊.认为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最后建议青年学生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以下就是杨院士讲学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这为陶行知先生的人文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文章着重探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为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以教人者教己"三大方面人文教育思想的渊源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这本《杨叔子教育雏论选》选录了杨叔子先生1981年至2010年10月间的教育论述,凡90篇。先生十分谦虚,名之曰"雏论",而且一再宣称:他是校内外许多教育专家的学生,许多思想是向他们学来的。其实,文集涉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可谓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影响深远的思想,可谓不刊之论,甚至是经典之论。90篇论述虽各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文"一词的出现谈起,论述了人文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素质的主课堂;从"潜移默化""以德育人""以情感人""联系实际生活"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长期致力于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造诣颇深。作为一名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杨院士也十分关心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任职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期间,积极倡导在理工科高校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时至今日,他还在继续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倾注心力。在2005年9月28-29日举办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上,杨院士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问题作了即席演讲。本文即根据杨院士在9月29日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9.
关莉薇 《农村教育》2005,(12):42-43
素质教育应是以全部人类文化为基础的教育.它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为基本特征。杨叔子院士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技,就会落后,就要挨打;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就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杨院士这番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进行个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进入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人教育"理念对高职教育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