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找准连云港城市文化定位,打造连云港特色的文化品牌,是提升连云港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推进连云港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需要。基于连云港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发展现状,提取连云港城市文化特色,总体定位连云港城市文化——以历史文化为基础,以海洋文化为核心,以都市文化为主体,以生态文化为趋势。在此基础上,整合连云港城市文化特色资源,按照连云港城市发展目标,提炼出连云港城市品牌定位:“神奇浪漫之都,山海相拥之城,东桥头堡之港”。当然,连云港城市文化定位的贯彻落实,必须在城市建设、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在向海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大、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问题。分析了连云港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即海洋资源直接利用程度较高、海洋环境污染压力较大、绿色海洋科技能力不强和绿色海洋环保意识缺乏,并从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力度、加强海洋生态技术应用与创新、营造绿色海洋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提出连云港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连云港地区的婚嫁丧葬礼俗极具地方特色,婚嫁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本文联系连云港当地历史文化背景,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婚嫁丧葬方言俗语进行研究,归纳两类词语反映的思想渊源和思想内涵,揭示连云港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连云港方言中的方言俗语为研究对象,依据《海州区志》所列举的连云港方言俗语,从来源、修辞方法、特点及成因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达到探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9,(2):F0002-F0002,F0003
连云港师专经济法政系成立于1995年11月(原连云港教育学院政史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涵盖历史和地理教育)2个师范专业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电子商务5个非师范专业,是全校最早开设非师范专业的系科。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师专经济法政系成立于1995年11月(原连云港教育学院政史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涵盖历史和地理教育)2个师范专业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电子商务5个非师范专业,是全校最早开设非师范专业的系科。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是新兴的旅游城市,在今天全国旅游格局中城市旅游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新形势下,作为非传统的旅游城市,连云港应增强自己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文章试图从CIS这个企业经营的概念,分析连云港城市旅游发展的必然性、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连云港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婷  张新立 《文教资料》2010,(22):155-158
本文针对连云港连岛地区渔家儿童的游戏展开研究,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根据调查所得的14个当地具有渔家特色的游戏,描述了连云港渔家儿童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分析这些游戏对连云港渔家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探讨连云港渔家儿童特色游戏对连云港渔家儿童特殊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一项重要工作,结合连云港特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连云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当地特色产业的关系,提出了连云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特色产业结构对接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基于连云港的特色产业设置与建设专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拥有独特的西游文化的自然资源、社会历史资源和人文精神资源,但连云港没有形成独县特色的旅游和文化发展战略,城市缺乏西游文化特色.要采取成立管理机构、制定规划、建立开发机制等措施,将连云港市建成世界知名的以花果生态城、西游文化城和佛道宗教城为内容的东胜神州西游城.  相似文献   

12.
自2002年以来,在连云港市旅游局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以连岛、黄窝为代表的渔民纷纷转产,从事渔业旅游经营项目.以连岛为首的家庭旅馆也越办越红火,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连云港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季节性不平衡的问题.但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突现了一些问题,应加强对连云港家庭旅馆的管理和科学的引导,使其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迫切呼唤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构建并打造代代相传、永续发展的地域文化,将山海文化这一富涵特色、充满活力、充满连云港风格和气派的地域文化加以研究、推介,并努力使之在全省乃至全国地域文化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谓当务之急.弘扬山海文化,就是要充分放大山海文化的能动效应.充分吸纳外来的一切优秀文化元素,做大、做强、做优山海文化,把山海文化作为凝结连云港人情感的根系,作为激励连云港人创业的血脉,作为推进连云港崛起振兴的内生动力,继而进发出不绝的创业激情,涌流出不竭的创新动力,激荡永不懈怠的创优追求,共同建设山海相拥、风景怡人、富强文明的国际性海滨城市.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地区狭小,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留学生在数量上不多,在结构上也不尽合理。近代连云港地区留学生较多的地区和学校主要集中在所属的灌云县板浦镇和海州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其代表性人物为中共早期党员吴苓生(又名吴丽石)和著名科学家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三兄弟等。近代连云港地区留学生的史实表明,该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与留学生的创业、创造是互动生成、互相影响的过程。近代连云港地区的留学生与连云港地区的港口开辟、铁路展拓、城市规划、文化、教育、卫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闽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海洋性。闽南地区不仅拥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遗迹,海洋自然风光也别具特色,因此,要发展闽南文化旅游业,应重点开发“海洋”元素,主推海洋文化旅游。针对当下闽南文化旅游的现状,应从闽南“海洋性”的阐释、以“海洋”为元素整合厦漳泉的旅游产品、着重开发现代海洋休闲旅游产品三个方面对闽南的海洋文化旅游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地理区位位置优势更加明显。但群众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水平、连云港的语言服务水平和城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本文旨在调查连云港当地市民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连云港的语言服务需求,这对于提高连云港语言服务水平,打造连云港为国际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设风格是以高度凝练的形式,集中了一座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精华,成为一座城市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十分明显,一座城市建设风格的特征反映的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西游记文化是连云港市的城市特征,所以它理所当然地是连云港城市建设风格的主色调。本文着重探讨连云港城市建设风格如何展示西游记文化,如何以西游记文化统揽连云港城市建设风格。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学活力旺盛,传说故事、民歌民谣以及民间谚语层出不穷,至今已从广大城乡发掘出610多万字的口头讲、唱资料,经整理,编辑出版了《连云港民间传说》《连云港民间文学集成》等书,并有许多作品见载于全国各地报刊,发挥出荣乡、存史、益世、怡人的巨大作用,其间凝聚着连云港人祖祖辈辈长盛不衰的文学智慧和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连云港是我国沿海中部地区最主要的海港城市之一,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文章分析了连云港建设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并对连云港建设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条件进行SWOT分析.研究认为,连云港应充分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提升城市经济内核,加快完善重大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区域战略合作,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中国沿海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区位优势明显,历史文化悠久,发展机遇叠加,特别是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地区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造连云港文化软实力,会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连云港在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要把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