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确定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建立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多项试验对其处方进行优选,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和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和检查。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在1.35-10.2ug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1.4%)。结论:本实验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并且质量研究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能够为生产操作提供简单的依据,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立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多组选择性实验来确定盐酸阿奇霉素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同时采用HPLC法来对其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和检测。结果盐酸阿奇霉素在0.1-1.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53%,n=6。结论: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简便,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对复方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中的克林霉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克林霉素在0.7—1.1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克林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为0.34%(n=6)。方法:水(每1mL中含磷酸二氢钾6.8mg,用25%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7.5)-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本方法可以对复方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中克林霉素中的克林霉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方法快捷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盐酸苯海拉明口崩片的处方工艺,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无定形乳糖和甘露醇为赋形剂,制备盐酸苯海拉明口崩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结果:盐酸苯海拉明线性范围为5-80u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为0.11%。结论:该处方及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可靠、全面,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对盐酸小檗碱凝胶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218 mm×4.6mm,5μm),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70:30),检测波长为265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盐酸小檗碱在2~2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盐酸小檗碱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凝胶剂中盐酸洛美沙星的含量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84mm×4.6mm,5μm),戊烷磺酸钠溶液(取戊烷磺酸钠1.5g,磷酸二氢铵3.5g,加水950mL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用水稀释至1000mL)-甲醇(66∶3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盐酸洛美沙星在34~34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5)。盐酸洛美沙星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盐酸洛美沙星凝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14nm,0.02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以磷酸调节pH=2.9)-乙腈(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结果在60.0μg~48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3.78%,RSD为1.05%(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克林霉素阴道泡腾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确立复方盐酸赛庚啶凝胶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复方凝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盐酸赛庚啶和醋酸地塞米松作为主药,并采用卡波姆-940作为凝胶的基质,取三乙醇胺调节其pH值,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来作防腐剂,制备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分别测定凝胶中盐酸赛庚啶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结果:制得凝胶剂的质地均匀、细腻、粘稠度适中。盐酸赛庚啶的平均含量为100.12%,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1.89%);醋酸地塞米松的平均含量为99.72%,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2.32%)。结论:该凝胶制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性质稳定,无刺激性,疗效好,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方法学研究,用phenomenex C18柱,用磷酸二氢铵-甲醇(210:3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4nm。在0.2~1.2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56565x+3.0913,r=0.9999;平均回收率99.7%;最低检测限0.7ng。该方法精确度和准确度良好,可用于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盐酸小檗碱凝胶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盐酸小檗碱凝胶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并确立了pH值、装差、微生物限度的检验方法。结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方法可用于盐酸小檗碱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奇霉素冻干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研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对注射用阿奇霉素冻干剂中阿奇霉素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测。结果阿奇霉素在0.5-1.5 m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结论本实验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质量稳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含量,并确立了pH值、装差、微生物限度的检验方法。结果: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方法可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复方依诺沙星滴眼液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建立其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方法:采用依诺沙星、地塞米松来作为主药,并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羟苯乙酯来作为辅料,制备复方依诺沙星滴眼液制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其中主药依诺沙星的含量。结果:制备出的滴眼液为微黄色的澄明液体;在10-100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1%(RSD=0.59%)。结论:该滴眼液制剂的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YMC C18色谱柱(218 mm×4.6mm,5μm),0.05mo.l L-1枸橼酸溶液-乙腈(87:13)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4.0,检测波长为293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盐酸左氧氟沙星在24~12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盐酸左氧氟沙星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对盐酸洛美沙星凝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盐酸洛美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对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和部分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本实验对盐酸洛美沙星凝胶剂的性状、PH值、含量、装差进行检测。盐酸洛美沙星凝胶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凝胶剂项下有关规定。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盐酸洛美沙星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花红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建立花红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同时对药物的溶出度与普通片的进行对比测定。结果:按处方制备的花红分散片各项指标均合格,并且本品比普通片的溶出速度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本实验中槲皮素在0.027—0.14u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6%(n=6)。本实验所研制的花红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研究复方桔梗止咳滴丸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本制剂稳定、可靠,质量标准简便、准确适用于复方桔梗止咳滴丸。最佳滴丸工艺为PEG6000和泊洛沙姆为基质,滴丸温度为75摄氏度,滴距为6厘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同时对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用对比试验法来对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与优选,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过实验的研究与优选,最终确定了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0-0.8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9.2%,RSD=1.10%。结论:该工艺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质量控制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大批量生产的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丹参酮胶囊口服,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敷。治疗组除给予以上药物外,配合红蓝光交替照射面部痤疮部位。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5.9%,显效率为30.6%,对照组治愈率为31.0%,显效率为21.0%,X2=9.87,P0.05,差异明显。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痤疮疗效显著,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分析头孢克洛分散片的处方工艺,以及以头孢克洛为主,盐酸溴已新为辅的分散片制剂质量。方法:研究并分析头孢克洛、盐酸溴已新以及相关辅助材料的影响因素,在选取恰当辅助材料的基础之上,针对头孢克洛片的处方工艺加以合理优化,并通过以溶出度为衡量标准的试验方式,分析所制备头孢克洛片的制剂质量。结果:本文所阐述的头孢克洛分散片处方工艺简便,具有分散溶出快的特点。试验研究测定结果显示:在25min时间范围内,按照本文处方工艺所制备而成的头孢克洛分散片累计溶出率达到了95%以上,证实其质量稳定有效。结论:本文所述处方工艺下所制备而成的头孢克洛分散片质量稳定,符合现行中国药典基本要求与规范,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