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夷陵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光明日报》在七九年九月四日《史学》专栏发表了蒋福亚同志《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吗?》一文(以下简称蒋文),对上述传统的看法提出了疑问。该文所做的考证和分析对于澄清这一问题自然是有益的,但该文的论证和结论仍不足以服人,现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与蒋福亚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教学<赤壁之战>(人教版第十册)这篇课文,在分析"以少胜多"原因时,有个学生对黄盖说的"曹军号称八十万,我军才三万,相差太远了.  相似文献   

3.
在引导学生学习《赤壁之战》时,我导入新课后就引导学生去探究“赤壁之战”能以少胜多的原因。(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理解课文的关键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师: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以少胜多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课文中找答案吧。先自由读课文,分析出原因,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并动笔圈点画,然后讨论起来,教师加入学生讨论行列中,见时机成熟了,暂停讨论,让学生发表见解。)生1:是用火攻的办法。师:火攻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怎么得以顺利实施?生2:火攻…  相似文献   

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心理学认为,“疑,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传统教学方法,注意“设疑──释疑”,把“释疑”作为教师的天职,学生“无疑”便是教学过程的结束。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三疑法”教学,是在“释疑”之后,有意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使教学在“有疑”中结束。其教学模式:“设疑──释疑──再设疑”。下面介绍我怎样用“三疑法”上好复习课。例1、分数应用题的基本题目和基本解法教师:教材中的分数应用题很多,形式也是千变万化。我们想一个什么办法才能达到以少胜多、以不变应万变呢?下面,解…  相似文献   

5.
怎样选择材料才能最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呢?这里向中学生推荐一法——以少胜多,同学们不妨一试。 “以少胜多”顾名思义,就是用较少的材料表现较丰富的内容,而且其效果远比用较多的材料表现同一个主题好得多。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写作技巧,尤其在各种考试中,更具优越性。为了使同学们有具体可感的认识,下面我们先看汪曾祺先生的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0,(9):F0002-F0002
这是一所包头一流,享誉内蒙的示范学校。 这是一所改革发展、与时俱进的创新学校。 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坐落在“草原鹿城”包头市东河区,建校于1954年。学校占地面积10322,99平方米,建筑面积537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1个,在校生1590人,在职教师77人。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常常苦于掌握的素材太少,不足以应对纷繁的作文话题。其实,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现有的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以少胜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辩证是老子哲学中的“祸福相依”,是孙子兵法中的“以柔克刚”,是古代医学中的“同病异治”,是传统艺术中的“以少胜多”。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的主要理论工具,是解开宇宙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写作议论文,当然也不能缺少辩证分析。在议论过程中,作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进行辩证思维,或一分为二认识事物,或从比较异同思索.或从点与...  相似文献   

9.
略议“教师为主导”的实质于月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论中的重要命题已探讨了多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人们对“主导、主体”的认识依然见仁见智,但就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  相似文献   

10.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应该重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美术相关技能,提高美术素养,达到减“量”提“质”,以少胜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师范院校的招生近年呈现了由“冷”变“热”的喜人转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为什么教师这一职业出现如此转机,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分析,教师职业升温的原因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王克坚 《上海教育》2009,(24):19-19
最近,上海市教科院对上海1300多名教师关于工作压力的调查报告显示,77.5名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更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压力高居榜首”。91.6%的教师认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于常人,使教师感到压力”,许多教师发出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做教师了”的声音。看来,“为教师减压”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相似文献   

13.
余兴龙 《学语文》2002,(4):12-1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研究、探讨、理解文意的本领; 2、领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无胜有,以少胜多”的艺术原则。 教学方法: 以学生讨论。教师解疑为主 课前准备: 1、学生了解有关维纳斯的传说、欣赏其图片,对其美的特征进行体味;  相似文献   

14.
一题多解的教学,不仅可以通过少量的问题去沟通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拓宽解题的思路,“以少胜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求的精神和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诗文诵读心灵氧吧口语交际课标阅读【注释】①题画竹:在自己画的一幅画竹图上所题的诗。②这句是说,自己画竹“减枝减叶”,以少胜多,不仅突出竹子瘦劲孤高的神韵,而且寄托了画家的情怀。③这是总结性的诗句。由“熟”到“生”,由“极工”到“写意”,这就是郑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留白艺术”是中国国画、书法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以少胜多”的方法,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中,将“留白艺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将会收到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当小学转岗教师进入幼儿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园的转岗教师已经占全体教师的77%。为了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顺利做好教师的交接和培训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转岗教师的成长步伐,为转岗教师提供发展和表现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英语高考作文是对考生英语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此题总分占卷面总分的六分之一,是英语科目考生的最后决战战场。虽然此战胜败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实力,但是若掌握好了作文“兵法”并能灵活运用则能达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效果,能得到高于自身水平的可观分数。反之则有可能“走麦城”,兵败“滑铁卢”。  相似文献   

19.
年初,县教育局作出了实施新教师素质过关“123”工程的决定,这是体现地方特色的又一项师训创新举措。为使新教师素质过关“123”工程更有成效地实施,我们于3月份对教龄在3年以下的“80后”新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了一次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研究。经过分析,结论为:“80后”新教师具有中老年教师无法比拟的明显优势。但存在的不足也不少。  相似文献   

20.
谈“配合”     
听课之后,每每听到教师评论课堂上学生“配合”得如何如何。尤其是利用外班或外校学生进行的公开课、观摩课以及优质课评选,更容易听到执教者对学生“配合”或称赞或抱怨的言论。在一次全国级的课堂教学大赛上,笔者也曾听到一位参赛教师在授课结束时对学生的紧密“配合”表示衷心地感谢。   “配合”这词在这里用得十分不恰当。   所谓学生与教师“配合”得好,显然是指学生在领会了教师教学意图的前提下,主动地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活动,并且达到了教师的期望值。看起来似乎是值得称赞的,但稍加分析就会发觉,这是与我们倡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