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对道德灌输的批判和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理论的构建,构成了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理论生态,移植与反思成为近年来国内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研究的主要观点。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的研究应坚持“两点论”,弃其局限性,扬其合理性,将之吸纳到道德灌输理论中,丰富灌输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个体的道德行为能力,这决定了道德教育的过程要培养学生道德理性思维,形成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明显缺失,不能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究其根源在于对德育目的的误读和道德教育过程中灌输教育方式的普遍存在。为此,我国道德教育亟需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的路径转换:从知性走向人性,回归生活;从理论思维转向实践思维;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自由以及创造"道德的可发展区"等。  相似文献   

3.
“灌输”是知识获取的基本方式之一,“灌输”作为美德教育的方式之所以一直遭到排斥,是由于概念理解上的窄化和实践中的滥用和误用。在传统美德陷入严重失落的情况下,重构“灌输”的德育方式就显得日益迫切。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以情感投入为契机,以发展道德思维为核心,以解决道德问题为目的,是重构灌输式美德教育方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之一,其合理性和科学性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坚持灌输理论的依据在于,灌输与强制灌输有着本质区别;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传播斗争实践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原则遵循了传播规律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价值澄清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因其具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现实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等优势而受到广泛欢迎。但同时,又因其存在价值相对主义、忽视道德教育内容、全盘否定理论灌输法等局限性,而使其走向衰落。因此,对于价值澄清理论,我国高校德育要借鉴其优点,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改造其局限性,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的统一,坚持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并重,坚持学生选择与教师灌输的结合,以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灌输"曾与教育、德育等词通用,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的相似性是其成为教育隐喻、德育隐喻的重要条件,也是其在教育中盛行的原因.本文试图探析灌输隐喻的在教育和德育中的演变,并分析其最初的合理性和之后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将摒弃道德灌输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7.
孙彩平 《中国德育》2007,2(3):95-95
社会伦理提供一个社会所认可的合理性价值体系,决定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及社会的运作模式,是社会文化的内在凝聚力。巨大社会变革(包括教育及道德教育变革)会导致社会伦理的转型。社会伦理转型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主体的转变。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伦理主体:虚幻的神、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与之相应,道德教育的伦理范式也经历了三种变化:记诵经典内容、灌输社会约定的内容和规范、反对灌输内容和规范。当前中国的社会伦理正处于转变过程中。正是这一转变,使中国学校道德教育不得不放弃灌输不可质疑的、外在既定道德观念的做法,转向尊重学生道德判断权利,引导学生自主生成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8.
威廉·托利·哈里斯承袭了18世纪德意志哲学领域关于美德教育的争议,进一步分析了以抽象道德理论为内容,以灌输、教条训导为手段的德育的局限性。哈里斯认为,德育在于培育儿童的审美意识。他将数学、语法、有机科学、历史学和美学视为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课程体系,儿童能获得完整人格的发展,拥有道德自主意识,能够同理他者,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美德。  相似文献   

9.
制度化教育是顺应历史要求而产生的,一方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制度化教育的合理性在于,它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教育的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而其局限性在于,它对生命的漠视和对个性的贬抑。  相似文献   

10.
杨启华 《教育探索》2008,(12):98-100
从德育所具有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角度分析,道德灌输既有合理性,也存在不合理性。道德教育中的灌输与反灌输处于不断协调之中。为兼顾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避免灌输与反灌输之间的争端,应该力求做到道德教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道德教育的适应与超越目标的统一。道德教育的个体性功能更为根本。道德灌输只有在不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道德自省是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是自我德育的主要心理手段,最终服务于道德人格的形成。道德自省的四大决定因素(道德自我意识、道德知识、道德目标、道德情感)对于发挥道德自省的潜能,提高自省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促使个体频繁、有效的进行道德自省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在广泛利用传统道德资源为现代道德建设服务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弄清传统道德资源利用的可能范围及其限度。道德理论、道德教化与道德典范是传统道德资源的三个主要方面,而道德的现代问题及其新颖程度决定了传统道德的理论资源、教化资源与典范资源利用的可能范围及其基本限度。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传统优秀伦理资源的丧失,二是西方消极思想的侵害,三是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要消除道德失范现象,从客观上来说,我国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和道德教育同步进行;从主观上来说,应当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知识,坚持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我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避免道德失范现象,人民才能生活在安宁、祥和和富足之中。  相似文献   

14.
道德认识是道德主体心理三大因素之一,它是由道德感知、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智慧等环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道德蜕化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三大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认识能够判断善恶是非,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据,它会对道德内外化过程中的道德蜕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相似文献   

16.
道德信条是某一群体或某个人在某一方面信守的道德准则,分为群体道德信条和个体道德信条,是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律来实践的一种特殊道德规范。道德个体基于一般道德规范或群体道德信条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等环节选择并确立了个体道德信条。道德信条实践精神在道德主体完全而充分的体现,需要道德主体把道德信条内化为德性,并在一定社会伦理氛围和利益得失比较的考验中始终坚持与德性相一致的德行。  相似文献   

17.
把培养学生道德能力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符合道德品质生成发展规律,符合学校德育环境的变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首先要从真理性的道德知识入手,同时又要重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从道德认知转变为道德行为的机制看学校德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脱节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时存在偏重认知而忽视道德思维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的指导。因此,学校德育的改革要转变教育思维方式,给学生以更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在当今时代里应如何加强高校的德育建设的问题。即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德育工作应具有针对性;德育工作应注重实效性;德育工作应具有主动性。从这四个方面上下功夫,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道德价值实现:假设、悖论与智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类迄今文本伦理思想的对象都是人的“利己心”,具有假设价值论的特征。经验主义在肯定和高扬人的“利己心”的同时,运用假设的方式将道德价值实现引向尊重社会道德规则;德性主义贬斥人的“利己心”,力图以假设的道德本体权威将道德价值实现诉诸于人们的“自警”和“自觉”,由此而构成一种整体性的假设体系,在其指导下,社会道德规则具有虚拟的形式主义倾向,道德价值实现的结果必然出现道德悖论。中国传统儒学本质上是德性主义的义务论,克服其引起普遍化道德悖论的弊端,需要在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价值判断与逻辑判断相统一的意义上倡导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