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人所共识的,尤其是其独具匠心的审美技法。本文便是利用西方美学有关"距离说""移情说""联觉"等基本原理,来探究其散文《荷塘月色》在审美技法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之所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别具一格,原因有许多,汪曾祺独特的审美倾向是其重要方面.审美倾向既与作家的个人审美经验有关,又与作家的人格范型、人格境界紧密相连,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通过作家塑造的各种文学形象体现或折射出来的,表现了作家对某种理想的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此观照汪曾祺小说,平实美、和谐美、淡化美三种审美倾向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散文观念的变化 ,散文艺术的开放 ,当代各种艺术信息的渗透 ,散文审美风格也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从作家的个人化写作到社会化写作的变化过程 ,作家的审美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表现出不同作家对不同的审美艺术的追求与开拓 ,形成了斑斓多姿的散文审美风格 ,这种审美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上。散文的语言怎样才能体现其独特的风格美 ?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运用语言的功力 ,力求语言的个性化 ;二是要贴近生活 ,贴近作家的本色和个性 ,力求语言的自然之美 ;三是要避熟就生 ,力求语言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4.
石评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她的感伤体散文在现代文坛别树一帜。其作品不局限于个人情感的宣泄,不醉心于生活表象的图解,不沉溺于庸常悲切的哀诉,而具有博大的情感内涵,深邃的艺术意境,诗化的话语风格。这些作品在情感抒发、意境营造和语言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抒情哀婉缠绵,意境凄幽淡美,语言冷艳清绮。石评梅散文独特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价值也正得益于此。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情感的产物,是关的化身,经典散文以其真挚自然的情感和绚烂多姿的语言之美给欣赏者以咀嚼不尽的审美享受。真情和醇美构成了经典散文独特的艺术特征。文情并茂的审美效应是经典散文永恒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汪曾祺的散文在教科书上屡见不鲜,作为京派的散文,汪曾祺的散文独具特色,散发着独特的气质。他的散文大多是追忆家乡,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和意境布置都非常高超。在释读中通过精彩的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抵达精神的核心。在语言运用上别具匠心,细腻且真挚,给人视觉与感官上的冲击。本文主要对汪曾祺的散文作品进行解读,以期在解读中进一步了解他的散文。解读汪曾祺的散文也已成为我们探索他的世界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散文既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阵地,又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而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尝试引导学生沉入语言,细读文本的关键点,欣赏散文的线索美;还原情感,细读文本的矛盾点,体悟散文的含蓄美;涵泳语境,细读文本的技巧点,领略散文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京派散文的代表人物,汪曾祺被选入新教材的作者名目。汪曾祺优美的散文很多,《胡同文化》是其中一篇代表作。《胡同文化》较全面地反映了汪曾祺散文的审美思想、取材特色和语言韵昧。下面就从这三个角度品味一下汪曾祺的“胡同味”。恬退隐忍的审美思想。文中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连用三例证明北京人这种隐忍,一是老舍《茶馆》里王利发的“顺民”说,一是自己《八月骄阳》  相似文献   

9.
现行的语文实验教科书,选入了大量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这些优秀散文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亮点”和“动情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性质和散文特点,对散文进行“美读、品味、欣赏”三步教学法,注重审美教育、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感知美、品味美、鉴赏美的综合能力。一、美读课文,感受美美读的形成最直接地来源于朗读训练,美读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声传情,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急缓,把语言中包含的情、理、意、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  相似文献   

10.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呢?一、从语言上审美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借助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美是独特的,不同体裁的文章各具独特的美。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精致美,心理描写的细腻美,散文语言的流畅美,杂文语言的犀利美,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1.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特点的著名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别致的审美追求而享誉诗坛。他的诗作在语言风格上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美和散文美。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之节选),是一篇独具审美意蕴的优秀散文,其“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京派散文在当代的延续和传承,汪曾祺的散文具有自身独特而冲淡的气质,他通过对乡的庞大追忆,在逐渐接近本源的过程中,抵达精神的核心。他的散文在语言运用上也别具匠心,细腻传神的摹写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而且他在写作中不断追求闲适、淡然的审美趣味,在平淡中包含深邃意蕴。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在新时期散文文坛上独具特色。本文从汪曾祺散文的题材特色,即人物散文和游记散文两类来全面阐释汪曾祺散文之美。其散文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淡质朴的文风和娓娓道来的笔调,迅速拉近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让人倍感亲切、温馨,洋溢着"人性美"的情调。其散文致力于表达超脱功利的生活态度、构筑自然纯朴的理想境界、构建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县人,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他曾经创作过很多优秀的作品,因此他也被世人称其为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他在小说和散文甚至戏曲领域都有很大的成就。汪曾祺从1940年开始创作和发表小说和散文,八年后开始出版了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相继他有发表了作品《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等。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的《大淖记事》的短篇小说还曾经获得过奖项。本文主要以汪曾祺小说散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作品的语言特色进行详细论述。汪曾祺的作品语言特色可以将其总结为几个特点,主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口语化的语言形式。这种文章的口语化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并富有韵味的语言文字形式。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小说的魅力在于他的全新小说理念和独特言语方式。汪曾祺关注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抒写人类共通的人性,拨动了不同层次读者的心弦,将散文笔法应用于小说创作,一方面缘于汪曾祺的古典文学积淀,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作家敢于“打破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的勇气和胆略。文体的自由,凝结为小说艺术的外在形式是语言的自由。语言的简洁恬淡、错落有致、清新自然,是他对语言艺术宝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春平的游记散文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清新雅逸的文笔,描绘自然山水,探究历史文化,在娓娓而谈中使文章尽显感官之美、哲思之美与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18.
朱自清是中国杰出的散文家。其众多散文作品中透露出的人格美、人情美和人性美的精神品格,以及蕴含的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的物质形式,使其散文有极高的审美艺术。  相似文献   

19.
冰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其散文语言的艺术成就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读者中间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冰心散文语言率真质朴,柔婉典雅,极富图画美及音乐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拟对这些审美因素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20.
《商洛学院学报》2018,(2):32-36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极具特色的作家,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其散文更富有审美魅力。人物类散文是贾平凹散文作品中篇幅较多的一类,有着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之美、主人公独特的性格之美以及作家深刻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之美。这是贾平凹立足家乡,追求审美与哲思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