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周末,儿子刚进家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急火火地跑进书房:“爸爸,有个事和你商量一下……”“什么事?”我放下手中的笔,“坐下说!”“今天,我们班王刚的钱包被人偷了,里面有100多元钱,有同学向老师反映,说看见我在课间回过宿舍。我是回宿舍换衣服,但没进去,我看见二班的刘倩在我们宿舍,好像在找什么,当时上课铃响了,我就回教室去了……”“看明白了吗?”“是的,肯定是她……”“那么,你想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我想告诉老师或政教处。”儿子气愤地说,“不这样做,我怎么办?老师和同学还以为是我干的呢,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但你想过没…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 ,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往往用命令式的口气 ,一些孩子把这种不良的习惯也带到了幼儿园里。前一段时间 ,我们班的一些小朋友出现了用命令式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的情况 ,如“强强给我拿彩笔来!”“乐乐给我拿积木来!”等等。面对这种现象 ,我们理智地分析了各种原因。第一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 ,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 ,而不是“为他” ,3~4岁年龄段是幼儿自我意识产生的起始阶段 ,自我意识产生之后 ,幼儿…  相似文献   

3.
“牡丹,快过来!”我双脚刚踏进教室,就被万事通叫住了。“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呀!都不让我喘口气。”“听说今天有一位男生要转进我们班!”万事通兴奋地告诉我。“嗨,我还以为你又发现新大  相似文献   

4.
严丹 《父母必读》2011,(12):142-144
“快点上床,讲完故事马上睡觉!”“快点吧,我们要迟到了!”“赶紧买完菜回去做饭。”一直以来,你是不是已经对生活里这样永远忙不完的事情绝望了?!为什么不让自己喘口气呢?你又不是超人!  相似文献   

5.
看了我惨不忍睹的成绩后,老妈的脸刹时阴云密布,随后是一阵电闪雷鸣,炸得我晕头转向,一时不知身在何处。老爸看我可怜,便轻声细语地说:“孩子还小,贪玩,还是给他请个家教吧!”老妈喘口气,想了一会儿,多半是在心中算了一笔经济账,然后白了我一眼说:“这个暑假别玩了,在家好好学习。”  相似文献   

6.
最近     
消息:英国10岁女孩出书“帮助其他孩子”10岁的莉比·里斯来自英国汉普郡的灵伍德,她在2005年末出版了一本轰动英国书市的书《帮助、希望和幸福》,此书描绘了里斯在父母离异的3年多时间里,如何摆脱压抑悲伤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她提供的窍门包括让自己喘口气,看一场精彩电影或是一本好看的书;无论发生什么事,首先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它;从事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等。她说“: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本书真能出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其他孩子带来帮助。”点评:感谢里斯。我们常常会感到忧伤,我们想要摆脱抑郁。问题是,当我们想看场精彩电影,想痛快踢一场…  相似文献   

7.
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1970年,当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波兰纳粹集中营遗址前的犹太人墓前深情一跪时,你是否感到一种高尚的人格在升起,直冲霄汉?而当2001年8月4日日本首相小泉在靖国神社的牌位前“深情”一跪时,你是否感到一种卑鄙的人格在堕落,为人所不齿?勃兰特的跪换来了犹太人的信任,而小泉的跪换来的是亚洲人民的义愤填膺,因为他跪的是战犯,不是受害者。“跪着的比站着的更高大。”这就是不同民族人格积淀的缩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孔繁森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温暖了高寒的阿里地区,而有的人,在台上口口…  相似文献   

8.
我错了     
又到期末考试了,第二门是《科学》。我刚发完试卷,还没等喘口气,就见一个学生举手示意。我走过去,他用充满渴望的眼神盯着我问:“老师,‘摩’字怎么写?”我没明白他的意思,便拿起试卷来看。原来试卷上有道题,答案就是“摩擦力”。我明白了,他不会写“摩”字,想让我告诉他。  相似文献   

9.
初三一开学,我们就被作业、考卷包围起,整个人都机械化了。每天中午、下午的课后,任课老师对我们“轮番轰炸”。这不,铃声刚响,英语老师就匆匆跑进来,说: “今天6:00进教室把单元测试做一做。”我们还来不及喘口气,物理老师跟着兴冲冲地赶了进来: “大家静一静,现在发几张复习卷子给你们做,明天交齐。”  相似文献   

10.
方卿 《父母必读》2010,(2):155-155
孩子一旦生了病。家里立刻忙成一团。伺候汤水、嘘寒问暖、求医问药、捣鼓偏方……想不想让图画书帮你喘口气呢?  相似文献   

11.
方圆 《家教指南》2009,(9):29-29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有些中国人相比并无二致,他们常常给孩子安排一系列课外班,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因此而加重。一位叫科尔内的家长反省说:“我的女儿卡尔尼刚刚5岁,她从托儿所回来后,每周还要上三次业余课:星期二学舞蹈,星期三学体操,周末学滑冰。后来我发现她累得不愿从冰上站起来,我这才决定停了这些课,让她喘口气。”  相似文献   

12.
每天,同学们都在“书山题海”里“苦苦煎熬”,QQ对你们是又同情(好辛苦呀)又佩服(换成是QQ肯定熬不住)。趁着下课时间,快出来透口气吧。正如戴佩妮在《透气》里唱的:“快乐很容易,喝一杯可乐透口气……”你们不如随QQ一起小声哼唱:“快乐很容易,看看《高中生》透口气……”《高中生》的读者每年都有变化。这一批高三的同学毕业了,又有高一的新生进来了,校园里又增加了一批喜欢写作的“新鲜血液”。我们当然欢迎《高中生》的新朋友向我们投稿了,所以QQ又要搬出投稿者最想知道的“葵花宝典”来了。第一招:有的放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完《…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育》2011,(12):39-39
儿子今年换了个幼儿园,刚入园,老师就给每位家长发了一份备忘录,以孩子的口气提醒父母对待孩子时的注意事项,让为人父母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首先要蹲下来,从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这门课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由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特别是中考的升学压力,导致学生会有想借信息技术课给自己喘口气的感觉,愉快地学习成为我们信息技术一线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打针     
星期五下午,我们正要接受体育老师的严格训练,连喘口气都难呀!突然,一位值日老师走过来,对体育老师悄悄说了几句话。我很奇怪,老师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体育老师就在我们疑惑的一瞬间,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好了,好了,我们排队吧!”我们不禁抱怨起来:“不会吧,有没有搞错,还要到哪里去呀?”老师回答道:“去打针呗!”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会不会很疼?是预防什么的?一连串的问题在  相似文献   

16.
《母婴世界》2014,(2):114-117
上一期话题中,我们重点提到“基本行为的动作如做到正确和标准,就是基本的锻炼。”那么,看似简单的跪、爬、蹲、站,其实是在锻炼宝宝的何种机能呢?  相似文献   

17.
镜头一[解说]这是一个网络喧腾的时代,我们几乎没有来得及让自己喘口气,便一头扎进那些炫亮的“窗口”里,让我们的时间、精力乃至少年才情差不多被网罗殆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不断冒出的网吧,以其无与伦比的诱惑力,将那些怀揣着对网络无限憧憬的少男少女几乎就要一“网”打尽了。下面是一位叫王玟的中学生即兴写下的一篇关于打击黑网吧的作文。文中充满着“愤青”的味道。  相似文献   

18.
汇款     
一群 《中学文科》2009,(6):43-44
快到下班时间了,柜台前还站着两名顾客:一位蓬头垢面的老人和一位打扮时髦的姑娘。后天就过年了.上邮局的人还是这么多.一天到晚忙得我连抬头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下跪”是个很神圣的仪式。“上跪天,下跪地,中跪父母”,这是古人对于“跪”约定成俗的观念。校长给学生下跪,留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印象。在传承传统文化上,起了一个反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发展到今天,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仍然应该弘扬光大,比如“尊师重教”。倘若连这一点也做不到,何谈教育。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枷锁     
“你准备什么时候剪头发?”父亲以一种冰冷的口气问我。我们坐在后院的门廊里,彼此盯着对方。我知道我想说什么,“我想剪的时候。”但我却说,“我不知道……”“你看你那邋遢样儿。”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嘴一撇,他这个原本十全十美的儿子又添了坏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