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探讨性别、利他水平和信息对称性在分配游戏中的作用,采用分配数学题目的研究范式,使用eprime记录提议者在分配任务中的反应时和选择倾向。实验结果表明:(1)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不同性别的提议者的反应倾向和反应时都不存在显著差异;(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信息对称性和信息不对称下反应倾向和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信息对称下反应更为公平,也更迅速;(3)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两种条件下,不同利他水平提议者的反应倾向差异显著,高利他组分配更为公平,决策分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4)不同利他水平提议者反应倾向的重复测量方差存在显著差异,但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信息对称性和利他分组交互项均不显著。研究认为:(1)高利他水平的提议者在信息不对称时分配行为会更注重公平;(2)性别不同的提议者在分配过程中并不具有差异性;(3)信息对称性会显著地改变提议者的不公平行为,使得提议者的行为变得公平。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色块辨别速度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是否存在色彩的心境一致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被试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对色块的反应速度有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被试无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还是在消极情绪状态下都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其中积极情绪状态下反应速度最快.同时被试对不同色块的反应速度也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线索-靶范式探讨大学生在不同情绪条件下对各种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采用3(情绪状态:快乐情绪组、悲伤情绪组、愤怒情绪组)×3(性质:正性情绪图片、中性情绪图片、负性情绪图片)×2(线索类型: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正性图片存在线索提示效应,而对负性图片和正性图片出现了线索-靶子范式中常见的返回抑制现象;快乐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正性图片,存在注意解除困难;悲伤和愤怒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负性图片,也存在注意解除困难.  相似文献   

4.
正排列组合中的分组及分配问题常困惑学生,现在就探讨一下这类问题的解法例现有9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处理,各有多少种分法?(1)分成三组,各组分别有1本,2本,6本(2)分给甲乙丙三人,甲1本,乙2本,丙6本(3)分给甲乙丙三人,一人1本,一人2本,一人6本(4)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三本(5)均分成三组(6)分给甲乙丙三人,甲乙各2本,丙5本(7)分成三组,各组分别有2本,2本,5本(8)分给甲乙丙三人,其中两人各人2本,另一人5本  相似文献   

5.
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N量表抽取情绪稳定和情绪不稳定被试各30名,将他们随机分成三组参加不同情绪唤起状态下的内田法测验,电脑自动记录数据,以动摇率作为注意稳定性的指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1)通过回忆描写带某种情绪的事件,可以唤起相应的情绪。(2)唤起悲伤情绪,情绪不稳定被试注意稳定性显著高于情绪稳定被试。(3)与快乐情绪状态相比,被试在悲伤情绪状态下注意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认知风格、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以10以内加减法算术题和图形镶嵌测验为实验材料,采用2(认知风格:场独立与场依存)×2(情绪状态:轻松与紧张)混合实验设计对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显著,被试在轻松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显著小于在紧张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2)不同的认知风格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不同,场独立性的被试不存在社会助长效应,但场依存性的被试社会助长效应显著.(3)认知风格不影响工作效率,无论在轻松实验条件下,还是在紧张的实验条件下,场独立和场依存型的被试在做出题目的数量上不存在任何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就“情绪对外显及内隐记忆的不同影响”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对正情绪组和负情绪组的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对外显记忆而言,不同情绪状态的被试,其成绩存在显著差异:正情绪组被试的成绩显著高于负情绪组;(2)不同情绪状态的被试,其内隐记忆成绩无显著差异;(3)心境一致性记忆(MCM),即“个体倾向于回忆与其当前心境具有一致性的信息”存在于外显记忆中,而未见于内隐记忆。  相似文献   

8.
(例) 有6本不同的书,求在下列条件下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1)平均分成3组; (2)按一组1本、二组2本、三组3本分成3组; (3)分成4组,有两组每组各1本,另两组每组各2本; (4)分成4组,一组3本,其余各组各1本; (5)均分给甲、乙、丙3人; (6)分给甲、乙、丙3人,甲1本,乙2本,丙3本; (7)按一人1本,一人2本,一人3本,分给甲、乙、丙三人; (8)分给四人,两人各1本,其余两人各2本. 这些都是分组、分配问题,这类问题类型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河南省信阳市四所普通幼儿园学前班和三所普通小学二年级选取部分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被试,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考察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内/外控制量表测量结果,选取内控和外控型大学生作被试,通过观看电影视频诱发他们的焦虑或恐惧情绪,考察焦虑和恐惧情绪以及个体控制点对风险决策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状态的主效应显著,即无论是外控型被试还是内控型被试,在焦虑情绪状态下的冒险倾向都明显高于恐惧情绪状态;控制点类型和情绪状态的交互作用显著,在焦虑情绪状态下,内控型被试比外控型被试更倾向于冒险,但在恐惧情绪状态下,内控型被试与外控型被试均倾向于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情绪类型对延迟满足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情绪类型的视频短片激发大学生被试产生不同情绪(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比较不同情绪状态组延迟满足得分,进而得出情绪类型对延迟满足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积极情绪组与中性情绪组延迟满足得分差异不显著;积极情绪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中性情绪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情绪组。  相似文献   

12.
笔者探讨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使用影片短片片段作为情绪诱发材料,采用PANAS量表分析情绪效价;实验分为3个阶段:基线期-实验期-恢复期,记录被试在各个实验阶段的肢体II导联5分钟短时程的心电信号。结果表明:积极情绪可以使人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在心迷走神经功能方面,积极情绪组的心迷走神经兴奋性比消极情绪组占优势;男性从不同情绪恢复到放松状态比女性快。  相似文献   

13.
随机抽取100名某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情绪和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正性、负性情绪与冲突应对方式的各因子间有相关显著,其中正性情绪与沟通化解、反思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负性情绪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2)正性情绪之下被试倾向于沟通化解、反思等应对方式,而在负性情绪之下倾向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应对方式.(3)各年级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并且差异显著.(4)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性别问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情绪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三组英语水平相当的大学生被试分别进行积极、中性和消极情绪诱发,比较以上三种不同情绪对于英语词汇记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积极情绪促进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2)中性情绪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没有显著影响;3)消极情绪对大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同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积极情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育》2018,(3):27-34
研究采用电脑比赛任务和真实助人情境任务,考察100名小学儿童在不同程序公平信息与分配公平信息下的公平体验对其助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公平体验会影响其助人行为,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组的助人行为显著多于程序公平和分配不公平组、程序不公平和分配公平组以及程序不公平和分配不公平组,而后三组的助人行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助人。研究说明小学儿童的公平体验程度越高,其助人行为也越多。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就对情绪做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在学习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考察了在算式以及言语两种不同分心任务情况下,任务对被试情绪分散的影响。实验的结果为情绪调节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室研究,采用2(算式任务,言语任务)×2(中性情绪,负性情绪)完全被试内实验设计。被试在观看完中性、负性图片后完成一个分心任务,然后进行情绪评级。实验表明,两种分心任务都能够对情绪图片的分散有影响,相比较下,算式任务的分散效应比言语任务更大一些。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任务完成正确率得出,负性情绪不利于被试进行任务判断,在做出判断时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此提出,当人们在感觉到压抑、郁闷等负性情绪时,除了可以在户外活动,还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习题或看一些有趣的书,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负性情绪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情绪也通过这些方法得到有效调节,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实验一采用情绪自评量表,对从互联网上的图片情绪库进行筛选,选出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情绪图片作为诱发情绪的刺激材料.通过自评量表考察情绪图片诱发的男女差异.实验二采用n-back实验范式,使用情绪图片来诱发被试的不同情绪,通过考察不同情绪下,男女被试对于不同工作记忆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来分析不同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以及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温金梅 《考试周刊》2014,(69):168-169
情绪表达及其辨认是人际互动的第一步。为了探究识别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情绪识别呈现心境一致性效应。高愉悦度的心理体验对情绪识别效果要好于低愉悦度的情绪识别,且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2.情绪识别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无论男被试还是女被试,在识别女性表情时准确率都高,表明女性在情绪识别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的情绪识别存在反向的性别偏见;3.无论被试的性别、启动情绪如何变化,情绪识别在愤怒表情、恐惧表情上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探讨在不同心理体验条件下情绪识别的差异研究,为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情绪关注焦点:关注自我感受和关注来源感受)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关注自我情绪组被试再认成绩好于关注来源情绪组;关注自我情绪组被试源检测得分低于关注来源组;被试在关注来源条件下比关注自我感受条件下的判断更自信.同时,关注自我情绪条件下,源记忆检测得分与每个陈述的情绪激起评分有显著负相关,但在关注来源条件下,两者无相关.所以,关注自我情绪条件下,材料和个人信念、典型行为和自传事件的结合促进了再认;关注自我感受过程削弱了内容与知觉的、背景的、语义的特征绑定加工,而该过程对准确的源检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道德情绪的行为回忆范式,探讨中国大学生在负性道德情绪影响下的应对行为.结果发现:(1)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掩饰意义的行为词语;(2)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3)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的被试在做出掩饰动作后,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所下降,与控制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揭示:中国大学生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后更倾向于做出掩饰行为而不是洁净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