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得知《我爱我儿》作者刘嘉身为母亲,早就在自觉地探索如何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引领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很有一番体验,一种心得。惊喜、感叹之余,请求作者将那份原是伴随孩子成长的自然记录赐与我看。记得那一日,接到一叠誊抄清楚的给孩子的信——作者称为“母子心语”,我便迫不及待地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编辑的直觉当即告诉我,它可能成为一部非常不错的现代素质教育书稿。我也是母亲。当我把这些信一封封读给我十一岁的女儿听时,从她的眼神我看出了她也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教  相似文献   

2.
当你遇到烦恼事又没有什么进展时,请不要停下双脚,再往前迈一步,只要一步!一群小女孩在练习跳水,其他孩子都已勇敢地从三米跳台跳下水,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恐慌写在她的脸上。老师在旁边鼓励,周围同学也在鼓励,但是她害怕,害怕得泪水流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当孩子做错了事,或成绩不理想时,我们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和孩子耐心地谈谈,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当孩子遇到困难,抬起求助的目光,我们不要粗暴地训斥,而是适当  相似文献   

4.
8月12日下午,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红堰村69岁农村老太太柴小女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本村4个孩子落水,遂跳入河水中连救3人。当她又去救第4个孩子时,却再也没能上来。据悉,4个孩子落水处位于当地一座垮塌的漫水桥东头,该断桥处3年来已夺命8条。  相似文献   

5.
李倩  刘娟 《新闻天地》2011,(1):25-26
当大桥的施工钢架发生险情时,正值生理期的她跃入河中,救起奄奄一息的修桥工人:17岁时捡到弃婴。她毅然选择“妈妈”角色,给予孩子“活宝”亲情寄托……这位云南姑娘被网友称为“最美90后女孩”。  相似文献   

6.
笑对人生 对《求是》杂志社编辑田颖来说,1987年的1月10日这一天,是她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从医院拿到的一份病理诊断报告,使她突然间震惊了。癌症!这对于为事业和理想的奋斗刚刚起步的田颖来说,真好似晴天霹雳。一张小小的诊断报告,在她的手中仿佛有千斤之重,一时间双脚迈不开一步路,唯有纷繁思绪喷涌而来。 在此之前,田颖已经走过了一段坎坷路。1975年,她在四川省攀钢石灰石矿当上了一名普通的矿山女工。三年后,凭借自己的顽强意志和刻苦努力,考上了南充师范学院哲学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共河北省唐山市委宣传部。从1985年调入北京,到发现自己身患胃癌时,她才稳定地工作了三年,孩子刚满一岁。想到刚刚起步的工作,想到嗷嗷待哺的孩子,想到关爱自己的亲人,田颖不禁流下了滚滚热泪。  相似文献   

7.
我8岁那年就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她的确是我第一个最要好最要好的朋友.露西几乎从来都不抱怨嘀咕,当我们玩牛仔游戏,而她只得扮演配角时,她也是乐呵呵的.她也从来不哭,我们玩躲球游戏时,有的大孩子扔球扔得那么重,使她站都站不稳时,也没有见她哭过,她真是世界上最棒的女孩子了.  相似文献   

8.
一项进展10年的国家政策,正改变着农村孩子、家庭和乡村,进而影响中国1988年,美国华侨杨贵平第一次来到贵州农村,当地一些苗民虽然贫困到和耕牛同住一屋,却自豪地对她说,他们虽然穷,但是有苗歌苗舞,要共同建设家乡。然而当她最近一次去那里,留在村寨  相似文献   

9.
羁绊·禅心 2003年,我的孩子降生,这一年,我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我有幸进入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孩子出生的情形,至今我记忆犹新.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时,他正沉沉睡着,那一刻,孩子仿若一块纯洁质朴的美玉,我似乎看到他身上有一种不可逼视的神圣光芒;那一刻,我几乎顶礼膜拜;那一刻,我诚惶诚恐,唯恐不能教子成才.孩子,成了自己的终生羁绊.也正因如此,进入出版社以后,我走上了买书——编书——策划家教图书的发展轨道. 2010年,"开心妈妈"屈开老师来到桂林讲座,我慕名前去邀稿,进而与屈老师结成忘年好友.屈老师当时腰椎已经很不好,我去的时候她甚至是卧床和我交谈的.但是,当她讲座时,面对台下家长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她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神采飞扬、激情四射.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她也在享受自己的快乐.她的讲座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使那些心中充满困惑的家长得以顿悟,也使我更了解了传道解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雯沁 《大观周刊》2012,(35):311-311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而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  相似文献   

11.
是有这样的女人的,说起“那啥”时舌尖舔动,像沸油锅里的泥鳅,没有豆腐可钻。也有这样的女人,稍微街上有个未婚产子、女生人流的事情,她就跳将出来,疾呼:国将不国,中华将毁于一代不贞洁的少女。  相似文献   

12.
在一片酷热难耐的沙漠中,一群难民正缓慢地向边境移动。一位虚弱的母亲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她抱着孩子找到一位神父,想把孩子托付给神父,因为她觉得自己已无法撑到边境。  相似文献   

13.
我正在北京学习。老程来开会,捎来妻子做的酱牛肉、鲫鱼和辣椒酱。他告诉我,海萍带着孩子上学,一天要骑车五六十里路,晚上把孩子哄睡了才能做作业。一觉醒了,还见你家灯亮着。一个人带孩子读书,累坏了。刚结婚时,谁不说她脸色红艳照人,三年功夫她就脸色黄苍苍的,颧骨也高起来了。末了,老程风趣地说:“海萍带的是两个孩子,小的是棉棉,大的是你,不冤枉吧?”  相似文献   

14.
两孩子走后 3月15日下午3时,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化北屯乡政府,二楼,乡领导们正在开会;一楼政务大厅里,有一群衣衫不整、土里土气的人正在哭闹。其中一个中年妇女不停地在哭诉:“我的孩子没了,谁还我孩子……”她有点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个中年男子却在使劲吸烟,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相似文献   

15.
母爱如斯     
当你1岁的时候,她怜爱地喂你吃奶,而作为报答,你在她的乳头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当你2岁的时候,她坐在小床旁唱着摇篮曲哄你入梦乡,而作为报答,你却在她累得刚睡着时号淘大哭;当你3岁的时候,她照着食谱做了几十次才熬出一盘鲜美的肉粥,而作为报答,你一下把那盘肉粥打翻在地;当你4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个和你一样可爱的洋硅娃,而作为报答,你一下子就把洋娃娃的手脚却了下来;当你5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一套漂亮的新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上后就和小朋友们跑到附近的水洼去玩;当你8岁的时候,她给你买了花皮球,而作为报答,你掷碎了邻居窗户上的玻璃;…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新闻三昧》2006,(12):32-33
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曹爱文,在获得线索前去采访一起溺水事件时,到现场却因抢救当事人而放弃了采访,“由于一直忙着给孩子做人工呼吸,当时连溺水女孩名字都没问到。”当急救车赶来时,曹爱文又接到了另一个新闻线索,她不得不赶赴下一个采访目的地。这次“失败”的采访引来了各界好评,她被网上誉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并受到了单位和上级部门的表扬。而此前不久,另一家电视台却播出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农民工因肺穿孔被送到医院,但因交不起手术费3000元钱,只能在一旁等待。极度疼痛使他无法站立,只能一脸蜡黄地蹲在地上,豆大的汗珠从脸上不断地…  相似文献   

17.
“做事偷功夫,带人真功夫”,54岁的易安一直把这话当作至理名言,她认为自己对带孩子的艰辛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了。然而,当今年4月女儿生下外孙小语,她当仁不让地冲上育儿第一线以后,才发觉,心理准备做得还远远不够。如今带孩子的环境和观念和以前比,大不一样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准确地说,(周琳使)我获得了一种恩宠或者祝福。每天晚上,当我看着她入睡,亲吻她的额头时,我都觉得我享受着恩宠和祝福。”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60年代初,《民权法》尚未诞生,妇女运动尚未兴起,一名17岁的白人少女在跨进大学校门的短短几个星期后便怀孕了。令人惊讶的不是她在学期末选择了退学,不是孩子的父亲来自另一个大陆并有着与她不同的肤色,不是她在大半个美国都把与黑人通婚定为重罪时嫁给了他,也不是她在婚后不久便与丈夫离异。令人惊讶的是她坚信,她的儿子聪颖过人,在这个世界上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哪怕是当美国总统。她说对了。  相似文献   

20.
在一新闻媒体上看到这样一则摄影报道:照片上,几个人抬着一个溺水身亡、几近全裸的孩子顺着河道的斜坡往上走。相关的文字大意是:假期,一个孩子野外游泳,溺水身亡。实事求是地说,这则报道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藉此引起其他家长和孩子的警觉。但是作为已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被这幅照片深深地刺痛了。如果这个溺水身亡孩子的母亲在承受突然间失去孩子的巨大痛苦时,再在媒体上看到自己孩子的尸体,看到已经逝去的孩子还要赤裸着身体给别人作负面教材时,她该会怎样的肝肠寸断?不知道我们的记者和编辑在拍片和编辑稿件时是否会想到这位遭遇失子之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