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融合与超越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藏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特的藏族文化、东巴文化等,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传统文化。多年来,山于西部的封闭,使这些民族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占往今来,有多少人渴望撩起那面纱,窥视其多姿的风采,有多少人渴望了解它,了解它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西部文学无疑地成了担此重任的尘力车之。文学本身便带有民族性,西部文学更是有鲜明的民族独创性,但要注意其民族性不仅是一些奇闻异事  相似文献   

2.
朝鲜古时调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它的艺术形式、主题思想的内蕴、艺术表现手法等,都与朝鲜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它的艺术语言,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丰富的民族感情.可以说朝鲜古时调的艺术语言与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取向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本文考察了朝鲜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取向对其语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源是财富的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受到了世界性的普遍重视。我国艺术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先性所指,既不是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也不是那种宽泛的华夏民族文化资源,而是"中华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形质丰实,伴随国家走向和平崛起的宏大的文化资源库。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来看,将民族文化资源置于优先地位,是其应有之义,因而也是民族化的艺术生产的内在欲求;从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看,我国的艺术生产应该努力开发"中华文化"资源。当代文化的世界格局有两种声音: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声音,它以超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操持着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力量,凌驾于他国文化之上,向其他民族国家传播渗透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业已对某些弱势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文化伤害;另一种声音是来自世界绝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呼吁文化多元化的声音,这是一种阻止文化霸权的声音。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艺术生产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在操作层面上最终取决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忽略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谁就会失去文化建设和艺术生产的主体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产生于各民族日常生活的舞蹈艺术,象征并代表了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舞蹈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是一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本文笔者就从我国高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的意义出发,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舞蹈教育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大众的审美取向,标记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时代的文化力量。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还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标志,让我们感受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让歌声转化成一种文化阐释。民族唱法女声演唱具有强调风格、韵味、吐字、真假声相结合等特点,在借鉴西方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基础上从实践中汲取彰显艺术表现力经验,使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俗学的角度说,有多少民族便有多少种文化;同一民族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也会产生文化的差异。拨开其表面形态上的差异去究其实质,则不难发现,它们归根结底皆生发于或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即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植食文化和以动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肉食文化。就其生产方式而言,即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二者皆源于采集狩猎文化。  相似文献   

7.
徐志勇 《考试周刊》2007,(45):102-10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情感的表达方式,都有自己本民族系统的文化体系。在现时代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带来文化艺术的冲击,但是文化艺术需要时刻植根民族土壤,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来滋养我们的民族文化,这是有主次区别的。在现代设计中创意字体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领域里总会去发掘字体的创意性,寻找它最适合的表现性,它也是民族设计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字体我们的民族应该说从古到今已经是很有研究的了。在今天我们更应该让它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民族文化性,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9.
民族图案在我国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安凤 《考试周刊》2008,(14):232-233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生动记录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图案作为其直观语言,像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折射出个性鲜明、风格迥异的智性光辉.民族文化的代表中,民族图案是丰富直接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民族服饰耀眼的光芒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耀眼夺目的民族图案就不会有在世界服装舞台大放异彩的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10.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1.
普列汉诺夫说:“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由此可以推论,一个民族的艺术也必然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殊心理。同时,文学是透视一个民族灵魂的窗口,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是非标准、价值观等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就可透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了解这种文化心理结构对我们当代人的影响。任何民族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的民族是具有悠久文化的民族,对它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应该扬长避短,自为自强,才不愧于我们这个时代。人的觉醒首先需要一种正确的自审意识,然后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成为一个真正有主体性的人。本于此,笔者拟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剖析中国文学中普遍存在的怀才不遇主题,从这个侧面透视我们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被誉为东方之花。这朵鲜花既绚丽多彩又纷繁复杂。据统计,目前我国戏曲剧种总数在三百个以上。尽管中国戏曲当前似乎有些不太景气,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戏曲无疑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珍贵的艺术瑰宝。戏曲与戏剧既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但它不同于话剧以说为主,又不同于歌剧以唱为主,也不同于舞剧以舞为主,而是有说有唱有舞。话剧的说,歌剧的唱,舞剧的  相似文献   

13.
问题: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是成本低、容易普及的大众艺术。在初期的剪纸教学中,我们意在课上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喜爱剪纸课,但忽视了教学中将剪纸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融入进去。剪纸教学开始尝试的范围也只局限在课外活动或者是美术课中,系统性比较差,一个阶段以后,学生也就从起初的热烈、好奇,逐渐冷却、降温,使得这个课程成为一块鸡肋。可以说,它让我尝到了挫折的滋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的演剧艺术——南戏是我国戏曲艺术的声腔来源。它的生命历程在三次打压下,呈现出不断向上的曲线。其顽强生命力来自它自体内容和形式所具有的民间性和它对外界其他事物的开放状态。民族歌剧是我国一种发展缓慢的现代歌唱演剧艺术,本文通过与南戏在受众与创演者、音调语言来源方面的对比,从民族歌剧自身进行反思,提出了民族歌剧应深入生活,以观众为中心,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抓住时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宇 《成才之路》2009,(23):59-60
如何对待中国画的传统。保持民族性是学画之人困扰许久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关乎的不只是学画的方向,更关系到中国画发展的命运。从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上看:文化的伟大意义在于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文化的消亡与进步直接推动历史的进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继承与创新的交替运动中前进的。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可以在人类的精神领域影响民族的兴衰。因为文化与艺术从根源上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6.
问题: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是成本低、容易普及的大众艺术.在初期的剪纸教学中,我们意在课上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喜爱剪纸课,但忽视了教学中将剪纸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融入进去.剪纸教学开始尝试的范围也只局限在课外活动或者是美术课中,系统性比较差,一个阶段以后,学生也就从起初的热烈、好奇,逐渐冷却、降温,使得这个课程成为一块鸡肋.可以说,它让我尝到了挫折的滋味.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化涵盖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风气习尚、生活礼仪、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间文化呈多样的地域性分布.所以说民间文化是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共同塑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8.
文化结构是文化的构架的别称,它也被称为思想上的上层建筑形态。舞龙舞狮这项运动是我国主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个项目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舞龙舞狮运动从古发展至今,现在也尤为兴盛,它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本文将在文化结构理论的基础上,从舞龙舞狮运动比赛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从古传承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文化价值,并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考点突破】作为我国文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前景看好。对联,又名楹联,也称“对仗”,在同学们的知识链上居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对偶”一节上。对联原出于诗词,但它又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一部研究传统艺术的百科全书。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民族艺术的母体,它与远古原始文化艺术观念遥相呼应。民间艺术作为原始文化的嫡传,它保留了原始文化的很多基本观念和思维特征。这些基本观念、思维特征和表现方式成为我国当代油画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