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璐 《传媒》2021,(2):94-96
数字技术发展促使电影不断尝试新的叙事形式,数字叙事、互动叙事成为电影叙事学新的关注点.VR技术进入电影领域,在感官体验上使电影呈现出前所未用的奇观景象,继而激发起对VR影像叙事机制的研究.本文从对传统电影的叙事性入手,对比VR影像与传统电影在叙述机制中的区别与联系,以叙述和演示的关系为切入点,寻求建构一种VR影像叙述机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互动性是数字媒介有别于传统媒介的典型特征。互动技术在叙事中的嵌入,从根本上改写了经典叙事赖以存在的结构问题,由此引发了叙事学的数字转向。互动性,沿着叙事语义和叙事规则两个维度,深刻地影响着叙事性的内涵。数字媒介的互动叙事之所以成为可能,离不开交互界面这一特殊的程序装置。界面既是信息存在的居所,亦是互动发生的条件,其在叙事可供性维度上拓展了一种全新的叙事关系。融合新闻的互动叙事,主要沿着路径互动、情节互动和环境互动三个维度展开,相应地便形成了三种基本的互动形式及实践。在路径互动维度,互动叙事基于“遍历”这一技术方案,打开了被折叠的可能世界,并以此为认识方法,抵达未知的现实世界;在情节互动维度,互动叙事通过对时间的自主“操控”以及对空间的自由“转换”,使得基于互动的故事建构成为可能;在环境互动维度,互动叙事基于普适计算的理念与实践,将叙事搬到了现实环境之中,使得环境本身成为一种界面,从而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中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3.
《黑镜:潘达斯奈基》自面世以来,互动电影的讨论热度不减.文章通过多部互动电影,讨论互动电影的叙事模式,进而展现互动电影在叙事模式中的创新特点与发展困境.最后,通过现有的互动电影分析其叙事模式的优缺点,为互动电影叙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两会报道聚焦于报道手法的创新、生产形式的多样,生产出不少互动性强的融媒体爆款产品,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点击和分享.本文从互动参与、互动叙事和互动体验三个方面入手,对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的首部新闻互动微纪录片《她的故事,"触"处动人》进行可互动叙事分析,发现了"时政新闻+微纪录片"的创新模式,希望对今后的严肃新闻报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互动叙事出版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读者参与互动的需求愈发强烈,这既挑战了传统叙事下的出版模式,又为互动叙事与出版相结合的创新应用与普及带来了契机.文章分析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出版领域对互动叙事的各种摸索和实验,总结了当前互动叙事在出版领域实践应用中的共同点与存在问题,试图探索出版与互动叙事结合的可能与方式.  相似文献   

6.
周雯  刘柏亨 《现代传播》2022,(10):95-105
互动数字叙事(简称互动叙事)领域继承了西方经典叙事学的四大理论,成为VR叙事领域研究的重要源流。互动叙事研究主要集中于互动与智能叙事的内容创作规律,叙事、交互和系统模式,以及设计理论与实践等多个方面。探讨互动叙事的发展历程和本体论问题,可以对VR叙事研究起到重要启示作用,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其多学科框架可为VR叙事研究提供各个相关领域的经验和理论;二是其对新技术介入的包容性能提升VR叙事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潜力;三是VR叙事研究可以参考互动叙事理论和设计轨道两方面的研究经验;四是其能为VR叙事术语概念的界定提供框架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若男  孙远哲 《出版科学》2021,29(4):94-103
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影视行业在互动性方面进行了数字叙事形式的新尝试.从本体论视角切入,探索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的构建.在界定叙事对象、行动者、渠道和其他系统要素的基础上,指出相较于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传统影视叙事系统,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因其受众介入叙事的特性而形成了"四次叙事"运作机制;并结合先进数字技术从"完善上帝视角叙事""发展第一视角叙事""创新互动叙事模式"3个维度提出对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的优化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钰 《出版科学》2018,26(4):84-88
从故事语法视角出发,结合互动叙事理论,对电子书互动叙事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移动设备上超过200个互动电子书App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出4种电子书互动叙事结构——侧枝结构、轨道切换结构、放射状结构和树状结构,并通过案例分析对各自的优势及适用领域进行阐述,同时指出目前电子书叙事结构简单,互动层级浅,叙事系统较为封闭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珊 《出版科学》2023,(2):89-96
移动音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显现成为“听觉转向”的重要标志,并伴随着移动终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逐渐丰富了叙事形式和内容。本文以叙事学的“听觉转向”为背景研究互动有声读物中的数字叙事:首先,界定互动有声读物的概念,论述其后线性叙事、多模态叙事和空间叙事三大叙事特征;其次,从情节类型、文本架构和互动模式三方面着手探究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设计;最后,从工具体验、使用体验和意义体验三个维度分析互动有声读物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动叙事浪潮的兴起,游戏逐渐成为互动叙事实践的竞技场.作为一款智能化的纯文字冒险游戏,AI Dungeon采用OpenAI发布的语言预测模型GPT-2、GPT-3和来自冒险类互动小说生产社区choose your story.com的训练文本,创建了高度自由的开放性叙事结构.它首次展现了玩家与NPC用自然语言交流的可能性,并初步拥有了模拟人物性格的能力;它自动生成的文本具有更完整的逻辑和更仿真的情感;而它采用的半监督学习模型则可大大节省游戏开发的人力成本.尽管对AI Dungeon的游戏性仍存在争议,但它对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依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视觉影像时代,跨媒体传播成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叙事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使得当下小说进入了文字阅读与视听感知相结合的"共读"时代,从而形成了互动促销的传播效应.这种互动双赢的传播效果不仅为出版界的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使影视作品收视率节节飙升.本文拟从跨媒体传播角度探讨影视作品改编后呈现的形象直观的传播符号、大众化的编码技巧等变化情况,以及两者双向互动的传播规律及其对出版文化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等势力的抬头,深刻影响了当下国际秩序的新构建和国际话语权力的新定位。在此严峻的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我国重要的时代命题。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互动影视因其赛博文本属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回溯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互动影视与讲好中国故事命题相互融合,阐述了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基于此,二者的融合将会突破过去中国故事讲述的陈旧规制,以跨媒介叙事、多元化叙事、强交互叙事和仪式化叙事策略,树立中国叙事的新兴范式,为助力“文化出海”、展现“大国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等时代任务赋能,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合作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庞慧敏 《编辑之友》2023,(4):97-104
作为抗战时期流行的宣传方式,木刻版画作品既是图像符号,也是图像传播媒介,它将人物的行动和事件组织起来,形成有情节的故事,构成意义世界的表达,完成叙事,实现故事的讲述者、文本与解读者间的互动交流。通过突出故事主题、聚焦故事主体实现语图叙事的协同,形成了意义并被记忆。其叙事功能的实现既依赖于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也与其他媒介叙事共同构建了一致性的图像意义,即通过跨媒介叙事塑造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唤起文化认同,通过情感叙事促进集体行动。因此,跨媒介叙事的核心不仅仅是其传播内容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符号—意义的生产,其现实意义在于成为构建历史记忆和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方式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圈子"传播重塑了社交方式,解构了原有的人际关系,既构建和拓展了趣缘、志缘等外圈层的人际关系,又为维护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途径,出现线下熟人关系陌生化、线下陌生关系熟人化.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圈子"进行零距离交流互动,获得感知上的陪伴、情感上的认同.这种"身体遥在"的新型人际关系,使得亲疏远近不断发生位移,无论是线上...  相似文献   

15.
媒介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可预测性较强的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的竞技场,地方媒体也开始借助技术优势在两会报道中崭露头角.地方媒体的"2018年两会AR报道"使得新闻的叙事模式从浅层传达转向了深层内容,运营方式也从各自为战转为跨界融合,受众方面也更加注重沉浸体验.传达两会声音的同时也展现了地方纸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激动的心情相似,却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的中国叙事.奥林匹克五环见证了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体育事业的进步,见证了中国与世界更紧密的连接,因而,当下的我们不用再对五千年的文化一一赘述,而是更多地把"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媒体也逐渐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叙事,从浓墨重彩走向...  相似文献   

17.
李玮  高玉涛 《新闻知识》2023,(5):24-32+93
在竞争饱和的解谜游戏市场,游戏剧情设计及其带来的产品差异化成为吸引新用户的方法之一。截至目前,前人对电子游戏剧情和故事的研究相对不足。为此,本文以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叙事理论为基本视角,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对解谜游戏的互动叙事模式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解谜游戏在故事层面是双重情节的复合叙事,在话语层面是专注场景的嵌入叙事,在互动层面是内在探索的互动叙事。因此,为创造游戏产品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吸引新用户,解谜游戏设计可以从游戏情节和游戏场景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与时俱进,通过政府与社会的网上良性互动,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成为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深入研究在互联网条件下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探索互动的规律与基本原则成为急迫的时代命题.本文通过分析云南省"躲猫猫"事件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力图勾勒该传播事件的传播学特征,探究该案例对我国公共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实践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赵倩 《出版广角》2016,(8):92-94
文学创作中,记忆促成了小说整体叙事功能与手段、现实性与生成性互动。记忆既是文学创作的源头,也是叙事的推动力,是一种充满结构与叙事双重动能的全新形式。勒克莱齐奥《寻金者》借助记忆进行主题性叙述,实现了叙事的整体艺术效果。作者超越客观的描述和对记忆忠实的回溯,试图摆脱时间对记忆和回忆的束缚,让时间与记忆一起成为带有生成性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肖平 《现代传播》2005,(6):81-84
口述体的纪录片形态,是纪录片领域里一种比较新的形态,也是当前追述历史事件最有效的一种影像写作方式.当事人亲历与口述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同的当事人从各自的局限性视角出发,描述与见证同一事件,体现出这一口述历史的客观标准,历史影像叙事结构的逻辑性及其现场,就是建立在这种当事人多元的、个体的和局限性视角的口述见证基础上.口述历史影像写作应该表现出它对于历史影像的追求,对于观看者历史读像的人文关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影像叙事,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以影像重现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