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考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外表焦虑在同伴依恋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性别差异。采用同伴依恋量表、负面评价恐惧量表、社交外表焦虑量表、网络人际关系成瘾量表对64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同伴依恋能负向预测网络人际关系成瘾(β=-0.51,t=-12.50,p<0.001);(2)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外表焦虑在同伴依恋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具体为三条中介路径: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社交外表焦虑的中介作用、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外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7.65%、7.84%、5.88%;(3)链式中介作用与社交外表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仅在女生中显著,负面评价恐惧的单独中介作用仅在男生中显著。结论:同伴依恋对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且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高中生学业压力、心理韧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学业压力量表对757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并负向预测学业成绩;(2)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3)个人力在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学业压力负向预测学业成绩,个人力在学业压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出世、入世心理对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采用出世、入世倾向问卷,IPC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心理压力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拼搏精神和机遇对社交恐惧有负向预测作用;内控性对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平常心和有势力的他人都对社交恐惧、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出世、入世心理是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565名大学生开展实证研究,考察主动性人格、择业自我效能感、求职清晰度和择业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一是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能负向预测大学生择业焦虑;二是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三是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求职清晰度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求职清晰度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择业焦虑之间的独立中介作用不成立。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自尊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童年期心理虐待量表、自尊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4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童年期心理虐待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和心理弹性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社交焦虑之间,自尊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7,占总效应的32.32%;童年期心理虐待对自尊的影响受到心理弹性的调节。研究表明,童年期心理虐待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还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提高心理弹性可以有效避免由童年期心理虐待引发的低自尊,从而预防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季梦雨 《科教导刊》2024,(4):135-138
目的: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弹性与自我分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依恋回避与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依恋焦虑与心理弹性、自我分化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自我分化呈现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不仅能直接预测自我分化,还能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自我分化。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心理弹性和自我分化两两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在成人依恋和自我分化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20,(4):132-137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自尊量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两所高校的8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考察童年创伤经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的影响,并检验自尊与抑郁在其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童年创伤经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杀风险;同时,童年创伤经历可以通过自尊显著负向预测自杀风险,并通过抑郁负向预测自杀风险。最后,童年创伤经历也可以通过自尊与抑郁的链式中介路径显著正向预测自杀风险。研究显示,童年创伤经历时大学生成年自杀风险的危险性因素,且自尊与抑郁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焦虑的机制,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考察家庭沟通、心理弹性在疫情下日常烦扰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252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疫情下居家期间的日常烦扰、家庭沟通、心理弹性以及焦虑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疫情下居家学习期间的日常烦扰对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和心理弹性是上述影响关系的中介变量;家庭沟通、心理弹性能够在疫情下居家期间烦扰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然联结量表、网络成瘾量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无聊倾向量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然联结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生命意义感与无聊感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自然联结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自然联结可以通过生命意义感和无聊感的中介作用以及生命意义感和无聊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影响;生命意义感与无聊感在自然联结和网络成瘾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加强与自然的联结是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大学生家庭功能、调节聚焦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使用家庭功能量表、调节聚焦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对4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家庭功能、促进聚焦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家庭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复原力;(3)促进聚焦在大学生家庭功能与心理复原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田凯 《教学与研究》2006,(10):45-51
中外学人对权力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概括起来,权力是指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影响力。权力具有强制性、单向性、相互依赖性、工具性、自我扩张性和侵犯性等基本特征。权力控制的必要性在于权力的自我异化倾向与权力主体的私人属性相结合,导致权力难以控制;权力运作过程中的两重性矛盾,导致权力易于失控;权力失控走向腐败对社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权力本身的有限性、权力行使的相对性、权力运行的可控性使权力控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只有实现以法律支配权力的法治权力,即做到权力法定、依法运权、越权无效、违法有责,才能加强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腐败的核心问题是权力腐败.而权力腐败是法治权力缺失的产物。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权力腐败,首先要实现法治权力,即做到权力法定、依法运权、越权无效、违法有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兴衰更替的演进中,弥漫着血腥的屠戮和武力的威慑.皇权的取得和巩固,非有兵权在握不能成功.从秦汉以至明清,经过数千年的嬗变整合,在防兵如防贼的疑惧中,皇权与兵权的结合却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强化.  相似文献   

15.
功率因数的高低关系到输配电线路、设备的供电能力,也影响其功率损耗。采用无功补偿可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减少运行费用、降低损耗,符合我国节约能源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17.
新现实主义小说表现出一种深邃的理性力量,这种理性力量源于作家深刻的感知力和浓厚的情感力。他们敏锐地洞视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阻抑社会前进的病因,揭示当下现实的特殊规律及时代特质;他们饱含忧患意识,同情弱势群体,鞭挞丑类和恶行,直逼腐败的根源和社会矛盾的深层,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加权均值不等式推广了文[1]的主要结论,并利用推广结构对一组国内外不等式赛题进行了推广简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作于开关状态时,功率损耗的产生及计算方法,给出了实际使用时如何选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权力是以民众的权力让渡与公众认可为前提的,而实践中被让渡的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具有易被滥用的可能性,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如何行使公权力,如何约束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成为依法治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