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说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工作方法,也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以“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提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说理要求。思政课如何说理并实现这一要求,可以从情、理、对象三重向度进行深入探讨。思政课说理要创设说理生效的条件即情境与时机,把握说理的客观力量即事实与逻辑,激活说理对象的主体要素即认知、情感、意志的融会贯通,从而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地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说理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本质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说理。要说好理,就要在目标上增强说理的底气和信心、遵循说理的合理性依据、提升说理的内在影响力,做到有理讲理、说理在理、说理有力;在实践上注意运用学术,有学理性地把道理讲深、巧用问题,有针对性地把道理讲透、善用故事,有亲和力地把道理讲活。  相似文献   

3.
宋述稳  郑锐 《文教资料》2010,(21):205-207
讲课不但是说理课,而且是情感表达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中的情,利用表情、语言、态度、举止、环境等创设浓厚的感情气氛,合理发挥讲课的情感,正确控制情感的表达尺度,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交流,相得益彰,师生共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应该做到把握教材,确定情感教育目标;编课本剧创设情境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情感教育;用提问法引起情感共鸣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应该做到把握教材,确定情感教育目标;编课本剧创设情境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利用多媒体资料进行情感教育;用提问法引起情感共鸣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各类文章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情感即使是说理文,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也还要动一点情感,要一点形象思维."充分利用课文丰富的情感信息资源,创设情感教学氛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艺术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感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所谓“一事一议”类文章,就是指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观点、发表议论的议论文。正因为它具有“即事说理,有感而发”的特点,因此学写议论文一般都从它起步。“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求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是说理的由头,为说理服务;说理要从所叙之事开始,做到以理服人。写作“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据事提炼观点谈看法、说观点的文章,具有“由叙生议”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动笔写作之前要从事例或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这便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根据事例提炼观点,要透过事物表象发现其本质,通过事件的个性寻找存…  相似文献   

8.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语教材中选编的各类章都凝聚着作的心血和情感即使是说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也还要动一点情感,要一点形象思维。”充分利用课丰富的情感信息资源,创设情感教学氛围。是每一个语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艺术境界。在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感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学生说理文写作中说理思维固化、说理路径僵化、说理语言泛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因此,为学生注入追求“理趣”表达之美的写作意识十分重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说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追求诚挚的情感抒发,鲜活的举例说理意识,独立的思想表达品质。所写文章力争做到自然生动、意蕴丰厚、内涵深刻、情思高远,令人百读不厌。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一事一议类文章,就是针对某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发表议论的议论文。正因为它是具有“即事说明、有感而发”的特点,因此它是写议论文的起步,也是中考议论文的主要形式。写一事一议类文章要求先叙事后说理,叙事成为说理的由头,为说理服务,说理要服从所叙之事,做到以理服人。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三点:一、据事提炼观点谈看法、说明见解的文章,具有由“叙”生“议”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动笔写作之前就要从事例或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要用一句话表达出来,这就是下一步文章的中心论点。根据事例提炼观点,要透过事物表象…  相似文献   

11.
王玉兵 《教学月刊》2014,(12):56-59
正历史说理是高中生解答非选择类历史试题所必备的一种学科能力,即在建立史证意识的基础上,使用历史语言"摆事实,讲道理",对历史事物、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历史说理要求做到"清楚准确,简明有力"。其中,"清楚""简明"是书写表达要求,"准确""有力"是论证能力要求。就高考的选拔性目标而论,后一要求更为重要。尽管清楚历史说理于解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在解答说理题时仍是状况不断,许多"雷区"屡禁屡入。  相似文献   

12.
徐岩 《考试周刊》2013,(61):119
新课程下有效的中学思想政治情感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必要的情境、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王兴伦 《考试周刊》2013,(32):52-53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提倡作文要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而写,力求个性、创意,要有观点,内容要充实,感情要真实健康。在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要做到:创造条件,积累素材;创设情境,丰富体验;挖掘潜能,抒发情感,方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鲁迅的小说《故乡》中的"我"因看到萧瑟荒村,于是心绪不免悲凉起来:而"我"忆起海边的明月下的瓜地时,又不免有恬静愉悦之感。这充分说明,情境对情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创设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它较之抽象说理,更易于被理解,更能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应该创设怎样的情境呢?  相似文献   

16.
正一、情感气氛创设,奠定课堂基调情感气氛的创设往往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预先奠定。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如果老师能够做到激情澎湃,那么学生当然就能深受感染。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相应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和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心灵共鸣,学习的内容不用老师再想方设法去灌输,学生也会心领神会。情感渲染式的导入可以是老师激情的朗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纵然有十条八条教育方法,但是"说理"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一个擅长说理的班主任,比起不具有这种能力的人来,就具备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就更有可能教育好学生。长于说理,重在说服人,感召人。有时,同一种思想,这么说对方就愿意听;那样说,对方就听不进去。因此,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提高"说理"的艺术性。一、教师的说服并不总是有效的,有时会产生障碍首先是语言障碍。教师的说服一  相似文献   

18.
高顺喜 《学子》2012,(7):52-53
辨析题是思想品德在中考中的一道大题,也是中考试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道主观性试题。要想使思想品德在中考中取得高分,教师就必须保证学生把辨析题答好。思品教师都清楚,辨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也即辨别是非能力)、理解运用能力(也即说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答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辨别准确,说理透彻,观点正确,表达简洁而又条理...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教育说理要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就在于教育说理的艺术,需要做到:与学生说理要入情、与学生说理要入理、与学生说理要入心。班主任对学生要真诚,要关爱学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尽职尽责地对待学生,班主任教育学生要通过说理来实现,班主任说的理要说到学生心上,要尊重学生,不让学生丢面子。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说理,并通过说理使教育对象理解、接受并认同道理,进而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掌握正确的说理方法,提高说理能力和说理效果,必须在哲学认识论层面上深刻认识事实与道理、知识与道理、场合与道理、利益与道理、情感与道理、行动与道理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努力实现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