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诸多新兴媒体样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中短视频类手机app更是成为当下大学生群体中一种非常盛行的信息分享和交流的方式。短视频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心智、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面对心智尚未成熟、审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一环的美育教育此时更需要以次为契机,拓展教学改革模式,深挖教学改革目标,找到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美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2016年被称为中国短视频元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与注意力经济的崛起推动了视频时代的到来,而运用大数据在抖音式短视频井喷式爆发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大数据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引发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巨大思维变革,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战略资源以及争相抢夺的新焦点,而大数据的浪潮这也势必将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生受海量资讯的影响,思想活动日益复杂,这也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1793年,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席勒在他写给丹麦亲王的二十七篇《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一词,并把美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赋于美育极高地位。从本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著名学者也积极传播了西方的美育思想。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把美育与智育、德育相并列而提出,作为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宗旨,他还提倡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视频资源已获得各个年龄段网民的青睐.除了其播放时间短以外,短视频资源还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本文阐述了短视频教学的概念及意义,并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实例,重点阐述了短视频教学的实施策略及方法,以点带面,以期获得教育界同仁的共鸣,为初中物理网络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以取得...  相似文献   

5.
生态美育作为生态教育和美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开辟了"以美育人"的新境界,完成了传统美学教育的生态价值转向,表达了中国审美素养发展的当代诉求.开展生态美育,是建构正确的生态审美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现实困境,剖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实施路径:生态美育...  相似文献   

6.
现代网络生活中,短视频已经成为青年学生学习、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在复杂变化的主客体因素中,短视频既能够成为提升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教育工具,也能够成为影响其思想、消磨其斗志的"潘多拉魔盒".客观分析短视频时代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所出现的新变化,理性剖析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科学解析出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对于...  相似文献   

7.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和思想意识,在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时就已经产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美育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的作用愈来愈为科学的理论所证实,因而许多教育家提出了将美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主张。这种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当代科学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反  相似文献   

8.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和传播平台,其具有社交互动性、短小精悍、易操作等特点,深受大家喜欢。本文通过调查高职生使用短视频APP的状况,分析其对大学生产生的相关影响,特别是发挥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信息需求提供依据,为短视频应用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9.
《美育学刊》2020,(2):I0002-I0002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开展学校人才培养大讨论和学校美育育人工作,推进学校大美育体系建构,2019年12月14日,“高校美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杜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监事王旭晓,教育部高校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张春新,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黄汉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陆阳秋,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理事高字民应邀参会,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孙瑜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从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内涵、美育的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阐述了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