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家长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知识,家长教育素养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质量,孩子是家长教育行为的影子,因而家长要不断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科学教子,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一、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内容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内容包罗万象,只要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各种知识、技能,父母都可以让孩子学习。既可以让孩子了解有关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粗浅知识,也可以让孩子掌握一些语言、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例如,在一个大家庭中,如果孩子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广东人,祖父、祖母是福建人,那么,成人就可以让孩子在学会讲普通话的基础上,学习这三种方言,以丰富孩子的语言学习内容;在一个核心家庭中,如果孩子的父亲是交通警察,母亲是医务工作者,那么,家长就可以通过交谈,把遵守交通规则、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  相似文献   

3.
学习指导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孩子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数学还很陌生,作为家长要经常辅导他们,使他们能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爱好数学的兴趣,并且通过辅导发展孩子的思维水平。方案一: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孩子弄清算理。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孩子学习数学时常感到枯燥无味,做家长的在辅导时要创设情境,通过实物、画图等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掌握知识,这不仅让孩子弄懂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孩子的作业做成456+78,家长不能简单地说:“你怎么搞的,45减+等于9啊。”有一位家长做得就非常…  相似文献   

4.
目前,很多家长促进孩子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只是给孩子买大量的辅导资料。事实上,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在童年满怀兴趣地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在为孩子提供日常的学习机会,在孩子试图掌握新的技能、理解新的概念时给予关心和鼓励,对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我曾经设计了几个问题,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如:孩子的学习怎样?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么?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你怎样教育你的孩子?190个家长中,16%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兴趣不断提高。72%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考出很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首先,这一举措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因为学生单靠课堂45分钟的学习是不能完全掌握所学知识的,必须通过做家庭作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才能牢记并灵活运用。由于孩子是未成年人,缺乏自控能力,需要大人来督促。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便是一种促进手段。  相似文献   

7.
潘年 《山东教育》2004,(27):44-44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发动幼儿与家长共同以主题为中心收集资料,常常是教师为某一活动的预期开展进行的准备工作之一,在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使其了解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顾鑫磊 《考试周刊》2014,(81):186-186
数学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家长既要让孩子学会,掌握知识,更要使其学会灵活贯通,还要以孩子的学习特点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有效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者相比,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9.
儿童时期是掌握语言的最佳时期。此间,父母是孩子重要的学习伙伴。但事实上能否胜任这个重要角色,却是长期困扰广大家长的一道难题。开展作文专项评价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解除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吸引并指导家长参与学生的作文学习活动,改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遇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处境,体现新课程多元评价的思想,为将学生作文学习的空间向家庭渗透和拓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以下案例,来自于笔者作文专项评价活动中的“亲子园活动”实践。一、案例回放新接了一个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为了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我在班里创…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令孩子没有自主的空间,多数孩子都是按家长设计的路线成长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孩子自由和尊重,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在活动中给孩子自由和尊重每一天孩子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学习活动是正常的教学活动,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每次的学习活动大多是要求孩子坐在自己的小椅子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有不少习惯需要改进。特别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阻碍逐渐显现,家长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助力孩子成长。本次家长体验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题,主要通过家长活动体验、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和原因,引导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借鉴某些家长的成功做法,以使家  相似文献   

12.
孟超 《教师》2012,(26):125-125
游戏活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学习外界知识的桥梁,而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游戏活动时要遵循一定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孩子年龄小、自律性不强,让家长通过"签字"随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及时和老师进行信息沟通,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办法,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签字"作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实施教育活动的一项内容很有必要。然而,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许多"怪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发展孩子的个性,许多家长认为这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技能。他们觉得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有了特长,将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少家长把孩子往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小记者等各类兴趣班送。其实,他们把培养特长和发展个性等同起来了。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不少家长为了辅导子女学习,不惜花费许多时间阅读孩子的课本,重温早已荒疏的学业,然后再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慢慢咀嚼给孩子。有人称这样的家长为孩子学习上的“二传手”。孩子的学习靠父母的“二传”来维持,也许能取得暂时的好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家庭教育在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家长不能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只从自己良好的愿望出发,随心所欲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活动,使家庭教育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认为家庭教育属个人行为,家长的责任主要是把子女抚养大,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在学校,因此,一旦孩子犯错、违法或犯罪,就将责任推向学校、推向社会;三是家长在施教过程中表现为“重智轻德”,不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特别是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些活动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是不务正业等…  相似文献   

17.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欲要孩子改变,家长必先要作一些改变。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也在迅速改变。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方法上也应摒弃一些旧的东西,学习和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一、“全人”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全人”发展的教育。“全人”的教育理念是指孩子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即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的协调统一。但在目前,不少父母并没有树立…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学生的教育中,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多学点知识,进入名牌学校,获得更高的文凭而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但没有掌握好合理的学习方法,只会让每个孩子对书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如何让每个孩子多学点知识,每天面对着书本却没有厌烦之感呢?笔者主要从学生的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的角度分析,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孩子上了小学,许多家长开始头疼,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对语文没兴趣,不爱看书不爱写作,怎么管教都没有用,这一点反映到学校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吸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技能,以更好地接触、吸收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