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教师》2010,(17):20-20
2010年7月26日-30日,以“构筑桥梁培育儿童的音乐生活”为主题的国际音乐学会第14届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早期儿童教育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其宗旨在于提高早期儿童音乐领域的学术研究质量,进而促进世界各地幼儿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本届大会是国际音乐学会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委员会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效应"曾在21世纪初对学界、商界、政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它的终结根本上是由于夸大了儿童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培养的作用,并进而使音乐教育远离了其本体功能.人们对"莫扎特效应"的追捧从根本上而言是重智育轻美育观念的深刻表现,事实上儿童音乐教育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启迪智慧,但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绝非其本体价值.儿童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就是音乐的价值,不需要刻意为其他智能发展服务,这也是儿童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儿童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坚持音乐教育的本质功能与目的,处理好音乐教育本体价值与非本体价值之间的关系;儿童音乐教育研究者应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继续深入探索音乐与人脑结构功能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家长应充分重视音乐本身的价值,抓住儿童音乐发展的关键期,让儿童成为音乐的终身热爱者,让音乐成为儿童生活的策略与不可或缺的表达手段.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67-169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自引进至今,已有了30多年的历程。从引进、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对于学前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讲,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儿童音乐教育?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儿童音乐教育?什么才是幼儿最需要的音乐教育?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  相似文献   

4.
黎锦晖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较早关注音乐教育事业,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特别是儿童音乐教育作出过杰出贡献的音乐家。本文着眼于此,认为他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启蒙主义”为核心,坚持音乐的民族化、平民化、通俗化,通过充满“爱”和“美”的艺术形式,培养新的国民性。  相似文献   

5.
去年金秋,我们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南北对话会议。今年金秋,广西南宁将在世界民歌节之后举办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明年金秋,湖南长沙又将迎来第七届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观摩研讨会的“预备会议”,为后年的第七届大会和国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大会做准备。关心中国和世界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同行们也许都想了解: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活教育”的三大思想理念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论。重新深入研究陈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音乐教育具有多层性特征,然而,与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紧密的则是儿童社会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普及教育以及高等师范音乐师资教育。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三个层面,通过对音乐教育全方位考察,对音乐教育过程中一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如音乐教育概念和功能、儿童音乐认知的阶段性特点等进行理论探索,同时对于相关的音乐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性指导.本文提出“矩阵音乐课程结构”这一新的概念,并对该课程结构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王玥 《早期教育》2003,(5):25-26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托幼机构教育专业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广州市幼儿音乐教研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幼儿音乐教育研讨会”于2002年  相似文献   

9.
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创立“娃娃快乐农庄”的背景光明幼儿园是一所有近50年建园历史的老园,是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基地。陈老于60多年前针对当时死板的崇洋教育提出“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然适用,其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方法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正是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中国的幼儿教育,和我们今天贯彻新《纲要》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活教育”口号的明确提出和理论框架的形成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陈鹤琴先生在江西创办了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开始较系统地实施“活教育”实验,意在“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腐化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陈鹤琴希望“活教育”“能成熟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民族精神的完善的教育制度,希望它能从理论走入实践,更希望它能由一隅一地之试验,发展而为普遍的推行”。“活教育”的目的论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陈鹤琴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效应"的"效应"局限——兼论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江梅 《教育学报》2007,3(6):40-43
"莫扎特效应"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自出现之日就引起了科学界、政界、教育界乃至商界的强烈兴趣,但也一直处于争论之中。至今,它的可靠性还没有得到确认。在科学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实验研究和探讨表明,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的可靠性。在教育界,它引发了音乐教育的价值问题,也应谨慎地对待。从音乐的本质来看,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也是人类内在的生命冲动和需求。因此,音乐教育的主要价值不在于为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是呵护儿童的音乐灵性。  相似文献   

12.
音乐具有非倾向性、审美性和倾向性三个层次的功能,其中非倾向性功能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后两种功能实现的基础.音乐能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天然需要,儿童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并能对音乐这种意会性语言产生跨越时代与种族的心灵共鸣.儿童音乐教育应端正目的,放弃功利化的追求,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秉承"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适才适性成长"的理念,以游戏精神为引导,在真正激发儿童艺术天性的基础上,以浸润和熏陶为基本手段,促进儿童音乐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和良好情感的发展,并对儿童成长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现实意义。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的功能性特征,有意识地满足当今儿童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强化音乐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和实施途径,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全面发展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基础。从本质目的上来讲,其实音乐教育与“三生教育”都在于追求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三生教育”不可或缺的实施途径之一,是促进“三生教育”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完善三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领域,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方面一贯坚持艺术与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讲究音乐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综合性,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一切教育内容。健美操是集舞蹈、音乐、体操与美学融合为一体,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运动项目,可将其所特有的音乐效果、音乐节奏、身体律动、美学成分科学综合地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为幼儿的音乐教育以及幼儿园艺术课程的开发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城市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调查问卷》,对重庆市239名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已认识到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存在功利化倾向;片面强调家庭音乐教育内容的专业化,忽视生活化;家长践行家庭音乐教育缺乏主动性、家庭性,方法单一;0~3岁儿童的家庭音乐教育严重缺失。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种“帮教”性质上的“扶差”教育,它的基点是预防性的,因此,在正确认识“留守”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留守”本身的正面的教育意义,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塑造为一种“特色教育”,通过“留守”本身所蕴藏的教育内容来预防“留守儿童”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另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应坚持正确的方法,比如:尊重儿童的意愿,选择能引发儿童兴趣的内容,给予儿童合适的赞美和批评,以及让孩子学会在音乐中展现情绪.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提出的"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中具有纲领性意义。审美音乐教育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为基础,在教育中以审美的方式注重对音乐的审美品质的感知与理解,并对其作出审美的回应,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但它本身固有的特征和缺陷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它是以人的发声器官为教学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最终达到用艺术嗓音歌唱的目的。科学的发声是以自然的发声为基础,尊重人体发声的自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强调“放松”成了教师们习惯性的教学用语,事实上放松就等于自然,就像弹钢琴和其他技巧课程需要寻找的放松一样,声乐教学也存在这样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声乐教学中的放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