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必须区分相对剩余和绝对剩余这两种不同的类型。“两个根本性转变”是解决剩余劳动力出路的关键,它使相对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并为绝对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可持续转移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构成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两者的产生机理差异导致了针对两者不同的转移战略选择。相对剩余劳动力必须依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进行内部消化,绝对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重点在城乡“中间带”。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的经典表述,为我们研究探索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马克思认为,机器和资本在农业中的使用是形成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直接原因,但劳动力的价值反过来影响机器的采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转移的规模、方式和方向都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开拓了工业所需要的国内消费市场;发展教育和治理贫困是大工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农村剩余农动力问题特别突出。转移农村剩余农动力到非农产业中去是必然的趋势。为了避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盲目性,必须从河南实际出发,确定明确的目标:确保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确保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部门利益的协调增长;推进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转变,实现体制创新;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实现科教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台湾、韩国和印度分别是它们当中实现快速转移和转移极端迟缓的典型。对于上述两类典型的剖析,为加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提供了一些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探讨了中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且针对现阶段实现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提出了几点政策性和实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是实现转移的保证,可围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开展富有实效的、多样化的教育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变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到非农产业中就业,农业劳动力从相对减少到绝对减少,在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建国40年来,由于发展水平低下和人口的巨大压力,由于  相似文献   

9.
论乡镇企业劳动力的继续转移貊琦,任太增乡镇企业劳动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果,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表现。它仅仅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暂时状态,并没有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乡镇企业劳动力的继续转移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突出.这使劳动力转移问题长期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台湾、韩国和印度分别是它们当中实现快速转移和转移极端迟缓的典型。对于上述两类典型的剖析,为加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提供了一些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建立转移制度的视角出发,探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出了应建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考核培训制度、转移组织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具体措施来实现真正转移,从制度保证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的问题,减少转移过程中的行为偏差和“盲流”现象,避免农业劳动力的逆向转移或虚假转移。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民工潮”实质上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进入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了新一轮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进而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和思路,尤其是提出了以大中城市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载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分析,提出顺利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前我们工作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实现成功转移的途径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促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自由转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化问题,至今鲜为人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分清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规律性剩余和虚假剩余;也有助于城镇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对接。农业劳动力剩余化指的是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中现代要素的投入、制度的创新、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总面积的减少,部分劳动力从必要到剩余的转化过程。它不包括以下三种现象:一是农业新生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在农业劳动力相对饱和的前提下,农业新生劳动力固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生来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存在从必要到剩余的转化过程。二是在工业化过程的某些阶段,因政策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起,我国农业劳动力开始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性进程。进入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了跨产业、跨空间的流动。面对这一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教育尤其职业教育如何为之服务呢?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职业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问题1、转移的范围不断扩展、规模迅速加大。8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以乡镇企业为载体,采取“离土不离乡,进厂下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深化改革,各省之间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关系到全局改革的跨世纪难题。农村劳动力有能人型、适应型和剩余转移型。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实质上是低素质的种植业上的劳动力的剩余,其转移途径主要有五:挖潜发展农林牧副渔等业,推动剩余劳动力的现实转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深度转移;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增长点;开展劳务输出,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转移的根本出路有赖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制定促进劳动力市场形成的政策法规;科教兴农,优化劳动力的供求结构;计划生育,调控农村劳动力的供求总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末期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河南人口总数由过去位居全国第二位跃居首位,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和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这部分劳动力整体素质尤其是科技化素质不高,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对量不断增加,加之劳动力各种结构性分布的不平衡,形成了劳动力的“结构性剩余”和“绝对性剩余”并存的局面,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数量和速率上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必须实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视域下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过剩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集中,不仅带来了城市环境问题,而且不利于农业生态的恢复和改良。从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的视角解读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有助于研究者以新的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合理安排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为我国农业生态化的实现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从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人口流动模式入手,分析了我国特殊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人口转移和就业特点,提出通过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加速城镇化建设,政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保证等途径,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