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有力保证。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全体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开展已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存在着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人口、劳动力与资源的配比不合理,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空间过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农村居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之所以面临重重困难和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不…  相似文献   

3.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如城市化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在一定的技术装备下就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相比较而言,超出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一种剩余。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源源不断,数量巨大,对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尽管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是十分艰巨的,但只要我们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这道难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相似文献   

5.
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工资和产业结构之间长期以来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以致学术界对其间的相互影响难以形成统一的观点。根据中部六省1999-2011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对中部六省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工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工资的上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巨大贡献,同时产业结构的变迁也有助于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此之外,内资和内需也是推动中部六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因素和宏观因素是影响工资和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历时性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步入"青年怪圈",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等产生不良影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长期滞后发展,是这一"怪圈"形成和不断循环的重要原因。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动农民工培训工程,加强企业在职培训,开发农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等途径,从而打破"青年怪圈"。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关系到全局改革的跨世纪难题。农村劳动力有能人型、适应型和剩余转移型。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实质上是低素质的种植业上的劳动力的剩余,其转移途径主要有五:挖潜发展农林牧副渔等业,推动剩余劳动力的现实转移;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深度转移;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增长点;开展劳务输出,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转移的根本出路有赖于建立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制定促进劳动力市场形成的政策法规;科教兴农,优化劳动力的供求结构;计划生育,调控农村劳动力的供求总量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由于产业间收入的差异的刺激而造成劳动者对高收入的向往和行为取向,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没有直接关联;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劳动者被排挤出劳动岗位成为闲置的劳动者需要转移到其他行业;对此理论和实践都足以证明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澄清两者关系的目的在于引起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的高度重视,而不能被自发形成的农工潮现象所迷惑,从而切实制定相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政治结构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受教育程度不高、掌握的技术技能比较差等原因,再加上农村发展缓慢、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无力全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由于农村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就业信息不对称、市场中介不够发达和政府职能的不适应等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多管齐下:政府增强服务职能,建立各种协会组织,培育、统一劳动力市场,解决信息化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各项配套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这么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据统计,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649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354万人,占一半多一点。现在农村的总耕地面积共7461万亩,按照现实的农村劳动率来计算,实际上只需要农业劳动力600万人,以此推算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750万人。第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够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平均是8年,初中毕业水平没到,这一方面决定了劳动力很难进入层次比较高的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的恶性竞争。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制约了劳…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河南农村劳务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农民劳务收入不断增长。当前,分散的劳务活动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规模,劳务经济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农业第一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第一大省,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河南的农村劳务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总量、速度、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促进我省农村劳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加速态势。我国总人口中包含大量的过剩劳动力,社会养老负担实际上大于老龄人口比例所显示的程度。21世纪上半期,我国人口总量将在低生育水平上继续扩张并逼近极限规模,控制人口总量和应对老龄化的双重任务十分繁重。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加快养老积累方式转型步伐,即由粗放型积累转向集约型积累,由后代供养前代转向本代自我积累养老。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事业,实行计划生育与养老相结合的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结构的劳动力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分析了我国三大产业间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劳动力模型,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未来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趋势进行预测,进而得出了在今后几年内我国仍将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并针对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成为目前西部农村的突出问题,只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趋向科学和合理,方能提高其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农民问题的实质,说到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民工潮”的兴起和高涨,是城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产物。“民工潮”的无序和无度,给我国城乡经济健康运行带来负面效应,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实和潜在就业压力以及转移路径的深入剖析,阐释了农村城市化消解“民工潮”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个体劳动者素质,促进其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同时避免和减少经济萧条时"回流"现象的发生;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7.
嵇辉  郭婧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113-116
在中国广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统筹"三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才能把这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作巨大的人力资源,使阻力或为助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本文从宏观角度应加强政策、城乡的统筹,从微观角度思考资源、内容、形式、运作等方面的统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阐述,先从基本模式入手,逐层深入,最后结合德州实际阐述了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具体途径和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过高,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下岗或失业人数逐年上升,城乡就业困难群体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问题是我省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依据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对我们通过调查所得的资料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阐明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就业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乡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产权是资本要素所有权。资本要素包含物质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按资本要素分配,就是物质产权和劳动力产权之间的分配。“按劳分配”是劳动力产权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劳动者领取工资是劳动力价值补偿,不属于“按劳分配”范围。明晰产权关系,就是要明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的关系;明晰劳动力价值补偿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明晰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