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包括“训”和“练”两个方面 ,“训”是指教师的指导、点化 ,“练”是指学生的操作、练习。“训”以“练”为目的 ,“练”以“训”为前提 ,只“训”不“练” ,其“训”就失去意义 ,结果必然是空中楼阁 ;只“练”不“训” ,其“练”就失去方向 ,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因此 ,为强化语言训练 ,必须坚持训与练的结合。一、以目标导学生去明确成功的课堂教学须有明确、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一篇课文 ,练什么以及练要达到什么要求 ,教师给以指点、加以明确是必要的。但仅此还不够 ,否则 ,在学习目标的明确上 ,学生则会老是被…  相似文献   

2.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须处理好五个关系□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黄亢美一、必须处理好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的关系训练,是由相互依存的训和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有训就要有练,练又离不开训。在讲读课中要进行讲读,从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角度去看,这里的讲就是训,读就...  相似文献   

3.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加强语言4de训妹心项小而切实地理解“训练”的内涵。训练,即有训有练。“训”就是教师的示范或讲解,“练”就是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训练,是由相互依存的训和练组成的整体。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常用的方法有:品味欣赏型训练、比较型训练、填充型动I$和迁移型训练。下面浅谈笔者进行比较型训练的体会。比较型训练可分为直接比较、取舍比较和变换比较三种形式。直接比较就是把内容相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或语段进行比较;或者对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进行比较。例…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王玉梅一、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5.
小学导练课型阅读学法序列训练实验陈二梅,苏建华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叶老还进一步指出:“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就是说要通过语文课的读写训练去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种训练是...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运用语言文字技能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的“练”而“训”,学生依教师的“训”而“练”,二者缺一不可。在一篇文章里,“训”什么,“练”什么,怎样“训”,怎样“练”,下面就以《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为例,谈谈怎样抓住各段特点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扎实、充分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要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读写基本功。语文水平主要看读写能力,尤其是写的能力。”(朱作仁教授语)“写”实质是书面语言训练,它能使学生语言更趋标准和规范。“当前课堂上只练说而不练读写(尤其是不练写)是多年来语文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宜将与“语文素养”密切联系的概念“训练”作为基本理念加以固定。“训练”不等同于“做练习题”,它是介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之间的教学策略。它包括“训”和“练”两个方面,即“六训”、“五练”,其最高境界是学生自训自练。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要通过训练得到落实;语文训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且是思维、情感等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性学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宜将与“语文素养”密切联系的概念“训练”作为基本理念加以固定。“训练”不等同于“做练习题”,它是介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之间的教学策略。它包括“训”和“练”两个方面,即“六训”、“五练”,其最高境界是学生自训自练。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要通过训练得到落实;语文训练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且是思维、情感等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性学习”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课堂训练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训练”包含“训”和“练”两个方面。“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认识规律;“练”是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其实质是指课堂教学必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耳、动眼、动手、全身心投入的实践活动,是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教学方面入手就是要彻底改革多年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在实施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对“训”和“练”的关系,以及对训练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出现了—些“放任自流式”的做法,致使课堂训练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下面,就“训”和“练”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训”和“练”的关系要正确处理“训”和“练…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虽然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要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就得正确处理“训”与“练”的关系,优化训练目标,把握训练难度,设计好训练层次。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训练得当,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正确认识语言训练的内涵阅读教学中的语...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计语文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训,是教师的事,给学生点拨、开导、启发、解惑;练,是学生的事,训而练,练而训之,训练合一就形成教学。”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练和训同样重要。重训轻练,重练轻训都是不可取的。但是应注意,练不在于多,贵在于“精”与“巧”。因此,对于练习,教师要做到精心设计。讲究实效。尤其在新课改阶段,更要注意练习的形式,既要有传统的文本作业练习,又要有个性化的作业练习。既要考虑如何体现知识转化为技能,又要考虑如何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复习课比较重“视训练”这个环节。在考前的综合复习课中,整堂课都用“于训练”的情况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训练”跟笔者主张“的操练”并不相同。通常的“训练”“是训”“和练”的结合,即教师的指导(训)和学生的练习(练)彼此结合。笔者认为,综合复  相似文献   

15.
读写结合综合训练型教材的改革精神和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导练课的教学来实现的。因此,如何进行导练、上好导练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教师迫切要求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重谈谈下面三个问题。 题一: 导练的教学思想 要坚持以发展语言为中心,做到练语言、练思维、练思想感情三者统一,体现文道交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导练教学要防止陷入三个误区:1.脱离语言文字片面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脱离语言文字生硬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脱离思想和思维孤立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应把上述“三练统一”的教学思想贯穿于导…  相似文献   

16.
重视背诵讲究方法□江苏李尊栋背诵是一种语言训练,除了必要的“练”之外,还需巧妙地“训”。正如“大纲”所说:“背诵,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现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介绍几种指导背诵的方法。一、图影启示法把所要背诵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著名小语专家张田若先生指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学科返璞归真,提高质量,是当务之急。”语文课中的“训练”,是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教学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不等于文字游戏或问题的解答,而是对学生语盲文字的认识、理解和思想感情的表达、语文学习品质的培养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语言训练的过程是一种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训”在于指导学生去认识规律,“练”在于让学生通过操作去掌握规律,形成能力,只有训练落实,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将学生的种种活动纳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轨道。在“训”字上作文章,也是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良方”。“训”的本义是教导、教诲,但对于“练”来说,凡属于教师的一切施教行为(包括观念)都可以说是“训”。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实施“训”时,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确定“训”的内容。训练内容可以依据大纲有关年级训练的规定与单元重点训练要求来确定,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包括字、词、句、段、标点等),择取最为精彩的部分作为训练的“范例”。以《朱德…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得方法于课内,然后得发展于课外。正如叶圣陶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学生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结果。如何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发挥课文的示范作用,进而让学生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我的做法是: 一、重视对应规律,抓好读写训练 读写教学要体现“读写对应”规律,抓好这一规律,学生才能取法于课文,运用于写作。读写对应,一般从十个方面入手:(1)阅读中学解题,结合作文练审题、拟题;…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而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运用“假设”,可为学生创设自学机会,让其在不断的自学实践中得出结论,发现规律,形成能力。一、扣“重点学法”线,在“假设导读”中落实读写训练重点“重点学法”是指“读写例话”所确定的读写方法。教材中的“读写例话”提挈了各组课文的读写知识点,一个个知识点,构成了小学阶段读写训练的主线,它是进行重点学法指导的主要依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