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开放式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渐为更多的中学教师所接受,"高考命题思路的多种史学观念的并存也给中学一线教学带来了新的需要。这种对历史现象解释的多样化和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多元化已在潜移默化地渗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①开放式教学是教学目标的多维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教学主体的回归、教学思想的完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以下简称《辛》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知识和经验的源泉,历史虽然久远,但是,却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俗话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以史为鉴",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在生活中领悟历史,在历史学习中得到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以史为鉴”是史学永恒的功能。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认识历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向“以史为鉴”的桥梁。本文将以初中历史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对历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培养"史料实证"素养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设置"史料研读"选修课程,主张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文章以人教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立意、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史料研习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46):132-133
<正>一、教学目标及立意有关"明治维新"的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这样表述的:"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显然,课标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是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第八单元第四课,人教版教科书以"走向世界"为线索,从近代化角度将本课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展现教学过程中基于整体认知的教学设计理念,从"瞻前顾后"到"浮想联翩"到"建构新知",突出历史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性与整体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与生动性。  相似文献   

7.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为教学效益,是履行课程标准的重要保障。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2"和历史"必修2"为例,尝试研究史地科际联系对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一、研究背景"史地不分家",自《隋书·经籍志》起,沿至《四库全书总目》,一直将地理列为史部(我国古代图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古今中外,治沿革地理学(历史人  相似文献   

8.
<正>初高中的教学衔接始终是一线教师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以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为例,选取《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操作,探究初高中课本历史解释的水平差异,以图获得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一、初高中历史课本《辛亥革命》一课关于历史解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教学》(下半月刊)以史学研究为主要内容,是了解国内外史学动态的重要期刊之一。本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在史学界载有盛誉。本刊以内容专业、信息量大、及时反映史学前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意义《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为此,为全面、深入研读这篇小说,教学该文时安排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重视历史的民族,历史学在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重视历史,治国安民、做人处事都会想到以史为鉴,对于历史事件的意义也就特别注意,不时提出看法,形成议论。这种情形在上古时代的《左传》中即已呈现,那就是“君子曰”的部分。这种写法一直为后世修史者所继承,是传统史学中的一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枣庄市教研室举行的推选省级教学骨干教师的活动中,我有幸作为评委听了两节课,课题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一目介绍了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目叙述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第一节课,授课教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教学》(高校版)以史学研究为主要内容,是了解国内外史学动态的重要期刊之一。本刊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在史学界载有盛誉。本刊以内容专业、信息量大、及时反映史学前沿热点为主要特色。创刊65年来,始终致  相似文献   

14.
正一、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人教版必修一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课的学习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依据学情及本课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学生对"一国两制",台湾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等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在海南省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一位年轻教师所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标准》)的内容标准,以人带事,补充材料,设计问题,组织教学,特别是她那饱满的教学激情感染着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给与会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许中华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8):104-106,118
历史教学责无旁贷的使命是重塑学生的信仰和灵魂。以高中人教版《抗日战争》一课的课堂教学为例,把信仰和灵魂的教育落实到平常的教学中去的方法有:重塑国际视野,让学生学会从世界角度看问题;一切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会在文明尊重中生活;思悟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会从甄别取舍中传承;敬畏尊重生命,让学生学会以奉献服务来做事;注重以史为鉴,让学生学会在合作友爱中思考未来。  相似文献   

17.
(一) 在辛亥革命已经成为百年往事的今天,研究中国人百年来的"辛亥革命记忆史",与研究当时的辛亥革命事件本身,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或许"记忆史"的研究多少有些"另类",但它其实是史学研究应有的题中之义,甚至能给史学研究展示一个此前已经朦胧存在,此后或许逐渐明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过去”,历史是代代相传的宝贵经验,历史一门具有寻求社会发展演变规律的学科。历史的作用在于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并通过其预测功能为社会规划提供参考。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明善恶,读史使人睿智,培养高尚情操。一个民族如果不学历史那将成为愚昧的民族。可见历史对社会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长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史为鉴,以史育人",是历史教育特有的文化功能。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注重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德育的渗透。在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该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一、运用历史名人名言警句,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留下了很多的名言警句,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动素材。教师若能够加以合理运用,既可以增强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撰写的《历史》,为后世西方史学奠定了历史叙述体的编纂体 例、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社会文化史的史学范型、求真的史学批判精神和总体世界史观等诸多史学"范式", 其中,历史叙述与道德、政治垂训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中达到完美统一和高度结合,对今天的历史研究仍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