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基于时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以“双一流”高校H大学作为个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探究硕士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焦虑心态产生的社会性因素发现:“三重倒计时”营造了“时间紧迫”的结构性压力,“时间拉长”“时间虚无”“时间差序”“时间冲突”四种时间体验导致了硕士研究生绵绵无期的等待、虚度华年的挫败、机不可失的时间规制和分身乏术的身体争夺四种时间境遇,由此生成多样态焦虑感受;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建构了与社会时钟的“共变不同步”关系,陷入“结构性失时”的自主性缺失困境。对此,建议硕士研究生提升时间自主能力;高校制定合理的组织时间表,适度倡导个性化职业教育和时间教育;政策制定者对现有就业政策进行适度调整并有针对性地增强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我国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阐述了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原则要求,在分析了当前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根据艺术专业的特点及特性,在培养过程中遵循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着力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结合西安音乐学院的实践,说明了在音乐舞蹈专业领域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如何落实“专业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原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5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这些研究生选调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了选调意愿区域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显示:在选调动机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具有明显的外部双重逻辑驱动特点,意愿选调区域呈现明显的故乡效应和学籍地效应;在选调意愿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更易受次生圈层文化的深刻影响,因而呈现次生圈层资源固着的就业意愿;在选调发展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基于现实考虑,呈现选择中、西部地区选调岗位的现象。从政府、高校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期待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职业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如何更好地提升研究生就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是高等教育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部分高校研究生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与规划,导致其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定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基于此,文章在系统阐述“三全育人”理念对于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作用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分析法对我国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拓展硕士研究生就业教育的主体性、时间性、空间性基础上,将就业指导与“三全育人”理念相结合,构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机制,旨在为全面提升我国高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两课”,在1981年就已经被教育部规定为必修课,担负着对硕士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本文主要探讨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与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以及博士研究生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马克思主义”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三门课程如何进行衔接,进一步明确“自然辩证法”课程在“两课”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谢隆艳 《考试周刊》2013,(98):160-161
研究生就业关乎全社会的稳定及研究生的切身利益,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关键环节。但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硕士研究生就业中的各种问题开始呈现。本文从硕士研究生就业心理认知、就业观念误区等自身层面,以及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等高校层面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并从提高硕士研究生自身核心竞争力、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等角度探讨面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在当今中国已不是稀有人才。从就业形势的角度来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与本科生相比,并没有太过明显的优势;从世俗的惯性思维来看,硕士研究生已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感叹词了;从硕士研究生本身来说,硕士研究生较之本科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硕士研究生比例的提高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进步,但种种问题的出现,又让人不得不反思。本研究从硕士研究生和硕导的角度来解释与剖析上述问题,并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立足在精英教育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在当今中国已不是稀有人才.从就业形势的角度来讲.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与本科生相比.并没有太过明显的优势:从世俗的惯性思维来看.硕士研究生已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感叹词了:从硕士研究生本身来说.硕士研究生较之本科生在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硕士研究生比例的提高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进步.但种种问题的出现.又让人不得不反思。本研究从硕士研究生和硕导的角度来解释与剖析上述问题.并将硕士研究生教育立足在精英教育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扩招后硕士研究生的生存发展问题,南京师大教科院研究生组织以“研究自身、服务自我、咨政育人,促进研究生和谐发展”为目的,向全国17个省市、50所高校发放了近1000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达7836份,内容涉及到研究生的就业、学业、经济、人际交往、婚恋五个方面,形成了近15万字的系列调研报告。《教育与职业》通过对此次调查的关注,特做“研究生生存发展问题系列调查”,将在接下来的几期中,陆续呈现该次调查的核心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以就业为切入点,就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影响就业的因素以及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充分就业的对策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全日制教育硕士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是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现象普遍,二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创新实践能力不足,就业困难。高校联合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联合培养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以整合企业社会教育资源,大力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分析了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在产学研合作培养过程中通过深入与合作企业的科研合作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为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质量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硕士研究生“学研创”培养模式,指出该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以培养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开展教、学和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论述了“学研创”培养模式的价值,以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为基础,对“学研创”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大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是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阐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为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提出若干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培育实践素养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旨趣。然而,大部分培养院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一直倚重学术性课程,实践课程普遍存在目标模糊、内容零散、实施碎片化、过程性评价和管理缺位等问题。实践素养的生成需要有结构化、统整化的课程任务支持,因而需要对实践课程进行一体化构建。基于课程统整的视角,将现有的“三习一训”实践教学转化为以“学”为中心的过程性课程任务群,通过多主体协作、多资源统整、多场域协同,共同支持实践课程各环节的系统规划与有效运作,进而形成关联的、连续的、统整的、进阶式的多路向实践素养发展通道,助力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继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南开大学再度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机制。自2008级硕士研究生起,将以经济学院为试点,在同一专业内实行“课程硕士”与“研究硕士”双轨并行培养,成为全国第一所试行研究生课程“双轨制”的高校。即将实行的“双轨制”就是在同一学科专业下,按照两类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课程硕士”致力于走上应用型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史密斯模型分析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及环境因素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加强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法律化和体系化,构建能动的网络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目标化、明细化,优化教育环境和市场环境,以期突破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探究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入学特征、培养过程和毕业结果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两者结果影响因素上的不同,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完善提供依据。利用2021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在个体特征和入学动机方面,两类硕士存在显著差异,“殊途”明显;在培养过程方面,专业型硕士生对培养过程的评价整体较低;在毕业去向方面,两类硕士异中有同,毕业生就业部门均90%以上为医疗卫生机构,且就业岗位多为专业技术岗。进一步分析显示,无论对于学术型硕士还是对于专业型硕士,入学特征中的个体特征均能很好地解释两类硕士是否读博,培养过程能更好地解释就业满意度。研究建议,要进一步明确两类硕士培养目标与招生定位;完善培养过程,提升专业型硕士培养质量和学习体验感;增强针对两类硕士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院系对研究生培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可及时发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有效解决,从而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实际,以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为契机,依托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积极探索和实践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过程的网络化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第一学历歧视”现象变得越来越令人担忧。通过定量研究J大学近三届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与综合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同第一学历硕士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与其综合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无关。因此,在研究生招生和就业等领域,强调“第一学历”甚至把它作为准入“门槛”,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破除“第一学历歧视”,全社会要提高认识,回归正确评价共识;制定专门法律条款,建立纠错援助机制;践行品德能力导向,深化选人用人改革。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三自”教育的实现依赖于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性的发挥和教育平台与载体的搭建。在“三自”教育中,自我作用的发挥必须体现在实践中,通过实践为研究生创造体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和载体。通过研究生“三助”、朋辈工程、社会实践、党建团建和各类文体活动等实践途径,可以有效实现研究生的“三自”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