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赛珍珠因身处中美文化边缘,因思想独特与时代格格不入而遭遇不公正评价。今天重新审视赛珍珠的思想,可以发现她的特别贡献。赛珍珠最早探究"中西文化共融"的文化观,她的双焦透视的视角对中西文化提出了颇具远见的进步观点。她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宣扬其平等博爱的理念,更是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实践。她以异化方式翻译《水浒》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建设者。  相似文献   

2.
《三色》系列将自由、平等、博爱化入个体生存领域。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进而对自由、平等和博爱进行了一次置换。《蓝》讲述自由之路的终点是平等。《白》则嘲讽平等的不可能,只能靠博爱来弥和。《红》追问博爱的可能性,进而如何在爱中获得自由。三部曲首尾相贯最终形成一种意义的循环。由此,一方面通过置换,由自由获得平等,由平等认识博爱,由博爱追问自由。另一方面随置换所产生的生存裂缝突显出自由、平等和博爱这些意识形态理念的非全性质。  相似文献   

3.
《龙子》是赛珍珠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龙子》渗透着赛珍珠和平与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战争中的人心之变也映射了赛珍珠对人性的反思,而小说中涉及的东西方文化冲突与调和则显示赛珍珠多元文化互补的思想。这些与当今倡导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不谋而合,研究赛珍珠抗战小说《龙子》中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探索该作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中,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最为著名的政治口号。二百年来,西方资产阶级高擎着这三面反封建的大旗,扫除旧制度的羁绊,开辟新时代的坦途。同时,资产阶级也将其作为新的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思想工具而任意滥用。从理论上讲,“自由、平等、博爱”是近、现代西方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皮埃尔·勒鲁在他的名著《论平等》中指出:“自由、平等、博爱”是“真理和生命的最妙的表达形式”,“是一个完整的学说”。在“自由、平等、博爱”的三位一体的学说中,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特别注明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这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提供了重要的示证和启迪。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批判了作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虚伪性、唯心性和欺骗性,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实质性的内涵和意义,并指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复活""更高级形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6.
实现两性基本权利平等是男女平等的核心内容,权利平等还可以引出两性之间机会平等.男女平等理论需要自由对平等作出必要的制约和限制,在强调权利平等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女性自由的实现.男女平等实质上是平等与差异统一之上的性别公正,它一方面肯定在同一性基础上的权利平等,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差异性上的分配结果的平等.以结果平等为目标来保障妇女权利,其关键就在于弥补妇女因其不利地位而失去的平等,使妇女得到与男人平等的发展机会.性别公正是在保障两性基本权利平等上的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以及自由与平等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的父母在她三个月时漂洋过海来中国传教。然而,他们的海外传教事业终因异质文化的对抗和碰撞而未能成功。赛珍珠从他们事业和生活的双重不幸中认识到了异质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继承了父亲对事业的热诚投入和艰苦开拓的精神,并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坚强面对困境争苦难的勇气和决心,抛弃了狭隘的宗教信仰,形成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成了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是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70周年,但早在1930年,中国的赛珍珠介绍业已开始。在这近80年的时间里,中国赛珍珠接受走过了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褒贬不一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盘否定再到新时期以来的逐渐走向公正客观评价的历程。特别是到了世纪之交,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提倡文化多元、推崇异质文化交流的赛珍珠及其跨文化创作越发引起世人的关注。政府部门、出版机构、大专院校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全方位、立体化地合力研究赛珍珠及其作品,在翻译、研究、教学诸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妨说,赛珍珠已回到她所称为的“父国”——中国。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极为深邃的,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又能中西合璧.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基于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原则,并强调民权主义与人道主义是紧密联系的.这一深邃的民权主义思想无疑对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写下了许多反映这些思想的感情热烈、想象丰富、意境高远的不朽诗作。本文通过对雪莱诗歌的剖析来说明他的浪漫主义。以及他对美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思想家对封建伦理的抨击和批判,对资产阶级博爱、平等、自由、人权的倡导,唤醒了妇女解放的意识,推动着近代妇女解放的进程,为晚清妇女地位的改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德福教育模式的根基总结为人智学、人智医学和三元社会秩序理论。人智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人的本质及人本质之间的关系。在人智医学的探究中有两个重要成果,即人的身体生命与思想生命各自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而且两者在身体中的活动具有一致性。三元社会秩序理论,即文化(精神)领域、政治(法律)领域和经济领域的三位一体,各个领域又分别与人类三大理想——自由、平等和博爱相联系,即精神的自由、法律的平等和经济的博爱。  相似文献   

13.
周东升 《文教资料》2008,(31):80-81
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认为新道德的核心和宗旨是自由、平等、博爱,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强调人的自我选择、理性自律,在现实意义上告诉我们:人是目的不是工具,教育应以人为中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美国现代女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和《群芳庭》以及论文集《论男女》为研究对象,聚集三部作品的共同主题,即女性如何平衡女性自由与家庭义务这一论题,探索赛珍珠的自由女性主义思想以及中国文化对其女性思想的影响。三部作品就书写对象而言形成自我与他者的对位,在文类上形成虚实对照,共同展现了赛珍珠与中国妇女的对话、协商、认同的动态过程。她吸收中国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有别于其她西方女性主义者的自由女性主义思想,并以此反观中国妇女,将理想的女性形象投射到作品中的中国妇女身上。本文借拉康的镜像认同理论阐释赛珍珠在跨文化书写中体现的自我他者化的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女权思想是对维新派的女权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吸纳和重构,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既为后来妇女权利的发展及其制度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又为女权思想的现代性发展做好了铺垫,对妇女解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解决当今社会的妇女权利问题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蔡元培通过对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义","恕"、"仁"的比较研究,提出人道主义应该成为伦理思想的主流,自由、平等、博爱是道德的根源,主张人性解放,这给当时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带来了全新的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华兹华斯同时也被认为是启蒙文学的传承者。在其作品中,他弘扬理性思想,强调道德教谕,倾心自然,崇尚"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用简洁的语言及喜闻乐见的表述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启蒙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由赋予新意的"自由、平等、博爱"说、融合中西文化思想的道德观和进化的人性论等三方面内容构成.其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二元论社会历史观以及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思想;其思想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思想的融通;它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仁学》与中国伦理的近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的《仁学》通过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化解构和对封建名教的化批判,发出了冲决封建网罗、摆脱专制压迫的呐喊。他以以太一仁一通一平等的构思理路,熔铸古今,会通中西,以突破中国传统伦理,实现中国传统伦理的近代转换,建构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近代伦理精神的伦理价值体系。《仁学》体现了他希望实现中国传统伦理近代转换的高度的化自觉,以及对西方近代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价值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20.
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以其对性别与教育的独特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与世界教育对话的新途径,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女性教育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可以说,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并不只是要在两性心理、心理、社会差异等基础上强造一个平等的世界,而是要在两性和谐共处的基础上,争取最大限度的共同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