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相似文献   

2.
“经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有关学者把《弟子规》、《论语》、《增广贤文》等列为我国国学经典的重要著作.本文所指的“诗”主要是指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如唐诗宋词等,“文”主要是指四书五经以及《三字经》、《弟子规》等典籍贤文.  相似文献   

3.
《母婴世界》2013,(10):114-115
广义上来说,“国学”泛指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而狭义的“国学”则特指《诗经》、《论语》、《孟子》、《弟子规》、《三字经》等众所周知的中国经典名著,它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了解“国学”的入门著作,在中国古代是蒙学教材,在现代则是孩子初步感知“国学”的启蒙读物。  相似文献   

4.
李英 《新疆教育》2012,(16):21-22
正国学热了很多年,成果之一是传统蒙学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被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接纳并作为地方教材进入小学课堂。《三字经》是宋朝编纂的一部蒙学课本。《弟子规》成书于清朝。前者偏重知识,后者强调规则,几乎是旧时代初学者的必修课。虽说有一段时间它们命途多舛,不仅被冷落,遭遗弃,而且被批得体无完肤。  相似文献   

5.
家庭书房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系列),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教育中心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幼儿阶段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国学大师南怀瑾曾将自己“这么好的学问”归结于“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可见,通过诵读经典篇章,可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弟子规》三字一句,是采用《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成的,是给儿童立学规用的。《三字经》一句三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包括伦理道…  相似文献   

6.
<正>《三字经》中的"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告诉我们:"中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中华文明之精髓、先贤智慧之结晶!只要研读其中的任何经典并惠受其泽,就能有与众不同的气质,然后实现其成己成物、造福社会的理想。于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以《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论语》等内容为主,以各种方式,各种活动为载体引导学  相似文献   

7.
国学文化     
郑智敏 《教育》2014,(1):6-6
正为发扬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和美德,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从2012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直第一小学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国学经典诵读班",采取周末自愿参与原则,在供奉孔子的恭城文庙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国学经典。图为日前该国学班同学学习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三字经》、《弟子规》到《增广贤文》,从《中庸》、《论语》到《大学》,从“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  相似文献   

9.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琅琅的诵读声回荡在北京东路小学操场的上空,越过了教学楼,传到了大街上。这是我校正在举行的千人诵读活动。孩子们诵读的都是我校《情智语文校本教材》上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老子》(《论语》、唐诗、宋词……说起我们的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论语》、唐诗宋词等为诵读内容,以经典思想指导学生的行为、美化学生的心灵,以经典文化打造校园文化,让儿童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文化的熏陶,在经典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校开设了多项校本课程,其中国学经典教育深受学生、教师和家长欢迎.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校本课程的一朵奇葩。学校先后开设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教学内容。二、三、四年级都首先选学了《弟子规》,目的是用《弟子规》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童蒙养正。  相似文献   

12.
我朋友的孩子6岁,每天在爸爸的要求下背诵国学,已经背完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背了一部分,开始背《道德经》。这个爸爸的做法家人都反对,觉得孩子太累了。  相似文献   

13.
时下,一些中小学校热衷于国学经典的诵读与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读物备受推崇。这些经典或者被作为校园文化墙的主打内容,或者被作为学生诵读的重要素材,或者被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课程。诚然,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代表的国学启蒙读物,确实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教会学生正确的待人处事之道,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但是,  相似文献   

14.
《弟子规》一书影响之大,诵读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讲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在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本书原作者李毓(yù)秀(1662~1722)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为《弟子规》。  相似文献   

15.
走进高新第二学校.阵阵传统文化的馨风扑面而来:国学经典流动在教室里,张帖在走廊上,回响在耳朵里,交汇在心灵间。国学课堂书声朗朗,学生会诵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以及许多古诗文的名篇佳作:教学楼走廊挂有京剧脸谱、剪纸艺术、中国结……学生举步移目都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们的言行。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经典诵读之风吹遍全国中小学校,一时间全国上下大多数语文老师都在名师们的影响下,在教学第一线进行经典诵读的尝试、研究活动。《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道德经》《中庸》《论语》等中华古代经典诗文陆续走进学生的课堂;《飞鸟集》《晨读对韵》《绕口令》《儿歌集》这些中外现代经典诗歌也常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应该说,经典诵读的盛行,给一批喜爱文学的学生带来了福  相似文献   

17.
夏学杰 《师道》2014,(11):58-59
孩子自从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正式学古文了--我说的不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而是学校自己另开设的--以前在幼儿园、学前班也学一些,但是要求不严。不像现在有学校自己印刷的校本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对学过的古诗、《三字经》都能背下来。儿子每天早晨想起要被老师过筛子,就急得直哭,因为很多时候他都背不下来。我问过别的省市一些家长,他们孩子学校也都有类似的校本课程,要求学生背的东西大同小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一、确定诵读材料。形成良好的诵读氛围 面对如浩瀚大海般的中华古诗文,我们要读哪些内容呢?这也是实践者须重视的因素。诵读材料的选取必须遵循“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易经》的“蒙以养正圣功也”的精神,可以选择《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选择古代蒙养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古文《大学》《中庸》《笠翁对韵》《论语》以及唐诗宋词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国学热不断兴起,《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以其古老而又年轻的姿态走进了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理解能力不强,课堂往往举步维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艰涩。笔者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深深地认识到国学课堂教学唯有做到"五要",方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幸福。1.定位要准确不可否认,国学经典对于小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  相似文献   

20.
何武飞 《广西教育》2014,(33):98-98
当下,外出打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农村小学中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父母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位、沟通交流的缺乏等导致留守儿童在情感、心理成长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诵读《论语》《三字经》《千文字》《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美文,能够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