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训练中利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有利因素,不断克服不利因素,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培养调节适宜的心理状态所谓适宜的心理状态,实际就是使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它能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点能  相似文献   

2.
太极防百病     
太极拳可以延年益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它还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如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同时还可促进新陈代谢。1、治疗神经衰弱:练拳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兴奋集中状态,而皮质的其他大部分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这对某些慢性病患者十分有益,打破了病理的兴奋灶,修复和完善了高级中枢功能,某些局部的病灶逐渐减轻、消失。眼随手动,有助于视神经反应能力的提高。2、治疗心血管疾病:打太极拳气沉丹田、腹式呼吸使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了微循环,减轻心脏…  相似文献   

3.
课间十分钟是休息时间,可有的学生仍然在教室里看书、写字、做作业,以为这样抓紧时间,能提高学习成绩,其实不然。只有正确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才能健康地学习。因此,我们提倡:课间休息,走出教室。 一、课间休息走出教室能消除大脑的疲劳 学生在教室里专心听讲,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容易疲劳,会变兴奋为抑制,因而会降低学习效果和质量。课间休息走出教室,能消除一段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的大脑皮质的疲劳,使精神振奋,从而保证下堂课的学习效率。 二、课间休息走出教室能放松腰背…  相似文献   

4.
<正> 音乐进入体育课是一件好事。在教学过程的适当时机运用之,对于提高学生神经中枢的兴奋性、活跃课堂气氛、增进教学效果,对于陶冶学生的美感和情操,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有的同志往往为了单纯追求课堂的活跃,让学生边唱歌边做体操、跳跃练习,甚至跑步。这种边唱边练的做法,无异于画蛇添足。人在迸行体育运动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而语言中枢则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边唱边练必然影响大脑皮层兴奋点的集中  相似文献   

5.
侯转运  艾光明 《武当》2010,(7):19-21
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之所以能促使血压下降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太极拳是一种放松、缓慢的圆形运动,在动静结合中,可以改善人体内脏的活动状况,平衡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这两个过程的调节,使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调节达到平衡调节,相互制约。这样,就有效地抑制了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  相似文献   

6.
感觉功能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系统。主观感觉的最后形成决定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活动。当皮层处於兴奋状态时,中等强度的刺激可引起较强的感觉。但是,如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即使刺激很强,也常常不引起应有的强烈感觉。闪烁值的测定,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注视烁灭之光,找出成为连续光与闪烁光之界线,也就是要识别烁灭的频率(次/秒)。当神经系统疲劳时,识别其烁灭频  相似文献   

7.
有目的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很多、简介几种。(1)改变赛前注意力过于集中训练。赛前运动员大脑皮层过于兴奋,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做为教练员可以适当的安排好赛前的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醒脑宁神功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大多是由于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或连续紧张的脑力劳动,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两大过程的平衡失调而发病。多见于青年人或中年人。症状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失眠、头痛、头晕、疲乏无力、记忆力减退等。 按中医学分析,本病多与心、  相似文献   

9.
一、运动损伤原因 1、运动生理状态不良 (1)疲劳。蹦床的空中动作之间有紧密连贯性.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对神经系统耗能较大,运动中长时间兴奋状态.导致能量大量消耗.当能量消耗一定程度时.便产生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由于抑制过程的逐渐加深.导致疲劳产生.导致大脑皮层疲劳而出现反应迟钝、自控力下降,从而增加了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教与学的结合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积极愉快的教学关系中,教师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教学思路开阔,思维敏捷,逻辑条理清晰,讲解适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知识才能,使教学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也显著增...  相似文献   

11.
所谓“刺激教学法”,就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使之忘却疲劳,兴致勃勃地参加各项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人的心理状态,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客观的条件反射直接起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态度、基础水平,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各项锻炼都感兴趣。一、器材、场地变换刺激法初三级女生复习山羊分腿腾越,她们觉得从初一学到初三,早已学会,实在枯燥无味,因而敷衍应付,队形松散,有的还跑去练习别的项目。针对这种思想,我们采用变化场地器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大赛中,良好的心理状态起着重要因素,或者说现代竞技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心理能力的较量。所以心理训练已提到与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同等高度,成为四大训练内容之一。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兴奋冲动传递快,运动器官异常灵敏,人体象一驾有生命的运转自如的动力机,要在短时间内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在比赛前夕,由于思虑比赛,精神过分紧张,往往会引起失眠,这样势必影响到次日的比赛,由此而失败的事例不胜枚举,尤其是初次参加重大比赛的新手更为多见。比赛前夕的失眠是在早期赛前状态出现的“起赛前热症”,运动员思虑比赛过度,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同时植物神经机能显著变化,血循环、呼吸和内分泌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产生“踏板不到位”及“踏板过线”这一问题的原因。 1、受少年儿童运动员神经系统特点的直接影响,少年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是不均衡的,其中兴奋过程占优势,而抑制过程相对较弱。面临比赛,兴奋过程容易扩散,不自觉地会出现多余动作。因此,破坏了平时的节奏,使助跑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体育锻炼和学习只要处理得好,是互利互惠的。儿童少年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都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展,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儿童时期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若学习的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发生疲劳和学习效率降低,因此不管是学习中和学习后,都应有适当的休息。休息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静止性休息,如睡眠、静坐、静卧等;另一种为活动性休息,就是利用改换学习的内容、方式来达到防止和消除疲劳的目的。体育锻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其它形式的休息无法取代的活动性休息。体育活动可以使运动神经中枢的兴奋加强,使学习记忆中枢的抑制加深,因而可以使学习记忆中枢得到更好的休息。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6.
掌握和调节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活动,是实施体育教学的依据之一。调节学生心理活动,要求教师将原教材教法适时地进行变动,使练习手段、方法多样化,促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使之忘却疲劳,兴致勃勃地参加各项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体育锻炼对少年儿童认知能力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的平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感知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  相似文献   

18.
杨丽明 《武当》2005,(8):52-52
现实生活中入睡困难的人很多,他们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到傍晚就担心、发愁,预感今晚要失眠,一到床边就处于“又要睡不着了”的失眠恐怖状态,简直把夜晚的睡眠当成了无法战胜的恶魔。心理学称此现象为“预期性焦虑”。本病症可因暂时发生的失眠引起,一旦形成并固定下来,就会干扰大脑皮层的睡眠诱导,造成入睡困难一再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一是牛奶催眠:因为牛奶中含有一种使人产生疲倦感觉的生化物质,临睡前喝上一杯热牛奶,可有催人入睡的效果。而且催眠作用是逐渐加强,特别使下半夜睡得更为香甜。二是水果催眠:因过度疲劳而失眠,可吃一些苹果、香蕉、梨等水果,这些水果属碱性食物,有抗肌肉疲劳的作用。如果把桔橙一类的水果切开,放在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也可安然入睡。三是糖水催眠:若因烦躁发怒而难以入睡时,可饮一杯温糖水。果糖在体内可转换成大量血清素,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而进入睡眠状态。四是食醋催眠:因长途旅行、劳累过度,夜难入睡,可用一汤匙食醋加…  相似文献   

20.
反应时可以反映反应速度的快慢,它取决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反射弧传递,直至引起效应器开始兴奋所需的时间,又叫反应潜伏期。其中,以在大脑皮层内所产生的延搁时间最长,所以反映时与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和灵活性有密切关系,它可以作为训练程度和项目特点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神经类型可以反应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它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