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阅读教学是教导学生体认作者独特的情感。回归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首先应从文本解读出作者的独特情感。比较阅读、介入作者资料、多种朗读方式品味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充分体认作者复杂的情感。深层次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使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有根可寻,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2.
散文是高年级重要的教学内容。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因此教师很难聚焦教学内容,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散文的意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意蕴;抓住散文语言,引导学生体悟散文的美,并积累语言;抓住文章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深层次的情感。这样,能让学生真正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这里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经常阅读散文可以让学生在感受作者优美文笔的同时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而中学课程标准都要求中学生要具有一定的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笔者就激发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谈谈自己在培养中学生散文学习兴趣方面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课文是一篇有文化内涵的散文,在自我解读的基础上,将教学定位于走向文学文化、心灵的深处,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走向语文教学的高地.通过细读、探究文中关键的词语和语句,让学生真正进入散文,去体会作者的独特乡情,去感受作者独特的体验.借助追问、交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认情感、理解哲理,去把握蕴含于文字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散文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如何教学散文成了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问题。散文教学除学习语文知识外,还应注重学生对散文的美感体味,从品味散文的语言入手,体会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情感,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感悟,是散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想】《夏之绝句》是台湾女作家简女贞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是第六册散文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我们不妨与学生一起先走进“散文”,温习我们在第四册课本附录中读过的《谈谈散文》中的一些常识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 ,散文作为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有其独特的美质 ,那就是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散文时 ,要做到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有人说 ,一篇散…  相似文献   

7.
散文     
写法指导散文体裁也是学生练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文体。散文利于抒发感情, 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独特的美质在于能让人们通过其精粹及亲切的形式,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在各个时期的教材里,在各种版本的教材中,散文文本都是选文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与散文文本的阅读对话自然成了教学中的重头戏。从品味语言出发,引导学生把握引发作者情感的对象特征,领略作者寄寓的情思感悟,赏析作者构思行文的独具匠心,自然是散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可散文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和审美意韵,因此在与散文文本对话中自然有其个性的要求和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教学就应该在关注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强化对情感的观照,引领学生以散文的语言为载体,促进学生与作者情感的融合。在教学中,要依托画面,激活学生情感;要紧扣文眼,让学生体悟情感;聚焦对比,让学生融合情感;利用模仿,让学生表达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散文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名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揣摩大师们以言达意的过程,丰富知识内涵,拓展阅读视角,提升审美鉴赏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理解散文独特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通过反复的品读,感受、揣摩和体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怀,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在的韵味呢?下面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的教学为例。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散文指的是作者利用复杂的艺术表达手法,体现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或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浅,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加上高中生的文学素养不够高,对文字鉴赏能力不强,特别是对作者在散文中使用的复杂表现手法难以理解,所以,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习惯和提高欣赏散文能力成为高中阶段语文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经典写景抒情散文,也是传世散文名篇,自发表以来,屹立中学语文教材数十年,成为让一代代的中学生绕不过去的存在,其地位可见一斑。然而,除了其经典的写景段落,作为一篇承载着作者独特情感体验的散文,却很少能走进学生心里,浓重的政治意味束缚了文本解读的生命力,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鲜少被触及。本教学案例重在从人性向度解读朱自清的"不宁静",呈现基于作者独特情感体验和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解读。  相似文献   

13.
散文是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阅读散文,就是要体悟作者的所见所闻,分享作者的所感所悟。散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知人论世、还原情境、朗读品味,帮助学生深入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14.
“场景化”与散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散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领会所学散文的精髓,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作者是将他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情感倾注在作品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中,或热爱、或崇敬、或感激、或痛恨.散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表达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领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倾向和教学目的,摸索出一套"场景化"散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领会课文中的感情内容,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散文是一种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文学体裁,它抒发了作者内心独特的情感和心灵感悟。读者若要能真正读懂散文,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初中生初学散文,在理解上难免有困难。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现代散文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课堂导入是关键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语非常关键。成功的导语犹如乐章的序曲,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美的熏陶。对于富含情感的散文来说,课堂教学导入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散文是文学体裁之一 ,其表达方式较之小说、诗歌有其独特之处。要真正读懂散文 ,就必须掌握其阅读的方法。这里向同学的介绍一些散文语段的阅读方法。一、掌握散文特点 ,寻找基本框架散文独特的美质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 ,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从形式上讲 ,散文常将抒情、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熔为一体 ,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 ,读起来为使人犹如走进作者敞开的心灵 ,聆听其倾诉衷情 ,倍觉亲切。它在艺术表现上…  相似文献   

17.
刘真红 《学苑教育》2023,(23):27-28+31
回忆性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形式。回忆性散文在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特点,感受散文语言特色,帮助学生积累建构语言是回忆性散文教学的重点。在回忆性散文教学中,教师从言语层面着手,从文本矛盾处、反复处以及细节处引领学生品味感受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回忆性散文在语言上的表达魅力,帮助学生积淀语言经验,为学生今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散文传递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表现手法多样,活泼真切。散文教学,既要透过散文,感受作者的"活法",又要把握文字,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写法"。散文教学要重视读,读中悟情;散文教学也要重视写,迁移提升。散文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读与写的融合实践中,发现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  相似文献   

19.
散文是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要建立学生和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经验与作者的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的链接。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实际上是丢弃语文经验,抽空人生经验。综合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要解决散文教学的问题,可以尝试阻截、分流与正面应对这三个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散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大户,中学语文教材除了诗歌、小说和戏剧选文以外,剩下的内容都可以归入广义的散文教学范畴。当代散文研究的著名学者刘锡庆对散文有一个精彩概括: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教师教的是散文,学生写的是散文,阅读考的是散文,散文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