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作为乒乓球运动员,如果说有哪项技战术需要练上几乎整个运动生涯的话,那应该就是“发球抢攻”了。在当今乒坛,不要说进攻型选手必须练,哪怕是打削球的防守型选手,也肯定照练不误。施佳乐为我们展现的是发球抢攻技战术的建立过程,他的计划是侧身正手发下旋接正手位抢攻。  相似文献   

2.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削球打法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削球打法在前4板的争夺中,得分能力不强,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抢攻使用率和得分率与进攻型打法相比较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相持段的技战术非常重要;正手削球的稳定性亟待加强.国际乒联对兵乓球做出规则和器材的修改,诸如球拍两面覆盖不同颜色、无遮挡发球、40mm大球、11分制、无机胶水等等,给削球打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江大伟  段丹伟 《精武》2012,(18):5-6
将张继科在2011年在鹿特丹举行的第51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中进入男单前16名后的四场比赛的发球抢攻晨、接炭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特点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定量研究,找出了其在技术、战术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训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提高其技战术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法”对中国组合马彬郝帅、中华台北组合庄智渊/陈建安在第52届巴黎世乒赛男双决赛中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他们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找出马琳和郝帅配对中的劣势和不足,客观地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双打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等方法,对第51届世乒赛乒乓球女子单打半决赛和决赛中丁宁在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以及相持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丁宁及中国乒乓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第48 届世乒赛马琳技术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琳在第48届世乒赛进入男单前8名后三场比赛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特点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量研究,找出了其在技术、战术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乒乓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第52届东京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4场比赛中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阶段以及相持阶段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第52届世乒赛团体赛刚刚在日本东京落下帷幕,各国的顶尖选手为了这次大赛都进行了精心备战。本期技术版特别制作了世乒赛专辑,把本次比赛最精彩的技战术呈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张继科在2011年第51届世乒赛中的4场关键比赛进行了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球段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对4场比赛比分的开局、中局和关键球等进行比分走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张继科在对4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灵活多变,尤其是前三板和关键球处理较好,在局点和赛点能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第42届、43届中瑞男团决赛主力队员技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中国队员发球、接发球、相持对攻等9项技术的运用情况,研究胜负因素,并为中国乒乓队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远程观摩第14届亚运会田径比赛和检索相关田径比赛资料(11、12、13届亚运会),旨在较全面、客观地分析探讨这届比赛本身所带来的相关信息,了解当今亚洲田坛格局的整体发展动态,从而探讨中国田径在"119"工程中新的"增长点"、发展战略和举措等,为加快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为2004年、2008年奥运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临场技术统计、电视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以及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第14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外国男篮(前四名)优秀后卫队员技术运用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比和寻找目前中外优秀后卫队员在技术运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录像观察法,对2009-2012年体操新规则执行后,第41、42和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决赛中选手所使用动作的难度、类型以及完成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至少一个6.3分以上的高难动作的基础上,保证动作完成质量和提高落地稳定性是取胜的关键.世界优秀女子跳马选手的主流动作类型是踺子后手翻类、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和前手翻类;踺子后手翻类结合踺子后手翻转体180°类是绝大多数优秀选手的两跳动作的最佳组合,而当今世界优秀女子跳马选手两跳动作组合方式也呈现多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子100m栏优秀运动员技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分析了第九届全运会女子100m栏两名优秀运动员的各项运动学参数,并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第九届全运会冠军苏懿萍的各项运动学指标优于国内及国外优秀组水平,但与世界级优秀运动员恩奎斯特相比在加速跑能力、达到最高速度能力以及保持较高分栏速度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九届全运会季军曾小玲在跨栏步技术上存在跨栏腿蹬伸不足、下栏距离长、身体总重心起伏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对手技战术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强的交手对策在拳击运动中尤为重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录像解析等方法,对我国拳击+91 kg级伦敦奥运会主要对手的技战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马雷莱技术特征表现为,进攻中移动较少,善于在中距离范围内使用直摆组合拳攻击对手,能较好控制对手的进攻节奏,不为对手的进攻节奏波动而起伏;防守主要以闪躲技术为主,以步法防守、格挡防守和贴靠防守为辅,防守抱架严密,预判能力和防守意识强,能较好地把握防守时机,反击次数较少,一旦获得反击时机,多以快速反击摆拳为手段.卡马雷莱战术整体特征表现为,第一回合主动进攻,第三回合保点,辅以相应技战术;偶尔也会在第一回合防守为主,但往往是击倒对手前的蓄势.与卡马雷莱交手应采取平稳开局,耗其体力,蓄势待发,寻找破绽为主,在后两局中与之决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深入,我国的体育教学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及生命的重要意义,逐渐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途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统计分析法、分析归纳法,以参加42届、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伦敦奥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成套动作的D分价值和连接特点、飞行类动作特点、下法特点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当前世界大赛中男子单杠发展新趋势。认为:未来男子单杠技术运动员通过提高十个动作的难度价值以及充分利用动作的连接来提高D分;成套动作中包含4个飞行动作将成为编排趋势;下法动作将以后直两周720°旋下为主流动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立足点、期望值和方法论进行了探究,期望能为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建立民族体育文化应立足于民族的体育价值观,应保持文化的传统与风格,应符合民族的意志和愿望,应具有一定的生活意义;继承和创新并重,儒家的"和而不同"和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是选择、取舍民族体育文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成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05,25(7):46-48,52
在理清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篮球项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争夺球权为核心的防守理念——球权理念。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球权理念的角度,对篮球防守进行重新认识,提出新的原则要求(以盯人为例):防有球运动员时,防其技术特点,以争夺球权为中心,手脚并用,主动干扰、破坏,顽强追防,造违例和犯规;防无球运动员时,控制性地人球兼顾,以争夺球权为中心,根据球的威胁程度,不断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适时大胆放弃,果断夹击、补防与轮转。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篮球比赛中各种获得球权的具体方法,为防守训练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