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教育内在的生命力。当下,研究生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活力不足,学术理想淡漠,校园生活功利等现象;从生命哲学视角辨析,研究生教育应当具有发展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特质;而富于生命活力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坚持学术理想,包容多元价值并重拾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2.
陈影 《文学教育(上)》2014,(17):150-151
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生命观教育纳入其中,研究生的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认识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的教育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加强对研究生生命观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的需要,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以生命观教育为核心加强研究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发挥导师的带领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从而塑造全面发展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现状,认为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习阶段生命教育缺失是导致有些研究生心理素质较差,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强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拓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重视实践教学等加强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着焦点化的社会性问题和"教育异化"的困局。生命哲学的视域启迪人们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理性反思,揭示了被动管理环境下教育管理手段对"生命冲动"的抑制,引导着教育管理采取理性的管理策略以规避生命"异化"和"教育异化"。  相似文献   

5.
生命观教育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与社会的安定团结息息相关。由于各种社会思想观念的冲撞,部分研究生生命观意识不强,甚至出现了自杀,自残等行为,甚至有些已经严重到伤害他人生命,触犯法律的程度。基于此,加强研究生生命观教育需要社会、家庭、自我各方面共同努力,尽最大的可能与能力架构其稳固的三观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命意义感即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个体对生活的态度、目的和方向的看法。当代社会,研究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在这些压力的影响下,研究生常常感到无助、迷茫和痛苦,出现了"消沉"、"冷漠"、"空虚"等不良状态,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和学业进步。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从引导研究生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正视消极情绪、形成积极的人格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可引导其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意义观,更加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相似文献   

7.
时代发展呼唤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一个近几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对生命教育缘起的背景、内涵和实施都作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探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生命教育应该是: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努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感悟、体味生命之真的教育;增强体验,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之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论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以此为据,全人的教育是由自然生命的教育、精神生命的教育和社会生命的教育构成的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开放的复杂教育系统。“全人教育”理念的论证。既超越了以往所提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完满人格教育”的“不全面性”,具有全面性;又超越了以往对人的教育的一种工具性理解,具有生命性。  相似文献   

9.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欣赏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简单地说,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失去生命的教育,即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硕士研究生心理授权、生命意义感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选取419名硕士研究生为被试,采用研究生心理健康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及生命意义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心理授权显著正向预测研究生心理健康(t=20.612,P<0.001);心理授权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通过生命意义感影响心理健康,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0511和0.0962。生命意义感在心理授权与研究生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硕士类型能够调节中介效应的前半段;专业兴趣能调节中介效应的后半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