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教学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感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听”的参与是欣赏作品的关键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活动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引…  相似文献   

2.
王昊 《黑河教育》2011,(11):38-38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欣赏音乐是人们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本文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是一门学生参与性较强的课程。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创设更多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本文从创设活动,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意义,原则、实践方法,阐述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课堂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朱艳 《教育艺术》2006,(8):33-3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音乐想象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这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这五个方面作一浅谈。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课是国家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以来,基础课程体系中重要的课程类型。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音乐欣赏实践在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发育、缓解学生压力和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意义重大。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欣赏课的重要性,从而进行有益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欣赏课中情感能更好地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6.
黄燕冰 《考试周刊》2014,(42):179-179
正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初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提高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音乐欣赏水平的音乐爱好者,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改变传统灌输式欣赏教学模式?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听、看、想、说、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在听中欣赏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及通过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它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乐欣赏课显得较为枯燥。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课生动、活泼、有趣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主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及通过想像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它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乐欣赏课显得较为枯燥。那么,如何使音乐欣赏课生动、活泼、有趣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很重要影响,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用心聆听,只有不断聆听,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本文从音乐欣赏课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当前音乐欣赏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一、音乐欣赏教学现状(一)学校对音乐欣赏课的重视不足音乐欣赏课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各个学校对其都十分重视,但只有部分学校单独开设了音乐欣赏课,其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学生受生活体验和知识面的限制,在音乐课堂上很难对所有音乐作品都感兴趣。这样一来,音乐欣赏课常常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小学音乐欣赏活动中,图谱教学逐渐被关注。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用积极的高雅的音乐去影响和熏陶学生,用音乐欣赏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引导学生学起来、动起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体验音乐的教育内涵,体验音乐的美妙,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爱上音乐,爱上音乐欣赏课。一、小学音乐欣赏要作好引导小学的音乐教学主要是音乐欣赏,按照小学音乐课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欣赏课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可以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一些教师抱怨音乐欣赏课难上,学生没兴趣。音乐欣赏究竟要怎样教?音乐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个性和谐发展。职业中专幼师专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音乐欣赏教育缺乏兴趣。为此,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兴趣作为深化音乐欣赏教育的突破口,通过营造教学氛围、实施探究性教学和创设交流空间,来激发、培养、调动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课中来,进而通过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这一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持久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小学音乐欣赏课则应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欣赏活动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与欣赏,达到审美教育目标。本文对小学音乐欣赏课中体验教育与音乐欣赏有效性融合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周楷博 《成才之路》2014,(35):57-57
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鉴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殊性,在重视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方式对于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玉 《考试周刊》2012,(60):175-175
作者对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解决音乐欣赏课教学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启发学生自由想象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应精讲多听;音乐欣赏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上好音乐欣赏课。  相似文献   

17.
音乐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同时其具体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特征。在实际职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职高音乐欣赏课的特点和需求,对当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的调整,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欣赏课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音乐的特质进行更好的感受,同时能够形成一个更加系统、科学、全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 ,根据音乐欣赏目的、内容与对象的不同 ,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欣赏方法与过程。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用心灵倾听音乐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我曾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听一首曲子 ,有的同学无动于衷 ,有的同学如醉如痴。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音乐 ,提高学习兴趣呢 ?我采用了使学生了解与曲目相关的背景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预先体会每一个曲子包含的深刻人文底蕴。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 ,我首先讲述了我国艺术团赴美参加艺术节演出 ,开始被美国人瞧不起。结果一场演出结束以后 ,就立刻…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聆赏、分析和评价音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石。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灵的美感,提高她们音乐欣赏的基本素养,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鉴赏能力,扩大音乐视野,积淀音乐知识和技能,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一环。音乐欣赏课的理论学习为她们将来在幼儿园开展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仅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音乐欣赏理论应用于实践,学习的效益才有质的提升。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内容最难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应训练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欣赏综合应用的能力,将音乐欣赏教…  相似文献   

20.
焦爱华 《成才之路》2010,(30):66-67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