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闽台交换生教学管理中的网络信息化程度不足,缺少服务理念,教学管理体制固化,交换生学习自由权利受限,教学管理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以及缺少民主意识等现状与问题,提出了需要完善当前闽台交换生学分认定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利用网络在学分认定相关教学管理中的管理优势,创造交换生学分认定相关教学管理的良性交流氛围,优化交换生学分认定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建设以及让交换生享有参与学分认定教学管理权利等建议与对策,以提高交换生学分认定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教学沟通和交流的不断发展,国际和国内交换生打破了教育领域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其他学校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各院校之间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的不同,以及在教学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对交换生的自由选择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交换生的学分认定及转化机制为教育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从以上问题出发,详细分析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交换生自学分认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莉 《教学随笔》2016,(3):168-168
随着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教学沟通和交流的不断发展,国际和国内交换生打破了教育领域的封闭状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其他学校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各院校之间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发展的不同,以及在教学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对交换生的自由选择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交换生的学分认定及转化机制为教育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从以上问题出发,详细分析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交换生自学分认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国际化,行行色色的交换生项目应运而生。本文将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了西部高师院校交换生学分转化及成绩认定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优化西部高师院校交换生学分成绩转化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线教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对于规范有序地实施在线课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学分认定与学分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摆在了在线教育课程建设中突出的位置。一些高校逐渐开始试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并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着课程标准不一、校际壁垒、学习过程监管困难等问题。为此,高校要切实承担起开放课程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形成机制,推进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及学分认定。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实施近一年半,高中不同学习领域的模块学分认定工作也已开始。笔者认为要做好学分认定工作,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7.
实施学分制虽然是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理论认识层面,存在对学分认定内涵的误读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存在认定过程随意、认定办法烦琐和认定手段落后等问题;在制度层面存在与学分认定相关的制度尚不完善的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应采取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学分认定的内涵,完善相关制度,为普通高中学分认定提供制度方面的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为普通高中学分认定提供物质保障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任务包括探索对获得的知识价值的认可,建立科学的认定学习成果的制度。通过学分银行的方式,将先前在各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等学习成果,合理地转化为学历教育的学分,可以维持和激励学习者不断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学分制教学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个性化的创新人才,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科学机制和良好的成才环境。持续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需要加强对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再认识,加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学分的认定与转换工作,加速完善学分制收费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学分认定与学分管理无疑是一大亮点.它实现了高中课程多样性、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统一,指向了一种更具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发展的新方向.在各地各校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学分制、学分认定、学分评定、学分管理等各种概念纷繁错杂,既容易在实践操作中引发繁杂和误导,也可能偏离本次高中课改的整体实验部署设计.因此,本文就"学分制"与"学分认定"两个概念作一些条分缕析,以供教学管理实践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峰 《继续教育》2015,29(2):18-20
学分转换是未来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在调研北京市开展校企合作"学分银行"试点项目的基础上,运用类别分析、数据挖掘等研究方法,从学分认定、互换标准等方面,对"学分银行"项目进行了充分研究,并藉此提出了转换模型,以期解决转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终身学习型社会与韩国的学分银行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沟通、建立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机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背景下,韩国学分银行制度应运而生。学分银行制度是适应新型知识型经济、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社会的一个关键项目。韩国学分银行的成功发展主要依赖于与教育机构的合作、灵活的课程、多样的学习项目开发和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同时,本文还提出韩国学分银行制度面临的一些挑战,如先前学习成果的认定费用、学习者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筹备、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13.
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高职院校建设学分银行体系突出了职业教育对人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以技能为导向,有效推动个体技能习得走上标准化的轨道,打通高职院校和企业对学习成果认证渠道。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建设学分银行体系面临学分银行建设的定位不清晰、学分认定和认证的标准不一致、与非学历教育资源结合不紧密、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等困境。为此,要积极探索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制定学分认定认证标准、加强相关教育资源建设、优化学分信息平台建设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慕课的蓬勃发展为高等教育市场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学分认定与转换是慕课融入高等教育市场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美国、印度、马来西亚、欧洲等国的慕课学分认定策略,梳理慕课学分认定与转换的逻辑,从学分政策、课程质量、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探讨我国大学英语慕课学分认定与转换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5.
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教学模式、教学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学分银行、教学管理、质量保证等方面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这些支撑也是天津开放大学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的主要内涵。具有54年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学经验、覆盖天津城乡的网络化办学系统为天津市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托和平台。  相似文献   

16.
在倡导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建设的现实背景下,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当前研究和相关案例发现,对在职成人在工作中、生活中获得的这些技能与能力等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时,需要一种科学且可操作的评价方式能够评价与认可在职成人的学习。本文给出了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四个基本判断,并提出先前学习认定作为对个体先前学习和经验认可的一种具体方法和实施策略,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讨论在职成人非正式学习成果认定的研究和实践,为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一种思路,为推进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融合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学分认定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剂良药,但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却存在执行不力、敷衍了事的现象.本文从J省学分认定实践所面临的若干复杂问题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学分认定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执行上的问题,并提出了学分认定有效执行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导向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学分银行也成为研究者和政府关注的热点。学分银行在国外得到成功的实践,在国内只是刚刚起步,在部分城市试点,尚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目前学分银行的困境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政策和相关规范没有同步到位,学分银行的管理机构,认证机构没有认定和建立,课程体系标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分还不能相互转化,信息平台的建设等尚不健全。高职学分银行的社会化衔接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各方面协同配合。本文就此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学分银行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在线学习》2022,(1):62-63
学分银行制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从2015年开始,在广东省相关部门和广东开放大学的共同努力下,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粤港澳教教育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建立终身学习档案95万多个,存入学习成果1400多万个,制订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规则13...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在现代远程教育方面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MOOC)与"学分银行"制度快速发展并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二者对接的需求,探讨并设计对接过程;并提出对接过程中MOOC平台在学习者注册、学习者选课、学习过程监控等方面以及学分银行在开户、学分认定和存入、学分使用等运作流程进行调整变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