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     
G811.111 9411675萨马兰奇答美国记者尖锐提问[刊,中]/华加//国外体育动态.—1992(37).—289—292(MXB)人物//奥运会//萨马兰奇//国际奥委会G811.2 941167694体坛十大热点[刊,中]/刘战//体育博览.—1994(1).—7—9(XY)  相似文献   

2.
上海体育学院首任院长吴蕴瑞教授(1892~1976,字麟若,江苏江阴人),是我国现代体育科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著名体育家、教育家。近期,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将吴蕴瑞先生和袁敦礼先生合著的《体育原理》(1933),以及吴蕴瑞先生的专著《体育教学法》(1933)和《运动学》第一编(1929)结集重  相似文献   

3.
苏竞存     
苏竞存(1915——)云南剑川人,白族。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由于勤奋好学,英语基础好,在大学二年级时,就翻译外国体育史。抗战爆发,被迫休学两年,在云南省体育师范任教。1939—1940年复学北平师大至毕业。1940—1943年任北师院(北平师大改称)体育系助教、讲师,同时在该院教育研究所攻读教育和体育理论研究生学位,为以后体育生涯打下了深厚的根基。1942年开始师承著名教育家、体育家袁敦礼先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提问”,“提问”是检查教师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抓住时机,恰到好处的提出问题。充分发挥提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值得认真探讨的。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和特点,按照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运用“提问”应把握好四种时机: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健康第一”体育教学的理念成为主旋律。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制约当前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因素。“掌握学习”是反映布鲁姆基本教育观的重要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这一理论,用“设计掌握目标--教学活动导向练习--第二次学习机会总结性评价”模式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缩小个体差异,发挥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G813.134 9401987关于日本女性参加运动的研究=日女性参与关研究[刊,日]/金大熏//体育科学.一1993,43(10).—855(BWF)女子//日本//体育锻炼G813.135 9412900试析日本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刊,中]/吴涛//湖北体育科技.—1993(4).—69—70(SML)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中学//小学//日本G814.08 9412693非洲国家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刊,中]/振声//国外体育动态.—1994(8).—63—64(SML)体育统计//成绩//国家//奥运会//非洲G815.00 9401847欧洲各国的体育构造(10)—欧共体的体育政策=(?)—口诸国—构造(10):EC 政策方向[刊,日]/池田胜//体协时报.—1994.3(3).—4—8(LLY)政策//体制//欧共体//经费//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提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提问的设计、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技巧、听取学生回答的态度、如何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反应及提问时需注意的问题等.因此,为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提问并达到预想的目的,有必要对提问进行全面的研究,使其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     
G807.0 9415052试论口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刊,中]/林祖明,陈锦春//宁夏体育科研.—1994(1).—25—27(SML)体育课//教学//口诀//方法G807.0 9415053试论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对立统一[刊,中]/程云峰//宁夏体育科研.—1994(1).—28—30(SML)师生关系//教学原则//教育质量G807.0 9415055  相似文献   

9.
人类漫长的体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体育美学思想,它犹如丰厚的矿藏亟待人们去开采;当代体育美学理论的建构,也需要从历史上汲取思想的营养。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尝试着对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1712—1778年)的体育美学思想进行初步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科学、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进一步要求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试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实践中的评价与发展,以求构建体育教师教学评价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提问是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体育课堂中的提问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育     
G807.0 9700593小组评定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刊,中]/金利颖,牛健壮,金鑫//辽宁体育科技.—1997(1).—31—32表2(SML)学校体育//教学法//小组//评定//作用G807.0 9700594对高校体育教学教书育人特点的探讨[刊,中]/刘学志,兰中田//辽宁体育科技.—1997(1).—38—39(SML)大学//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对冰上体育教学中提问的设计、时机、技巧、策略以及教师听取、处理学生回答问题的技巧、策略和提问时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全面的探讨,旨在全面掌握和运用提问的策略,充分发挥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完成冰上教学任务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     
G807.0 9410607关于建立学校终身体育目标运行机制和对策的研究[刊,中]/陈抗香//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161—162(LZF)学校体育//终身运动//教育思想//体育观//环境//社会G807.0 9410608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刊,中]/朱绍彬//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195—196(LZF)学校体育//体育理论//教学G807.0 9410609掌握学生生理特点因材施教[刊,中]/谢群//武汉体  相似文献   

15.
提问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不仅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提问,是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熔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炉,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问的质量影响着教学效果,而提问的方法、技巧和艺术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提问的质量。我在体育教学中提问的常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17.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教学的目的一直是源自严复的“鼓体力”。回顾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现我们引进的体育教学在入国门伊始,就没有抓住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家提倡的体育教学的内核。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应该回归到与这种经济运行模式相吻合的教育轨道———建构学生人文主义思想的体育教学的本来目的上来。  相似文献   

18.
过程评价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的标准——《中学体育课考核成绩标准》,进行“终结评价”。此种评价方法,既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又没有考虑学生在态度、表现、关心、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情况,弊端是显而易见的。7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过程评价理论,欧美和日本学校体育普遍采用了过程评价的方法,近几年来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所谓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个单元的结束和一个系列教学活动的结束均要进行评价。主张把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统一起来,通过反馈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问法虽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要求。1.提问要有计划性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本次课的教学任务、重点和难点,安排在课时计划内,并在上课时按照计划进行。如果因其他因素(客观因素、突发事件等)不能按原计划进行时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进行,尽可能保证课时计划内容的完整性,要避免随意改变课时计划。如在学习体操教材中的前滚翻技术时由于学生团身不够而不能按动作的要求完成。在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方块与圆球哪个容易滚动?”这样的一个问题,就很容易启发学生,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练习前滚翻时身体团得越圆越好的道理。2.提问要有目的性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播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通过三基教学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锻炼身体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学中运用提问法,对学生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模块教学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模块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五方面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美国体育教育家达里尔.西登托普提出的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理念及目标与体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理念及目标有很大的相通性,都强调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