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分别提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可见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陈振伟 《考试周刊》2012,(57):120-120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3.
卢有林 《辽宁教育》2012,(13):78-79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如果过于强化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对于教活《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习惯  相似文献   

5.
李久会 《考试周刊》2009,(12):140-14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规定:“《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的“体验性”特征较之其他学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阶段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对于上活《品德社会》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  相似文献   

9.
冯硕万 《教师》2013,(21):56-56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型、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课标也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导渠道,也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起着奠基作用。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积极改革和实施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习德     
严佩芳 《现代教学》2012,(Z2):105-106
《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显性德育课程,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起着奠基作用。下面以《品德与社会(科教版)》的《健康校园你我同行》一课为例,来分析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实"绿色指标"品德行为指数。我在教学中充分聚焦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课程与生活连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习德,努力践行"生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其实是"手掌"的一体两面,二者要有机统一。教师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只是在于告诉他们道理,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7,(16):178-17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课程的主要目标。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下面我就以教学《心中有他人》这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品德课堂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方向性和人文性。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如果过于强化思想道德品质的灌输,而忽视人文内涵的教育,就会导致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具有的灵性与生机的流失。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抽掉人文精神,一切教学活动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人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在课堂,洋溢人文之美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才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师探讨的焦点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激发学习兴趣、与其他学科相联、以活动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时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旨在培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其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旨在培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其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刘旭良 《时代教育》2010,(5):210-21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尤为重要,那么怎样精心预设,让课堂生成精彩.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模拟实践活动,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走进生活,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内化生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丰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