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赵晔 《兰台世界》2014,(3):87-88
明朝的内阁首辅制度是明朝内阁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是明朝内阁制度的重要内容,具备着明朝内阁制度的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从明朝内阁首辅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明朝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考证与探析。  相似文献   

2.
杨士奇,明朝内阁首辅重臣,历经五朝,深受明仁宗、明宣宗重视,尽心尽力辅佐皇帝,加强内政建设,积极改革吏治,推荐优秀人才,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也为明朝国泰民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费宏(1468—1535),江西上饶铅山人,是明代中叶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状元出身,官拜内阁首辅。他一生两为首辅,三入内阁,四朝为官,出仕近五十年。由铅山鹅湖费氏第二十三世裔孙费正忠所著,上饶市政协主席熊良华、明史研  相似文献   

4.
王世贞(1526-1590年)是明代著名的明史学家,留下了许多明史著作,其中<弁山堂别集>与<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以下简称<首辅传>),是王世贞晚年定稿的两部代表性著作.对于<弁山堂别集>,学术界有较多的关注和较系统的研究;而<首辅传>,虽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此书书名、成书时间、甚至学术地位的评判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参稽往哲时贤的观点,对此书作系统深入的考察,并透过王世贞对诸首辅的评价,进而考察王世贞的治史心术.  相似文献   

5.
丁果 《档案时空》2005,(3):20-21
翻开中国几千年的档案史册,严嵩算得上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手握重权的大奸臣了。严嵩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谨身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明代取消宰相职位,设内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办公,因而大学士又称为辅臣。大学士按地位高低分首辅、次辅、群辅等。严嵩在内阁是首辅,人们习惯上称首辅为宰相,也就是说,严嵩位极人臣,权势炙手。严嵩一生受嘉靖皇帝宠信,权倾朝野,可是在晚年时,  相似文献   

6.
明朝万历年间,内阁专权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民间土地大量兼并、赋税繁重,饥民盗匪成群,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时任万历首辅的张居正,大胆实施了改革,减缓了明朝衰落,史称万历新政。  相似文献   

7.
杨国平 《兰台世界》2014,(1):124-125
明朝万历年间,内阁专权严重,社会动荡不安,民间土地大量兼并、赋税繁重,饥民盗匪成群,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时任万历首辅的张居正,大胆实施了改革,减缓了明朝衰落,史称万历新政.  相似文献   

8.
刘洋 《历史档案》2011,(1):45-51
明清两朝内阁虽名称上相同,实质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除了在法定地位、人员编制、具体职掌等方面外,大学士同僚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正如清代曾在内阁任职的席昊鏊所言:"明重首撰,次辅几不敢与齿,本朝阁臣少所差别."①清朝领班大学士亦常被称为"首辅",今人往往将其职权、地位与明朝内阁首辅相等同,造成了典章制度理解上的混...  相似文献   

9.
叶向高,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国子监司业,礼部、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他历官三朝,两次辞职,是明朝著名政治家。鲜为人知的是,叶向高亦是藏书家、著述家,有着浓厚的文献情结。  相似文献   

10.
叶向高,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国子监司业,礼部、吏部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他历官三朝,两次辞职,是明朝著名政治家.鲜为人知的是,叶向高亦是藏书家、著述家,有着浓厚的文献情结.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中国的文书档案制度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内阁票拟档案制度就是明代政治的重要产物之一。文章对于明代的票拟制度进行了研究,从票拟制度的形成、发展、衰落等三个方面对于票拟制度的来历和演变进行了考证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明英宗时期以后.明朝任何征伐都以文臣作为军队的主帅,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文臣的专任差遣,如镇守、总督、提督军务、巡抚、兵备道、经略、督师等,军事指挥权几乎都在武官之上.所以明英宗时期文臣统军开始成为制度.而这一制度得以出台并且逐渐强化,内阁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元璋建明朝不久,废中书省,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上千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不久,朱元璋便开始设置殿阁大学士,到成祖时,正式形成内阁,参掌机要。由此,内阁这一官僚机构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进而成为明朝的中枢机构。至清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成为清廷的中枢机构。从内阁到军机处,中枢机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从明初内阁产生、发展直至其势没,可以看出内阁与宦官是交  相似文献   

14.
明朝虽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这一点在史学界已是不争的事实.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由于没有了严师的管束,万历便开始纵情声色、不问朝政.为了满足自己享乐的需要,遂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到各地名为监督开矿,实则公开掠夺.万历廿七年,掌管御膳的太监高淮被派往辽东征税.  相似文献   

15.
史书中对于明代大臣进入内阁表述为"以某部尚书(或侍郎)兼翰林学士(或殿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其中入阁阁臣所兼的尚书都是显示地位的虚衔。但是,在明代的阁臣中,江渊、焦芳、方献夫、严嵩、徐阶、严讷、高拱、孙承宗和杨嗣昌九人,都以阁臣兼尚书并实际管理所兼任的部门。明朝在初期便形成了内阁不能干预六部事务的传统,以上阁臣在不同时期署理部事,引起了官僚集体的很大反应。关注阁臣兼管部事以及其他官员对此的反应,可以看出明代政治运行中的一些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田建君 《兰台世界》2012,(25):85-86
清代朝廷重视档案管理,建立了积累保存档案的管理机构,设定了收藏利用档案的管理制度,库藏宏富,制度完备。一、主要的档案管理机构纵观清代的档案管理机构,主要包括由中枢机关内阁设立的"内阁大库"、国史馆设立的"国史馆大库"以及军机处设立的"方略馆大库"。上述几个档案库集中了清代最为重要的、数量亦属最多的档案材料[1]15。在内阁大库中保存的清代档案,编制有  相似文献   

17.
内阁典籍厅承担着陈奏事件、筹办国家大典、皇帝用宝洗宝、收贮红本及与相关机构联络等项政务活动,是内阁主要职掌之所在.现将值宿章程刊布,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条鞭法"是对唐朝两税法的一个继承与发展,是明朝首辅张居正改革措施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对于明朝的政治发展与巩固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将对"一条鞭法"的农业改革策略进行仔细的研究,为今天的农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成立的第二届安倍内阁有着强烈的派阀色彩。安倍希望通过内阁改组稳住政权但是前路依然荆棘密布——他既要面临来自参议院的压力,又要承受来自各派阀阁僚的政策观点的制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樊昊 《大观周刊》2011,(25):38-39
在1849年10月复会的国民议会上,波拿巴宣布解散巴罗内阁。巴罗内阁是路易·波拿巴就任总统后随即任命的内阁,并且和波拿巴在镇压国内民主力量、清除共和派的过程中曾经”精诚合作”,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解散了。笔者以独到的见解深入分析巴罗内阁被解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