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年级说话训练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小语大纲明确指出:“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即使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低阶段坚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  相似文献   

2.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训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特殊性的阶段。处理好了这个阶段的训练,对于形成学生作文的兴趣,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成长的“转折期”,同时也是小学和高中的“衔接期”。本文从教育理念、个性培养、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四个方面为初中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衔接功能提出建议。认为,初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发展和教育的连续性;在对学生个性培养方面要立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其独立性;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在思维方式训练上要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以便为高中阶段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里烦。作文教学确实是困扰小学师生的一大难题。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认识到,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思路敏捷,有内容可写,这就要从一年级学生入手,以说话训练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加强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此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注重于训练的层次性,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层次、年龄特点,分解阶段教学目标,为学生写作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从汉语拼音入手,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写作,但他们却有…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分解训练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分解训练的过程中,要抓住各年级学生的训练重点,并注意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强化小学作文的分解训练,如句型训练、片段训练和看图说写训练等。同时,还要将分解训练与综合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小学作文训练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5,(28):60-61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需要训练,它贯穿小学六年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影响着学生将来的语文成绩和终身发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没有正式进行作文的写作,但作文的基础要打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说话训练,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养成说话有条理,叙事有层次的好习惯,奠定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具体直观,他们的说话与思维都要依靠具体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的说话创造条件。有话可说,必须凭借一定的具体的事物;有事可叙,  相似文献   

7.
中学和小学的教学在内容的衔接和联系上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其中作文的衔接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小学作文在学习中形成思维和行文特点与初中教学目标没有达成一致,同时使学生在转换学习思维的过程中很难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从中小学中作文衔接教育问题展开探究,并在解决这种方法的举措方面提出创新。  相似文献   

8.
叶结青 《教师》2020,(12):32-33
作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中年级阶段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接受系统、规范的作文训练。文章以小学语文新课标为指导理念,遵循小学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作文教学实践经验,从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练笔指导、写作评改拔高三方面,层层递进地探讨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多元训练方法,以期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训练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作文教学是困扰小学师生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让我认识到,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思路敏捷,有内容可写,就应从语文教学的点滴做起,通过说话训练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此,我在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五大模块"中,学生基本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形成又显得尤为重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小学没有专门的写作课程,写作方面的知识也是知之甚少,缺少生活经验,缺乏写作素材,写作处于茫然又无所适从的状况。到底困扰学生作文的"老大难"问题的根在哪里?又有什么方法去"对症下药"?这恐怕成了一线教师最头疼不解的问题。笔者认为初中生写作的突破点在写作思维上,让学生能调动思维去写作,使作文有章可循,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攻克写作难关。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事实上,小学低段写话教学长期存在着一个两难问题:在语言表达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强调兴趣,降低语言表达的质量要求,又会影响小学写话教学的整体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低段随意写话中形成的不良言语习惯很可能制约后续的写作教学。学生写作难,教师指导难,成了一直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于是,我们尝试在低年级起步写话教学中,扬弃写整段整篇作文成品的思维定式,利用小练笔的形式,将书面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写话水平稳步提高,顺利地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训练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由于数学教学讲求读讲精练,所以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上下足功夫,努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理清思维的脉络,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与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从儿童实际出发搞好「幼小过渡」于涌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是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相邻阶段,搞好两者衔接极端重要。刚入小学的学生,还带有明显的幼儿期的特点。这在思维活动上表现的特别明显。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幼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考的话题作文愈演愈烈。话题作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指挥棒,它直接影响着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又是基础的基础,所以为了更好地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们更应当从小训练学生的话题作文思维方式,并为以后的中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根据《小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小学生作文是一种习作性质的练笔,不是创作,而是语言交际最基本的表达训练。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学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小学阶段的作文,既要放手让学生去写,又要严格训练,加强教学目标管理。针对当前农村的实际,我们认为应把作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各个年级要有所侧重。低年级要加强词和句的训练,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前后连贯;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并开始练习写简短的记叙文,要求条理比较清楚;高年级要求中心明确,并达到全面要求。"这段话科学地阐明了小学阶段的作文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每个教师只要一步一个台阶地进行训练,做好各年段之间的衔接工作,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保证。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训练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口语训练;第二步,写话训练;第三步,作文训练。其中,第三步作文训练在小学三至六年级间进行,这也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面临的问题。教师应重视作文的指导,对学生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轻松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文摘     
小学语文教学与思维品质的培养(二) 四、作文训练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1.思维的丰富性 形象思维是建立在丰富的表象基础上。小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从观察生活入手的,思维的丰富性,要在观察训练中加以培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利用课内、课外这两条渠道互为基础,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9.
所谓篇章训练,从作文能力的训练方面说,是指的布局谋篇,也就是要求学生在低、中年级句、段训练的基础上,学着写一篇有中心、有条理、结构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或应用文,达到《大纲》规定的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要求,使学生具备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篇章训练建立在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篇章训练的内容、重点及方式途径等,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看图说话是最初步的作文训练。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这就告诉我们,在看图说话的训练中,既要使学生学会看图说话,发展语言,也要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发展思维。 思维一般有动作的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种,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因而,它往往和想象伴随在一起。想象参与思维过程,而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