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我国的家园专栏大多是由老师设计、撰文的,内容基本上是从老师的角度考虑的,有时忽视了家长的需要与想法,因此,不能引起家长的阅读兴趣,更谈上不参与了。 为了使这一窗口真正成为家园共同的窗口,我们利用家长会、典型家长座谈会;与家长共商办好家园专栏的良策。在一番热烈的讨论中,我们为它起了一个亲切的名字:“爱心桥”,它寄托着美好的愿望,是家园共同建构的爱心桥梁。首期栏目是由老师和骨干家长共同设计、制作的,展出后,吸引了许多家长,并得到了一致好评。 栏目1:教子一招 在与家长的谈话、接触中,我们与许多家长…  相似文献   

2.
老师们常说,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基本要素是与家长沟通。但沟通也是幼儿老师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的老师擅长与孩子打交道,却并不一定擅长与家长打交道,因此,在目前的幼儿园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家园沟通不畅的现象。本期在“家园直通车”栏目,我们特设“家园沟通”专栏,请老师、家长、专家就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黄瑾 《学前教育》2005,(2):32-33
如何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主动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做家长工作时,教师一定要善于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搭建适合于家长的家园联系桥梁。  相似文献   

4.
为了密切家园联系 ,帮助幼儿园改进工作方式 ,提高办园质量 ,我园从前年开始 ,开设了“家园共育”专栏。“家园共育”专栏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纽带 ,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座桥梁。通过它可以促使家园双方在教育目标上达成共识与一致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通过两年的实践 ,我们感到 ,这一方法 ,确实能起到“桥梁”作用。如在一次自由活动中 ,孩子们正在玩积木。他们有的玩建高楼 ,有的玩过家家 ,忽然 ,“哇”的一声 ,有位小朋友哭了 ,我走过去蹲下身问 :“小朋友 ,你怎么了 ,为啥刚刚玩得好好的 ,怎么一会儿功夫就大哭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随着我国民办幼儿园蓬勃崛起,广大幼教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家园配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那么,如何促进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开放日活动呢,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架起教师与家长间情感桥梁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开放活动家园沟通不能只是开几次家长会,办几期家长专栏,要充分认识到孩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  相似文献   

6.
我们重视做好家长工作,将其列入园务工作议事日程,以“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为目标,树立大教育观,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我们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平时定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建立班级、幼儿园两级家长委员会;开辟家园小天地专栏;发放家园联系卡;召开每学年一次的家家乐运动会等,使我园的家长工作朝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  相似文献   

7.
我园非常重视家园合作工作,做了很多摸索与尝试,但实践中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家长对孩子缺乏客观了解,导致家教的盲目性;家园教育内容“各说各的”,没有内在的联系与衔接;家长对幼儿园活动参观浏览多.直接参与少,等等。为此,我们将家园合作的重点作了以下调整。  相似文献   

8.
每天人园离园时刻,是教师随机进行家园交流做好家长工作的大好机会,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开展家园间的交流活动,则会大大促进家园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那么,在与家长进行随机交流时应注意什么、应谈些什么才会产生良好的交流效果达成思想上的共鸣.得到家长的信任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9.
我园的文明家长评选工作自八七年至今已有十三年了,十三年来,共有一千三百多位家长荣登文明家长光荣榜。通过开展文明家长评选活动,大大提高了家长的素质教育水平,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①制定评选标准为使全体家长明确努力方向,学年初我们都要召开家长委员会,讨论修订文明家长的评选标准,把标准发给家长每人一份,并刊登在家园共育专栏中,让家长们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科学育儿水平和自身素质。②确定人选学期末,各班召开家长会,请家长按照标准与自荐材料,与每班三位教师,本着优中选优的原…  相似文献   

10.
黄瑾 《山东教育》2005,(5):82-83
如何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主动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做家长工作时,教师一定要善于站在家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搭建适合于家长的家园联系桥梁。  相似文献   

11.
赵金侠 《成才之路》2014,(18):19-19
正一、宣传工作先行,呼吁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以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家长认识上的误区,我园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园联系册》、宣传橱窗、家园共育专栏、幼儿园博客等途径,积极做好相关宣传,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知道幼儿教育的重点在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会识多少汉字、会做多少道算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学习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掌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好地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我班开设了《快乐家园》家长专栏,它是我和家长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的渠道之一,很受家长欢迎。《快乐家园》包括了“课程单元说明”、“一周教学计划”、“育儿知识”、“孩子学会了”、“感谢与分享”、“请您帮助”几个栏目,每个栏目都充分发挥其实效,使我班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半功倍。“课程单元说明”是让家长了解孩子每月学习的主题内容和对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家长在了解其主题实质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丰富…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起幼儿教育的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也采取了多种家园沟通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填写家园联系手册、进行随机访谈、开放半日活动、设置家园宣传园地、召开家园运动会等。总  相似文献   

14.
余娜  张芳芳 《学前教育》2007,(12):44-45
目前。对于实现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人们已经有了共识,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家长会、家长约谈、家长开放日、家访、家园联系本、家长讲座等,但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凸现出以下几点困惑:教师单方面唱主角,忽略了家长的内在需要.忽略了家园双方以及与幼儿间的互动;家园沟通角色定位存在偏差,造成了双方关系的不平等;家园之间沟通模式单一,  相似文献   

15.
林余 《早期教育》2008,(9):24-25
新生家长工作是建立良好家园关系的关键,因此,把好新生家长工作关是我们迈入良好家园关系的前提。在新生家长工作中,我们尝试着走好“三步曲”.让新生家园关系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16.
新《纲要》颁布后,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内涵发生转变,幼儿园与家长成为平等的教育资源,家园双方需要进行多维互动。而科学管理家长学校、充分利用专家资源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家长工作的有效性,使家园共育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家园合作共育活动是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大事,彼此只有以诚相待,相互尊重和信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4年来,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和家长的特点出发,根据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和科研课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家园合作共育活动,不仅密切了家园之间的关系,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家园沟通顺利展开,而且还提高了家长的教育素质,优化了家长的教育能力结构,使家长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合作伙伴。一、在庆贺节日活动中,训练家长的表演能力每当节日的来临,我们开展了“迎新春”、“爱妈妈”、“庆六·一”、“敬教…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是保教机构,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应该让家长满意。做好老师、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家吲的相互了解,足幼儿园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住与家长接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要妥善处理好教师、家长之间的矛盾,增进家园的和谐,自己必须以心换心。  相似文献   

19.
肖作芳 《山东教育》2002,(12):40-40
一、家长委员会成员的选择家长委员会成员必须是能够承担起家长委员会责任的人,他应该是幼教工作的关心者、支持者、宣传者,是家园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与参与者,是能够沟通家长与幼儿园意见的家长的代表,是家园配合共同育儿的积极的尝试者。我园选择家长代表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的:1.注意家长的代表性。注意选择不同职业的家长,有教育工作者、政府公务员,也有一般职员与普通工人,有新闻、艺术工作者和军人,也有个体从业者。应尽量使职业覆盖面广泛,使其有较强的代表性,使他们能够在社会的各个层次与不同的区域发挥作用,也便于…  相似文献   

20.
从"新"开始从"心"做起——谈幼儿园家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孝嫱 《教育导刊》2009,(12):47-47
实践表明,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要架起家园之间的桥梁,影响和指导家长,参与家同共育。做好家长工作,不仅要从“新”开始,重视诸多“第一次”,为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要从“心”做起,关注家长工作的细节,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