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学科本位"、 "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三次较大规模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对三次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对三种课程模式的特点,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既能体现高职教育"双重属性",又能兼顾学生就业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理念指导的课程开发和设置新模式,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为适应知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确立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指向的整体育人观念,实现育人模式从学科知识本位到核心素养本位的转型,要求教师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在真实历史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创新型的全面人才,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提升核心素养?本文就"历史解释"作践行性探索。一、深化教育改革对中学课堂的挑战初中课程的新一轮改革,"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化导向背景下,教育主体学生和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课程体系要适应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革,必须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平衡个体本位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改革理念不是要重塑而是进行微调。课程体系中基础课改革侧重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夯实就业能力中非专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专业课主要通过加强与实践的联结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非正式课程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学科知识转化的主要媒介,其在课程体系的地位和话语权应当被重视。  相似文献   

4.
能力本位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程体系以本科教育为蓝本,不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从必要性、实施制度、管理体制以及课程开发可遵循的环节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能力本位下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课程秩序的解构与重构."核心素养本位"的重心指向了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所需求的能力或素质等领域,并承担了课程目标和课程观的双重角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知识选择、课程权力与课程文化等多方面的失序,基于此,需要促进核心要素向学科课程转化,建立"核心素养本位"的课程范式;促使课程权力向学生下放,提升学生个人知识的建构能力;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以学生的生活需要规范课程的文化秩序.  相似文献   

6.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采用"411"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能力素质为目的.为适应该人才培养模式,建工专业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开放、课程内容整体优化和强调特色建设的原则,构建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并实行选课制、学分制.制定与能力本住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建立系列课程建设制度,改革考核方式,全方位保障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大学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是封闭的"金字塔"形状,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坚持技术知识本位、知识能力本位和做人本位的有机统一;大学课程设置门数每个专业控制在50~60门课程之间、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每个学分控制在15学时左右,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分别控制在占课程总教学时数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8.
电大土建专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大土建专科课程体系改革要适应建设行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在职人员的学习需求,就必须摆脱传统土建专科“学科本位”课程观的束缚,建立面向行业、适应岗位(群)、基于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适应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要与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要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形式多样,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际,确立健康教育课程地位与目标,改革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实现机制,发掘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2、3、4"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校大学生健康教育主渠道.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有必要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和"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保障配套措施方面具体应该做到: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各项弹性教学管理制度;严格终端控制,确保教学质量;扩大内容新颖的专业前沿选修课;选用内容精练、题材新颖、结构合理的专业教材;改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验独立设课,开设高质量的综合性实验.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根深蒂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应改革传统的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新型高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既有课程"有"的缺失和"空无课程""无"的特殊价值的诊断与分析,思考课程创新"新"的需要,创新学校课程体系,真正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从双基定位到素养发展;从学科思维到整体思维;从成人本位到儿童本位。  相似文献   

13.
论知能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改革,更应该是课程改革,几十年来一贯沿袭的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模式并非通达未来的永恒体系。因此,当前高校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树立课程意识,构建一种既能彰显时代精神又能适应大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知能课程能够适应这种需要,它在课程功能的定位上注重能力本位,在课程内容的构成上要求知行并举,在课程内容的序化组织上以面向实际的学习对象为主线,由此可以实现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师资配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对受教育者的考核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别的特点。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加强适应高职课程体系改革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新整合传统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贯彻工学结合的原则,改革评价制度,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 ,应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 ,切实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要注重能力本位 ,适应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要把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内涵搞清楚  相似文献   

16.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是当前世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向.其核心是要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习得,以便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综合能力.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多层面综合构思,课程结构要具有多元整合、模块化特征,课程的运行必须具有独特的管理制度、师资结构、物质设备、时间与空间、评价体系等支持系统作保障,同时要建立课程管理体系,有效监督"能力本位"课程开发和技能鉴定.  相似文献   

17.
以能力教育为中心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始终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合理的课程创新体系是突出高职特色的保证。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思想在高职教育中仍根深蒂固,能力教育在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完全体现。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对于人才综合能力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李小金  李小玉 《陕西教育》2009,(1):44-44,46
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改革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笔者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具体情况,重点介绍了工作过程本位课程体系的特色与创新、开发思路与流程以及实施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为本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必须通过大胆的变革和创新来谋求新的发展。香港高校以成效为本的教育范式作为教育革新的手段,把课程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跑道”,取得了成功。成效为本的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证据。香港高校基于成效为本的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出四点特征:一是以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为目标,分层级实现目标;二是以权变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获得全面均衡的学习经历;三是通过指向能力发展的、细化的课程学习目标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四是为确保课程达到育人目标而赋予院校颁授的学术资格。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我国开放大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估与质量保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应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切实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要注重能力本位,适应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把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内涵搞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