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近毕业,学生请我给他们写几句毕业留言。在留言中,我写道:“智者的一生,应该是怀疑的、冷静的,并且是自由的。你能成为一名智者。”或是:“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愿陈寅恪的这句名言伴你一路同行!”一学生看到留言后对我说:“老师,谢谢你这三年里告诉我‘思想’两字。”是啊,“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但人之所以屁得高贵,全在于他有思想。可是,我们想让学生成为一名具独立意识的人,一名思想者,而我们老师对自己又是怎样要求的呢?  相似文献   

2.
临近毕业,学生请我给他们写几句毕业留言,在留言中,我写道:"智者的一生,应该是怀疑的、冷静的,并且是自由的。你能成为一名智者。""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愿陈寅恪的这句名言伴你一路同行!"一学生看到留言后对我说,老师,谢谢你这三年里告诉我"思想"两字。是啊,"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但人之所以显得高贵,全在于他有思想。我想应让学生成为一名具独立意识的人、一名思想者。而我们有些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  相似文献   

3.
蔡爱朵 《成才之路》2010,(25):15-15
面临毕业,还没学写赠言就有学生悄悄写赠言了。我没制止也没顺时指导,于是写赠言的人数攀升,且不再暗地进行。一日,翻翻学生留言册,“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有跟你交谈多少,不了解你的性格。后会有期吧!”等随意之语跳入跟帘,难觅合格之语。这些估计也是每个毕业班老师遇到过的自由赠言现象吧。面对这一现象,我想让学生知道赠言是一辈子都不舍丢弃的语言,不是随意之语。那我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4.
“人是思想的芦苇。”尽管做教师人人不可能成为思想家,但他必须是一位思想者,应该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当我对这些还存有“疑惑”的时候,我走进了特级教师薛发根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徜徉其中.我体验到了思想家的魅力,更感悟到做一名“自由思想者”的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梁红 《教育文汇》2003,(7):29-29
“老师,请您为我留言”。每当临近毕业时,总有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毕业留言纪念册捧到你面前,于是昔日宁静的校园中同窗好友及师生间又掀起了一年一度的毕业留言热潮。尽管这种现象在各级各类学校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但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敏锐意识到毕业留言这种校园独有的文化现象,看出她所蕴含的不容忽视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师,请您为我留言。”每当临近毕业时,总有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精心准备好的毕业留言纪念册捧到你面前。于是,同窗好友及师生间便又掀起了一年一度的毕业留言热潮。尽管这种现象在各级各类学校可谓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但我想,毕业留言这种校园独有的文化现象,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第一,互通性。俗话说“言为心声”。无论在留言本上写下什么,都表白了写者的心声。尤其是毕业班学生,因为即将毕业离校,思想上没什么顾虑,彼此留言比起平日来格外的大胆直率,有什么说什么。这也正是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为什么热衷于…  相似文献   

7.
认识她的人,都被她的“拼”劲所感动。“在这样的熔炉里锻炼,想不成钢怕也很难了。”这是家长对她的评价:“能遇上这样的好老师,真是一辈子的福气。”这是学生写给她的毕业留言;“覃老师,你敢跟我打一局羽毛球吗?”这是活泼好动的学生给她下的战书;“覃老师,你看我的教学设计行吗?”这是年轻老师对她的信任……  相似文献   

8.
又是一届六年级学生毕业了,考完试,学生们一个个拿着毕业纪念册让我签名,这一年整个六年级的音乐全是我教,可想而知,让我签名有多忙。说实在的,虽然忙,但我心里挺高兴的,这证明学生喜欢我,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留言册签名处分三类:“领导题词”、“恩师留言”和“同学留言”,当我接过一本本留言册,看着“恩师留言”里早已写满了班主任的祝福,我震惊了,这令我想到了许多……一节该引起重视的课这是本校教师上的一节随堂课。从课开始教师的范唱和伴奏,就知道该老师具有扎实基本功。瞧,她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加上领导…  相似文献   

9.
江雪娇 《南昌教育》2005,(11):22-22
哲人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语文老师说:“学生也是有思想的芦苇。”科学技术日益精湛,人类物质力量也渐趋强大,但是人的生命人的精神还是有脆弱的时候,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秋风中的芦苇,但不是枯萎的芦苇,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芦苇。俗语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语文老师说:“教师只是郭橐驼(柳宗元笔下的遵从树木本性种树养树的园艺大师)。”  相似文献   

10.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11.
北师大肖川教授曾经说过:“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特级教师黄艳枫老师也说过:“一个老师的思想有多远,就会带着学生走多远”。我想,一个语文教师,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渊为只有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才能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教师;才能成为有所建树的教师;才能教出有独立思想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宋雷 《中学教育》2004,(5):52-52
一、背景描述上学年,我接任了五年级四班的班主任工作,该班学生纯洁、善良,集体荣誉感强,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五年相处,学生之间感情很好。在临近毕业前夕,班级出现了一股互留赠言之风,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十分精致的同学录,找各自较好的同学留言,也有学生让老师留言。我随意打开看时,发现其中有些赠言内容存在一定问题,如:“祝你找一个苗条的漂亮老婆!”“希望你将来做一个大老板,到时我们天天上饭店吃饭就由你来买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不知道你们感到最幸福的是何时?是看见一张张学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是发表一篇篇教学文章?是桃李满天下的富足,还是两鬓斑白的无悔?对我而言,最幸福的时刻,却是翻看一届届学生给我的留言:“老师,又梦见你给我们讲《红楼梦》了!…“老师,老板夸我口才好!”“老师,我成为系里的‘作家大人’了!”  相似文献   

14.
三重门     
《内蒙古教育》2007,(6X):23-23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一位年长的智者:“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智者回答说:“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5.
史蕊 《现代语文》2006,(1):65-65,68
有那么一句广告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在我刚刚毕业,初涉讲坛的那天,我把这句广告语送给了我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舞台,同样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精彩。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他们有着张扬不羁的个性,当然也有着闪光的才华,我一直认为语文的学习是要有激情的,而每一个孩子都不乏激情,但是对于语文学习所抱有的热情却不是那么高涨,参加工作以前,曾听一些语文老师对学生厌学发出感叹:“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再世要为人,决不教语文。”的确,在学生眼里,语文课似乎多一节可以,少一节也无所谓。  相似文献   

16.
孙开元 《新读写》2012,(6):56-56
在伟大的智者哈桑去世之前,他的一名学生问他:“您那么有智慧,请问您的老师是谁?” 哈桑回答说:“我有几千个老师,要是把他们的名字全都说出来,恐怕几个月、几年也说不完。但是其中有三位老师,我一定要告诉你。”  相似文献   

17.
撰写操行评语是一项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为使评语成为“师爱”教育功能之渠道,撰写时应做到四戒。 一戒笼统刻板,倡导以情动人。多数班主任按传统做法,说一些套话,简单“结论”就算完成任务,全班清一色“该生思想品德较好,团结同学,学习认真,劳动积极”之类的话,话语中与学生遥隔千里,大有拒学生于门外之势,如果换一种语气,效果就大不相同。如我任教的班级有一名班干部叫刘洋,各方面优秀,平时帮老师干了许多工作,评语中我这样写道:“你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老师的好助手,请接受老师最真诚的谢意!”一声感谢拉近了…  相似文献   

18.
他说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行者.因为他始终信奉帕斯卡说过的那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成为这样的一枝芦苇真不容易,许多年以后。这枝芦苇终于绽放出思想的花穗,使他从当年的一位历史系大专生成长为今天语文教学的排头兵。他就是江苏省泰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姜堰市第四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徐宏寿。  相似文献   

19.
用爱培植爱     
潘:每次学生毕业,我都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我记得曾有一位学生在毕业之际写了这样一句话:“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我们爱你。”这样的留言很多,每当我看到孩子们给我的这些留言,我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20.
李远程 《师道》2002,(12):47
“我看你还差得远!还想考什么大学?”虽然事情已过去20多年了,但这句话却时时在我耳边回响。我们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话:“人要人打落,火要人烧着。”(“打落”是客家方言,意思是挖苦、讽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使我感受最深,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一位老师对我的这一句挖苦,就是他的这句挖苦使我终于下决心走上了从教之路。当然,我并无记恨老师之意。相反,我有今天的成绩,还得感谢这位老师当年的挖苦呢,我所讲的绝不是气话。但话又说回来,为人师者,还是千万不要挖苦学生,不要轻易给学生“判死刑”的好!1979年春,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