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斌斌  王宗谟 《物理教师》2010,31(8):26-26,28
在中学原子物理的教学.中,大家知道,基态氢原子的能级是-13.6eV,激发态最低能级是-3.4eV,较高能级依次为-1.51eV、-0.85eV…….所以要让基态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至少吸收-3.4eV-(-13.6eV):10.2eV的光子,然后是12.09eV、12.75eV……等数值分立的特定能量的光子.那么,能量不等于10.2eV但接近于10.2eV的光子,(例如能量为10.1eV或10.3eV的光子)能否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而跃迁呢?按中学生习惯常回答“能”或“不能”.  相似文献   

2.
何泽慧.核物理学家,女,原籍山西灵石,生于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高空气球、开展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3.
将函数y=-χ^2的图象进行平移,使得到的图象与函数y=χ^2-χ-2的图象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求平移后函数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4.
〈111〉轴铜纳米线能量分布特征的原子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111〉轴铜纳米线的升温和熔化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系的原子能量分布基本一致,即波峰数相同、波峰重合,且最大概率都集中在-3.45至-3.5eV的低能区附近;常温时,不同体系的原子平均能量与其原子数的立方根倒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TF统计模型加壳层效应修正计算了温度介于1.5~2.6eV、压缩比介于4.73—8.86之间的氩等离子体的物态方程,并与冲击压缩产生的氩等离子体的物态方程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引入壳层修正后,TF模型的计算结果虽稍高于实验值,尚可用于描述该热力学范围的氩等离子体的热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标度阶乘矩方法,研究了3.7A GeV^ 16O诱发乳胶核(Em)反应簇射粒子分布的涨落,发现其具有间歇性行为,即动力学涨落.不同能量下16O与乳胶核中AgBr反应产生的簇射粒子在赝快度空间的间歇性相比较,发现间歇性的强弱与能量没有关系.3.7AGeV^16O诱发乳胶核反应簇射粒子在方位角空间分布的间歇性随耙核(CNO、Em、AgBr)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体降水演变而成的、处于运动状态的一种天然水体.它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分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类。目前.全球冰川面为1550×10^4km^2.占陆地总面积的10%以上.总体积(2400-2700)×10^4km^3.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和中低纬高山上。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CORSIKA中的QGSJET强相互作用模型产生Monte Carlo的EAS事例样本,让所有Monte Carlo事例通过探测器阵列,形成Monte Carlo的观测事例样本。结果证实:通过研究宇宙线高能族事例发展,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朝前区强子相互作用信息,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唯象模型的朝前区强子作用性质从TeV能区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运用3C模型和DS3C模型计算了入射能为70.6 eV几何条件下垂直平面内电子离化氦原子的三重微分散射截面,并把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了屏蔽效应对截面的贡献.结果表明:当散射角较大、敲出电子能量较低时,末态屏蔽效应对垂直平面内三重微分散射截面的幅度和角分布均存在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离子注入技术掺杂制作光电子器件时,需要了解离子注入材料的射程分布、射程离散和横向离散.介绍了用400keV能量的Nd离子分别垂直和倾斜60°角注入两块相同的Si晶体样品中,利用卢瑟福背散射技术研究了400keV,5×10^15ions/cm^2Nd离子注入Si晶体的横向射程离散.测出的实验值和TRIM’98得到的理论模拟值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值跟TRIM’98模拟计算的理论值能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第一原理研究了Au在ZnO两个极性表面(0001)-Zn和(0001)-O的吸附,分析了单层Au吸附在ZnO极性表面上的态密度和吸附构型.计算结果表明:ZnO极性表面上单层Au吸附层能提高Zn原子在(0001)-Zn和(0001)-O面上的吸附能分别0.41 eV/原子和0.42 eV/原子;同时Au吸附层又比Zn吸附层更加活跃,总能计算可以看出Au处于顶端的构型比Au扩散构型更加稳定,使得Au恒处于顶端,很好的解释了Au在ZnO纳米结构生长过程中充当表面活性剂的角色.理论计算与实验中发现Au颗粒总是在生长出的纳米结构的末端这一现象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对合成的磺胺增效剂三甲氧苄二氨嘧啶(TMP)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25℃~700℃范围内有一次失重过程.运用Kissinger和Ozawa等方法计算了其活化能,并运用Satava-Sestak积分方程得到了TMP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其中热分解积分函数采用[-ln(1-a)]1/n的形式.求得的热解反应活化能Ea=70.2276 kJ/mol,反应级数n=2.02298.得到的热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3.3576×106exp(-7.0228×104/RT)(1-α)[-ln(1-α)]0.4967  相似文献   

13.
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重核强阻尼反应过程中巨复合体系的形成和衰变机制。计算了强阻尼反应^238U+^238U和^232Th+^250Cf的入射道动力学势、绝热势和密度冻结势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动力学势与绝热势非常接近,相对于非常陡峭的密度冻结势来说,在弹靶接触位型阶段两者都变的比较平坦。正因为这种比较平坦的相互作用势使巨复合体系能够存活一定的时间。通过不同能量下反应体系的密度分布随时间的演化,从而得到每个反应事件形成巨复合体系的寿命,进一步给出复合体系的寿命分布和平均寿命的能量依赖关系。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入射能量可以使强阻尼反应形成的复合体系有最长的寿命。在动量空间中,通过复合体系形变的各向异性作为入射能量的函数的研究,发现使形成的巨复合体系具有各向同性的动量分布所对应的能量是最佳入射能量的选择,它能使复合体系保持最长的寿命,这种情况最有利于正电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以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PEPIDA)为絮凝剂,测量了化学絮凝过程中由活性黑(KN—B)和活性艳红(K-2BP)构成的二元混合染料模拟有色废水脱色过程中的残留色度分布.溶液残留色度与游离染料、结合态染料、粒子散射5个组分的浓度有关.在PEPIDA投加量不足的区间,KN-3R优先去除.在投加量过量的区间,样品中的残余色度主要来自重新稳定的染料+PEPIDA配合物,粒子光散射也是降低脱色率的另一个原因,它引起1—4%的脱色率下降.根据残留色度分布曲线,得到KN—B和K-2BP与PEPID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6.72×10^5L/mol.  相似文献   

15.
以黄芩苷提取率和干膏率作为鉴定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对滇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pH值等对鉴定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黄芩苷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水倍量12倍,pH为10,回流提取2次,每次2h.  相似文献   

16.
在Tris缓冲溶液(pH7.1)体系中,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司他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司他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产生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司他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证明其为静态猝灭机制,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298K,310K时其结合常数KA(分别为1.01×10^4,4.17×10^4L·mol^-1)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9,0.93),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氢键或VanderWall's作用为主;蛋白质变性剂尿素的存在导致上述荧光猝灭效率减少;运用FS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计算了司他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为3.79nm.  相似文献   

17.
大鼠哮喘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上前列腺素D2受体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上前列腺素D2(PGD2)受体改变,了解其对EOS的调控作用。方法:动物模型复制:20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2组(A组:卵白蛋白(OVA)激发组,B组:应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为正常对照组),雾化诱喘。测定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的EOS,并用放射配体分析其外周血EOS上的PGD2受体。结果:B组外周血和BALF的EOS计数较正常组显著增加,(外周血0.48±0.01和0.12±0.03(×10^9/L),BALF:1.21±0.47和0.39±0.24(×10^7/L));外周血EOS上CRTH2受体结合容量和总结合比正常对照组和增加(fmol/10^6细胞)(CRTH 2分别为:313.58±86.17和121.32±69.88;DP总结合分别为449.19±121.49和298.85±79.64)(P〈0.01),DP1无显著性差异(A组180.72±47.44和B组198.68±87.22)(P〉0.05)。结论:在大鼠哮喘模型中外周血和BALF中EOS绝对值增高,其表面DP总结合显著增加,主要与CRTH2受体(DP2)显著增加有关,DP1受体结合容量无显著改变,CRTH2结合容量增加可能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B-splines技术将波函数在径向和角向同时展开,考虑两核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超强外磁场中,氢分子离子基态(m=0)和低激发态(m=-1,-2,-3,-4)的能级与两核间距离的关系,计算结果在2.35×10^6→2.35×10^8T整个区域比绝热近似结果的精度提高0.01到0.02.  相似文献   

19.
甲酚红光度法测定痕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mol/L H3PO4溶液中,甲酚红(MPR)分别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均由橙色变为橙红色,从而使得溶液吸光度值发生改变,其最大吸收波长均位于519nm处.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吸光度变化值△A与CTAB和CPB浓度之间均符合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05×10^5(CTAB)和1.00×10^5(CPB)L·mol^-1·cm^-1.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用于合成水样中痕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大豆渣吸附Cu^2+的五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浓度(X1)、加入量(X2)、pH(X3)、温度(X4)、时间(X5)对吸附率(Y)的回归数学模型:Y=73.58219+5.50153X1+4.61857X2+19.47253X3+5.84406X4+3.62286X5—4.77678X1^2-2.69559X2^2-6.6478X3^2+2.78751X4^2-4.53383X5^2+0.14936X1X3—0.37914X1X4—0.12638X1X5+0.26425X2X3+1.02252X2X4—0.56296X2X5—3.55009X3X4—0.3102X3X,-0.33318X4X5。得出各因素对大豆渣吸附Cu^2+影响顺序为:pH〉温度〉浓度〉加入量〉时间。从模型可知,在浓度、加入量,pH、温度、时间为40mg/L、0.1g、8、60℃、4h时,大豆渣对Cu^2+吸附率最高可达98.82%,验证值为97.98%,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